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为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的根本点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怎样理解“监督”?从政治学的意义上分析,监督是一种政治机制、政治权力的运作机制,准确地说是一种政治权力运行的控制机制,即权力的拥有者当其不便或者不能直接行使权力,而把权力委托给他人行使以后,控制后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行使权力的制度安排和行为过程。监督孕育于权力的委托和受托的过程之中,是权力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3.
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权力需要制约,一套完善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更有利于我们党治理国家。本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首先应该健全我国权力监管的法律制度,用法律制约权力;其次应该健全党内民主,优化权力配置,用民主制约权力;再次应该建立"社会权力监视网",用公开和全社会的力量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4.
论权力的特性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权力的强制性、扩张性、利益性、工具性等特点决定了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须建立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监督以形成健全的政治制约机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要对我国现行监督体制进行切实而有效的改革,必须对现行体制的功能及利弊作透彻的研究,以便在改革理论上取得一致的认识。一、关于政治制约机构改革的范围政治制约是政治权力的相互牵制和约束。在实行共和制的国家里,由于国家权力具有赋予性、独立性、强制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相应的政治制约系统,形成政治制约机制,以防止滥用权力和发生政治腐败的现象。所谓政治制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累了科学的执政经验。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执政的理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科学执政的本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是科学执政的保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腐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才能有效地根治腐败。政治监督的主要途径包括:转变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治国;优化权力配置,形成合理的权力制衡体系;舆论监督;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健全民主党派监督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结构,比如,知政知情制度,政治沟通制度,反馈督办制度等,将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加强民主监督,可以防止特权和腐败,有助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权力监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是指国家内部的权力所有者为了防止权力行使者滥用权力,保证权力按照所有者的意志有效运转,而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监察、制约的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系统.它是一个从权力的授权、赋予到权力的行使终了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系统,其中重点环节包括国家权力的赋予、配置和监控,与之相对应的制度设计分别是选举与罢免、分权与制衡、监督与监察.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运行一般要经历信息的取得、建议的提出和制裁的实施等相互联系、前后相继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也可以看作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三个要素.国家权力监控机制主要发挥着三个方面的政治功能:保障民主政治,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宪政宗旨.  相似文献   

12.
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它是人们切齿痛恨的社会顽症,也是执政党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腐败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可探求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公共权力文明必须实现权力真正为民所用,成为公正、廉洁、透明、高效的权力。当前我国公共权力领域存在的权力腐败,严重威胁和侵蚀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必须高度关注,重点从权力意识、权力制度和权力监督制约等方面着力加强和建设,进而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公共权力的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权力制约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校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立大学权力制约机制,明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是前提。大学组织中主要存在党组织系统、行政系统、学术系统、社群系统,相应地,它们分别具有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权力制约需要建立分权制约、制度制约、程序制约、权利制约和文化制约等机制。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党员质量是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党员质量管理机制是指为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而实施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学生党员质量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质量的好坏,优化学生党员质量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入手,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科学设计党员发展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措施,是优化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权威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政治权威与传统政治权威的区别在于它的统一性、政党性、有限制性、有始有终性、对政治权威的有选择性和自愿认同性等.政治权威制度的发展成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形.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权威,没有政治权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政治权威的现代化、制度化、平民化的要求,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才能真正获得一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和谐政府构建路径的两种社会制衡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制衡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和谐政府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两种社会制衡模式:其一为社会中间机构的显性制衡,其二为社会民情的隐性制衡。  相似文献   

18.
莫玲  王磊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99-101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成为行政权力监督与规范的一种必然方式。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处于特有社会体制下的,形式上是传媒在监督,而本质上是一种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或补充,从而产生监督中权力渗透的现状。基于此种特有问题,应主要从新闻立法、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以及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几个方面积极探寻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党制度权威面临各种挑战:政党制度权威的历史合法性逐步减弱;世界民主化浪潮对我国政党制度权威造成冲击;主流意识形态遭遇思想多元化的樊篱.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1957年-1977年的波折对我国政党制度权威造成的深远影响,也受到个人权威和领导权威的制约;既是将政党制度权威等同于执政党权威的直接后果,也受到“政府失灵”和“绩效困境”的影响,而腐败现象的蔓延更加剧了政党制度权威弱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在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实践中是完全必要的。完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制,关键是要优化权力配置,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