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符号消费与广告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符号消费在现代经济与文化中的意义日益凸现,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号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而广告传媒作为符号消费的重要推介力量,具有正确解读符号消费、避免消费异化的重要功能.关键在于,必须规范广告伦理,建立广告文化的伦理批评机制,倡导社会伦理、媒体伦理和广告人行为自律,培育和建构健康、适度、自主、和谐的消费伦理,使广告活动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相吻合,实现功利性与伦理性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与近代消费伦理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九世纪末,谭嗣同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猛烈抨击传统黜奢崇俭消费伦理,否定其神圣性与权威性,痛斥它给现实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强调变更判定奢与俭的理论依据,以实际能力而非名份为具体化标准,正确认识俭德,鼓励“尚奢”,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此举对传统消费伦理形成,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封建伦理道德向近代变革,对转化人们思想,促进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不乏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伦理规范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构建当代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能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提出并阐述了消费伦理的两大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的原则;提出并阐述了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科学消费三大规范,倡导节俭和合理消费相统一的消费、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消费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差异引起的市场伦理冲突所带来的市场障碍,已严重制约着市场效率的提升,市场伦理决策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任务。文章认为,社会责任是当前企业营销伦理和顾客消费伦理共同面对的主题;文章分析了文化差异导致消费领域的典型伦理冲突表现;文章提出了从价值层面和关系层面评判企业伦理水平,从人与自然和谐、物质与精神和谐的原则构建中国当前消费伦理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十九世纪末,谭嗣同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猛烈抨击传统黜奢崇俭消费伦理,否定其神圣性与权威性,痛斥它给现实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强调变更判定奢与俭的理论依据,以实际能力而非名份为具体标准,正确认识俭德,鼓励“尚奢”,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此举对传统消费伦理可谓一次深刻革命,有助于近代消费伦理形成,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封建伦理道德向近代变革,对转化人们思维,促进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不乏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消费伦理是一种道德观念,是针对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提出了有关伦理道德的层面。传统的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消费伦理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但并不意味着消费伦理对传统伦理的彻底颠覆,消费伦理在传统伦理上实现了自身的超越和发展,并随着当代社会人的思想变迁而构建适合当代人思想的消费伦理。本文通过对消费伦理以及实质的分析,将其和传统伦理进行对比,为当代伦理学的变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消费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严重消费异化现象。克服消费异化必须确立主体性原则,实现消费主体性的"去蔽"。消费主体性的伦理建构从主体的外部而言必须加强消费制度伦理建设;从主体的内部而言必须培育消费主体的道德意识,对消费目标、观念、行为及其关系等进行伦理省察。  相似文献   

9.
《巴比特》是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房地产商人巴比特的刻画,形象生动地向大众展示了20年代美国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从消费伦理视角看,小说中人与社会之间是占有式的消费方式,人与人之间是利益扭曲的,自我个性也面临着消失的状态。这对探究美国商业的发展、美国人的文化精神,甚至我国当代社会的消费伦理构建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消费伦理     
消费主义是在工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观和消费文化.消费主义通过制造出一个个消费神话和身份的差异来维持自身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后果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社会消费的不公平、产品主人成为产品奴隶.我们必须提倡健康积极的消费伦理,但要使其真正成为人们的消费实践,还需要我们长期艰苦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消费到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浪费型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对现代消费进行了反思和修正,提出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浪费型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对现代消费进行了反思和修正 ,提出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与女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与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今社会,女性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消费与女性的关系是由社会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论消费行为中的畸形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某些消费者群体中存在畸形消费行为,表现为:炫耀型消费;攀比型消费;人情型消费;愚味型消费;恶习型消费。其产生原因有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传媒的影响及消费者自身素质的欠缺。为防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应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国家有关部门可从经济、法律两方面对其加以遏制;另外传媒也要负起责任,对消费者进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和冲突。从消费者个体理性出发的私人消费会导致社会整体的无理性,这种整体的无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的失灵。作为整体理性代表的国家应该在消费者个人理性失效的情况下迅速介入,其介入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展公共消费来替代那些导致社会整体无理性的私人消费,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理性。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我国体闲体育消费受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呈现出消费符号化急剧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长期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威胁到休闲体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消费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视角,从阐述符号消费出发,分析存在体闲体育中的种种问题,构建出科学的消费伦理,以期为我国休闲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与幸福     
消费社会的来临,一方面是人们的消费物越来越丰盛,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幸福观被错误解读。把对物品的占有同幸福度挂起钩来,似乎人生的价值、意义、幸福就在于消费的多少,这自然是错误的。而提倡精神性消费、文化性消费无疑会让人们享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以惊人速度在世界蔓延,它主要以消费为显征.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加剧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消费的时尚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消费伦理的旧范式难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在回顾传统伦理关系时,构建一种不失时代特色而又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新消费伦理范式成为人们的期待,以弥补社会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之间不平衡所造成的断裂和真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精神消费活动本身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成为统治阶级贯彻其意识形态的手段.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心态,阐释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既具有促使社会结构化的功能,也具有强化社会阶层的作用,当然还具有促成社会阶层流动与整合的效用.但无论是精神消费还是符号消费都受制于物质生产.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精神消费"的观点与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的论述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