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工作现代化中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软件的著作权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属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我国于1991年6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一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二)北大方正集团谷照明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途径我国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除按国际惯例采取司法途径外,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在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律中规定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框架内图书馆合理复制文献的著作权规则作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由于软件开发成本昂贵,改编、非法复制却成本低廉,在利益的驱动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经常发生。从探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问题入手,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1.数字图书馆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软件保护。数字图书馆的开发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软件。既要使用别人开发的已有软件,也存在自己独立开发的软件,二者都涉及到软件的权利归属、权利保护和权利管理问题。为避免日后产生侵权纠纷,使用现有软件有必要签署规范的合同,以解决软件转让、许可等问题。自己开发的软件,凡符合专利条件的要及时申请专利,进行软件登记,以便在互联网的中文平台上享有自己的版权。我国目前规范计算机软件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条文中。这些规范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辑与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永勤  徐晓泉 《编辑学报》2002,14(6):400-401
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述期刊编辑在执行<著作权法>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保护作品的完整性,编辑的修改权予以限制;保护作品的及时性,限时履行告之义务;严肃对待作者的滥用发表权;等等--以引起期刊编辑对<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他人软件的剽窃行为亦日益猖獗,如何有效制止此种“海盗行为”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产业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国际上,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主要采取三种方式:①专利法;②著作权法;③单行法。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工业版权法或邻接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各国的立法实践表明,采用著作权法保护软件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著作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我国著作权法明确将计算机软件列为受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对现有信息法律文本进行解读,系统总结和反思了我国信息立法的基本价值导向,希望有助于明确今后信息法治建设的思路.研究发现,<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等法律文本体现了以信息权利保护为中心的立法价值导向;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档案法>、<图书馆法(草案)>等则体现了以信息义务规定为中心的立法价值导向.笔者认为,我国应确立以信息权利保护为价值导向的信息立法体系.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加入著作权人权利范围。《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并自2002年1月1日施行。2005年4月30日,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签发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并于5月30日起实施。《办法》的及时出台,为行政执法、打击网络侵权、维护网络世界中的知识产权秩序带来了希望。但《办法》主题都是围绕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并未涉及互联网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例如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和立法日臻完善,我国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所走的著作权立法路程,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形成了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还加入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11.
各国著作权法对传统资源合理使用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施保存行为就有可能造成对权利人专有权利的侵犯,单纯或过度的著作权保护会阻碍数字作品的长期保存.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更多地保护作品拥有者的权益,对作品的使用、长期保存提出了多种限制条件.可见,平衡著作权与保存管理权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从数据库保护的条件和范围、保护的客体、权利的内容、权利的限制与例外和保护的期限五个方面对<欧盟指令>、日本<著作权法>和我国的<著作权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为我国的数据库权益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期刊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又叫著作权,它是指作者对特定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享有的人格权和财产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共同构成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著作权法是国家为保护作者对所创作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调整、规范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者利益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我国颁布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例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属于著作权法的范畴。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涉及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归属、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管理方式、侵权的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29号国务院令,颁布《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3 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继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后,第一次颁布实施有关著作权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于贯彻实施著作权法,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保障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便利使用者使用作品,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集体管理组织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切实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集体管理制度是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公布与实施,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公布与实施,在我国完善著作权立法,建立和健全著作权保护制度方面揭开了历史性的新篇章。实施著作权法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认真执行著作权法,1990年12月在桂林召开的全国版权工作会议上,宋木文同志和刘杲同志讲得十分清楚,我就不重复了。我只是借此机会,介绍国家版权局关于今年工作的设想与计划。  相似文献   

16.
1991年6月1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0年9月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同时实行。1991年10月1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施行。 1992年1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7.
谷永超 《青年记者》2017,(25):82-83
微信作品著作权的基本内容 (一)微信作品的判断 与传统的作品相比,微信作品在内容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文字之外,还有图片、声音或视频等.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因此,微信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保护,首先需要判断微信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需要满足两个实质性条件,其一是该作品具有独创性,其二是该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8.
张洪波 《出版参考》2004,(34):35-36
1992年以前,由于我国没有加入任何国际性的版权公约,所以,我国没有保护海外作者版权的义务,任何人都可以任意翻译、出版海外作家的作品,而不需要支付任何版税或报酬.1991年6月,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开始实施;随后在1992年先后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我国也逐渐和某些国家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和有关国家承担相互保护作者版权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夏雁 《图书馆学刊》2009,31(9):7-8,22
就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框架内图书馆合理复制文献的著作权规则作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著作权法保护制度已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尤其是2010年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正,为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立法的执行力度的不够,许多期刊编辑著作权法意识相对淡漠,没有认真学习领会<著作权法>,致使编辑工作中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增强期刊编辑的著作权法意识,加强<著作权法>的学习,使编辑在工作中知法、懂法、守法、避免著作权纠纷,已成为期刊编辑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