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基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化高端人才,以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应用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搭建了化工实验平台,建立了校内外实践基地,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条件与质量;针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采取了适应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学位论文管理措施等.目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形成了学科、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机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及特点,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论文评价体系方面探索一条多元化的培养道路来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迫切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向应用型的人才模式转变。因此,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就是建立一套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机制。本文就对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机制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应遵循精英教育、因材施教、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理念.培养研究生拔尖人才可采取创新研究生教学模式、引领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的多模式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种需求出发 ,谈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模式趋向 ,包括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招考方式的多样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培养经费和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等。作者还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对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进行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努力做到: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好适合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多样化的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雪  柴毅  甘思源  李萍 《教书育人》2013,(12):22-2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由于应届毕业生与以往招收的在职人员相比,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锻炼,而研究生对参与实践活动又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因此,培养单位建立多层次实践环节对提高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观上存在一个观念误区即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是某类高校的责任。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研究型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进行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变革,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径,而面对个性、面对实践是研究生教育转型中面临的两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阐明研究生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由单一到双元、再由双元到多元的不断分化、逐渐丰富的动态发展过程。并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及当前目标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状提出明确的目标定位,即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努力形成多样化培养模式,保证目标多样化的实现,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理应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上有所作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都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该单一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方式对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渴求。一方面导致了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生供过于求,另一方面使得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硕士生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严重短缺。如何改变原本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大应用型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力度。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的部分情况,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术型、应用型和混合型三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均服务于自身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培养和组织方式。学术型以培养纯理论型研究生为主,应用型侧重于培养教学科研型以及行政管理与其他高层次人才,混合型适合于应用型、开发型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认识不够,造成现实中对其有一定的歧视或误解.该文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特征,试图通过对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最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期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研究生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向市场、面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革新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文章针对当前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创新和完善“需求导向型”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创新精神为核心、适应市场多样化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经过教育实践,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但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分别从相关政策制定和培养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两点思路,以期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多样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工科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作,面向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定位,针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多样化培养,论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新机制,探讨建立应用型本科的全方位、多维度、差别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创立机械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多样化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循序渐进、分层递进的立体化校内实践教学新平台,汇聚泛区域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工科研究生教育,提出建立持续改进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面向研究型人才的精英教育为贴近科研成果转化实践的工程教育,以创新培养制度保障为基础,加强专业学科方向及育人平台的多样化,培养工程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现状和当前面对就业压力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了满足当今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需求,研究生培养的主导模式面临着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硕士转变的急迫任务,而如何平稳实现转型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考验。本文提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探究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期望提升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实现实践环节、教育改革的建设,深化发展工程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及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出一大批能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程类研究生培养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及实践,提出了针对工程类应用型研究生的"三双"(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