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2.
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进行网上公示,涉及太极拳的申请共5项,福建邵武申请的“张三丰太极拳”名列其中.不过此事却引发陈氏太极拳有关人士的质疑.8月11日,陈氏太极拳传人、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小旺在郑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其矛头直指影视剧、传说中的武林英雄人物张三丰.发布会上,陈小旺从张三丰出生地、与太极拳的关联、与各流派太极拳传承真实性对比等角度,揭批了“张三丰太极拳”申遗的不合理之处,并称其“一旦列入名录,定会人为制造认知混乱”.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后疫情时代太极拳与全民健康融合进行思考,研究认为,太极拳对全民身心健康提升有着一定的实践价值。提出后疫情时代太极拳健康价值实践的路径:预防疾病,承担“体医融合”重要角色;走进家庭,助力全民身心健康;融入学校,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健康理念,打造太极拳文化“名片”;线上+线下构建科学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太极拳理论入手,通过对太极拳哲理的领悟,来透视道家哲学思想.从太极拳“收心习静”,透视道家“静观、明察、检欲”的认识哲学.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是灵魂;制度和人文环境是保障;太极拳中的“太极是和谐之极限”是载体。太极拳是使人无限趋近和谐极限而进行的身体与灵性的运动方法和修炼方法。太极拳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能力与整合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源于中国,与中华文明同生同长.太极拳文化底蕴厚重,价值丰厚,其核心价值是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要以太极拳的“科学化发展,国际化传播,社会化推广,产业化发展”为发展方向,推进实现“太极瑰宝,源于中国,融入世界,造福人类”的太极拳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秦瑞瑞 《天中学刊》2010,25(2):30-31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的重要分支之一.赵堡太极拳强调追求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强调人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开阔胸怀,平衡心态,开发智慧,提高修养,强健体魄.赵堡太极拳的这种理念,对于当今人们的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一种拳术,具有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绵绵不断地运动的特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和形的学科.把两者初步结合起来,力图开辟研究太极拳的一个新途径,是本文要做的工作.(一)太极拳的“规”与“矩”在初等数学中,我们知道,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太极拳要求身法端正,“上下一条线”.例如头顶百汇灾与身体下部会阴穴两点可以连成一直线.所谓“虚领顶劲”就是要求该线段与地面垂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长.另外,两肩与两胯共四点,肩膀上下要合,两肩要齐平,我们又可得到一个矩形.(图1)百会——会阴连线恰为该矩形的对称轴线.上下一条线,肩胯随腰而转,就是该矩形绕轴转动.这是练习太极拳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的“用意”与“懂劲”之关系,实际上就好比是学习技能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动作套路衍义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运动心理学内容和我国古代的阴阳八卦之奥妙。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现象学基本方法“悬置”来解读太极拳养生思想及实践,认为:现象的悬置而达到认识“本质”与太极拳养生所追求的“无我”之境有相通之妙,在实践层面太极拳养生是以悬置肉身形躯之我而达到“无我”最现实的修炼方法。以西方现象学基本方法来解读太极拳养生的形躯观和养生观,不仅能够更好地阐释太极拳养生思想,而且也对弘扬太极拳养生实践及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在民族体育的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太极拳的迅速崛起,与晚清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们的民族体育理念已经走向成熟,在尚未大面积受到"体育"理念影响之前,我们的武术先贤已经有了促使传统武艺走上体育化转型之路的主动性,是非常了不起的.太极拳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竞技观.一句话,在整个以武术为核心的民族体育体系的转型中,太极拳是走在前面的.太极拳的出现,标志着太极拳术在武术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志明 《考试周刊》2007,(8):102-103
文章对在太极拳教学中运用“点线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点线教学法”优于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原因,提出了普及推广运用“点线教学法”教授太极拳的建议,这不仅对太极拳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教授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学习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和学习中少走好多弯路,而且对其它武术套路项目的教学改革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的眼法主要分为注视法和随视法两种。注视法是完成动作后的定势时,目光集中地看准一个地方。随视法是目光与动作过程中部位在方向上的配合。练习太极拳时对眼法有个要求:“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使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从而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在我几年的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意动作的变化,不注意眼法的配合或配合不协调,演练时难以体现太极拳的神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太极拳的眼法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缓慢柔和、心静体松、圆活连贯、以意导动,不像其它拳种那样快速有力、节奏分明、不用过多注意眼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要做到“心静体松”,闭着眼睛演练都可以做到。其实不然,太极拳中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太极拳的精气神除与动作配合,主要靠眼神来表达。拳谚道:“眼为心之苗”,“神发于目”。在太极拳运动时,要“以心形随,意发神传”,运用眼法来传神达意,以显示出动作的完整和太极拳的神韵。  相似文献   

15.
张家林  路鹏 《考试周刊》2010,(9):136-137
本文探析了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放松”的重要意义、内涵及练习方法,以使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中的“放松”这一拳理有更深层的科学认识,并将之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太极拳修为,并使太极拳发挥出更有效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不但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功效和作用,而且在文化内涵建设方面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文化本质。就太极拳运动的传承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而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这一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也逐渐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并且借助于太极拳运动的传播,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将以本文来剖析武术太极拳技术内涵,分辨太极拳练意的特点,提出几种练意方法,从而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进一步认识“练意”在太极拳学习训练中的地位,使人们较快地达到“以动练意、以意引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为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练太极拳,能真正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并健”的修炼效果,需大胆更新教学理念和变换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自身习练太极拳的体会,分析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内涵、特点、健身生理机制及健身作用,指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技术要求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的太极拳运动,通过融摄“太极哲理”,以太极哲理规范太极拳技,完成了太极哲理与太极拳拳理的融合,促成了人体运动规律与“太极哲理”的交融,构建起了包容有以动养生、以内导外、逆向运动、顺应阴阳、中和律己、和谐处外六大要素的太极运动观.她以区别于西方体育运动观的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运动价值,从文化学意义上丰富了世界体坛的多样性,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