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养才 《资源科学》1990,12(2):9-17
一、前言 柑桔是亚热带的常绿果树,经济栽培寿命长,收益高。但我国亚热带地区柑桔产量和面积增长不快,出现徘徊的局面,地区间、年际间极不平衡,这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当然,柑桔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与现有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和发挥目前生产水平的增产潜力有密切关系。可是,柑桔面积的扩大及其高产稳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气候条件制约。一切新技术措施的应用要充分发挥增产效果也与气候因子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刘厚培 《资源科学》1980,2(2):77-83
小麦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是重要的秋播粮食作物之一。但因各地生态环境不同,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春季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小麦抽穗开花一籽粒成熟过程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我们对桃源县小麦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分析及其增产途径的探讨,在亚热带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伊路 《资源科学》1987,9(2):77-81
一、柑桔生产概况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大多分布于南、北纬20—35°之间。全世界49个柑桔生产国栽培总面积已超过160万ha,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而获得了高速的发展。1949—1981年,世界柑桔产量由1320万t上升到4459.3万t,增长了2.4倍,跃居世界水果第一位。美国是柑桔生产大国,柑桔面积约52万ha,最高年产量达1500万t,总产值达42亿美元。 我国是柑桔的原产地,由于历史上和政策上的种种原因,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左  相似文献   

4.
李泽华 《资源科学》1994,16(4):76-80
低温冻害是柑桔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我国亚热带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由于地形、水体、自然小气候的存在和共同作用及受人工栽培的影响,某一定范围能有相对暖和的冬季和相对较高的最低气温,从总体上降低了可能对柑桔经济栽培构成威胁的各级低温的出现频率,因而扩大了亚热带柑桔栽培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油菜高油分育种的前景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伟军  徐光华 《科技通报》1995,11(6):361-364
增产菜籽的油的途径除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提高菜籽的含量油量潜力很大,选育和推广高油分对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有着重大意义,环境条件对含油量也有一定,岙 选育适于特定生态条件下的高油分品种,更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的重要手段,应用和推广高油分品种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实行优质优价;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成片种植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杨汝荣 《资源科学》1990,12(6):70-75
陆地北纬15—30°属半荒漠、荒漠型亚热带干旱气候带,但南岭位居亚洲大陆东岸,受海洋季风环流和初夏由南向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以上,平均气温18.7℃,≥10℃积温达5500—6500℃,从而得以形成该地区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局部热带雨林。比起同一纬度的非洲荒漠和亚洲印度的热带草原,确是一块宝地。 南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水热条件,理应有非常丰富的森林,但因人为干扰过度,致使草地(草山草坡)面积日趋扩大。根据湘、赣、桂、粤4省区畜牧部门调查资料,经南岭考察组统计,  相似文献   

7.
廖万有 《资源科学》1993,15(2):36-40
安徽省地处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种茶历史悠久,目前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3位。全省有55个县、市产茶,1988年茶园面积为11.72万ha,占同期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1.1%,茶叶产量5.515万t,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0.1%。据普查全省宜茶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8.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4。地形复杂,多山,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除发展一般粮食作物外,宜于发展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农、林、牧、副、渔等大农业的合理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对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9.
宜昌县是湖北省柑桔的主产县之一。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近50万株。柑桔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距今800年前的南宋;在300多年前的清代,柑桔就已成为本县黄陵庙一带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解放后,柑桔生产有很大发展,1981年柑桔产量  相似文献   

10.
红壤是一种很贫瘠的土壤,因为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矿物质,颜色是鲜红或棕红的,所以叫做红壤。这种土壤肥力很低,缺乏有机质和植物生长与发育所需要的无机质养料,并且结构不良,保水保肥能力薄弱,植物很难在上面生长,因此一般人认为是难以利用的不毛之地。红壤多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如湖南、江西、福建一带,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贵州地区,占的面积很大。在江西可以开垦的红壤荒地约有1,500万亩,相当全省稻田面积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发展农业生产,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扩大耕地面积是主要努力方向之一,因此开垦红壤荒地在农业增产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幅员辽阔,其中热带面积,由于划分上的标准至今尚未统一,一般认为它只占国土面积的0.5—5.0%,而亚热带的面积,相当广阔,约有250万km~2,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4。 在这个区域里,丘陵山地面积占70%以上。在气候上,本区因受季风的影响,雨量相当丰富,但各季分布不均,并有充足的热量,但冬季偶有寒潮影响,这些条件对各种植物的生长,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呼市行政区域的扩大,1997年实有耕地面积达到346-37千hm2。农作物种植面积也达到279-8hm2,农作物主要种植有玉米、小麦、马铃薯、高梁、豆类等。1 呼和浩特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呼市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马铃薯已成为呼市农业上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而且是本地区的优势作物。表1显示了呼市地区马铃薯20年来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统计调查。从80年代初开始直到199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比较稳定在13千hm2左右。从1996年开始显示出这种发展趋势。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玉米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玉米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主要作物,栽培种植好玉米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柑桔生产大国,栽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柑桔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皮渣和幼果被直接丢弃在果园田间及工厂附近,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持承担的“柑桔皮渣和幼果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对橙皮苷进行酸法和酶法水解改性制备成溶解性和生物利用率明显改善的橙皮苷水解物,并建立发酵法制备橙皮素单葡萄糖苷(HMG)工艺,纯化幼果多甲氧基黄酮粗提物制备较高纯度的桔红素与川陈皮素。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玉米种植大省,旱地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当地光热资源基本上能够保证旱地玉米的正常生长,但缺水干旱是造成其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并采用在缺水条件下的耕作栽培技术,对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有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2%;人口3.13亿人,占全国28.52%,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开发西部,活跃西部地区市场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是加速对外开放,连接国内外市场、扩大流通的需要;也是地区间协调发展和保持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我国各民族间团结协同、相互支持、共同繁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江和平  陈再高 《华夏星火》2000,(7):52-52,56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现有耕地27.3万公顷,是以粮、油、棉为主的农产区。由于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水稻生产常受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仅1991~1999年的9年中,便有5年发生不同程度的涝灾,一般年减收稻谷10~20万吨,减产5%~10%。因此,洪涝灾害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一、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1.气候条件安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降水量为1300mm左右,但年际间起伏较大,最多的  相似文献   

18.
胡雪竹 《内江科技》2011,32(3):54-54
朝天椒主要种植的土壤多为黄褐土和潮土。平衡施肥对朝天椒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特别是钾肥、磷肥和锌肥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效果突出。最佳处理(OPT)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柑桔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采用节能日光温室栽培柑桔能避免冻害,同时,可以提高柑桔产量和品质,还能提早采收和上市。根据日本的经验,在节能温室中栽培的柑桔产量可以达到露地的2~3倍,售价也可以提高到3~4倍,所以,在节能日光温室里栽培柑桔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覆盖设施与覆盖时期由于柑桔树体较大,采用节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世纪以来,农业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是,目前,农业生产效率又有下降的趋势,有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下降了。其原因,是连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所致。如果我们走生物措施的道路,便能解除农业生产中的“多灾多难”,实现持续增产。换句话说,只有实行生物措施,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发展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