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指崇尚创新 ,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想用一个简单的模式 ,实施整个培养过程是不现实的。现就“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其以创造性与全面人格塑造为主的创新意识”谈谈我的一些尝试。一、营造班级民主氛围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 ,开辟师生对话渠道。如 :设置“心理咨询箱”、“班级管理意见箱”,以了解同学们的心声 ,听取同学们的建议 ,并有效地采纳 ,接受他们的监督。常任班委会干部的工作 ,实行量化评估 ,由值日班长将量化评估情况以…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为主线,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主阵地,使学生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在班级里实行值日班长制、就餐自助制、板报团队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组织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班长以及班级自治委员会一同负责,互相协调,主动担负起班级生活学习的管理工作。调动班里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按照“班规民约”进行自我约束,进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增进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石胜霞 《教师》2012,(3):13-14
面对职校生公民意识薄弱的现状,职业学校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迫切。笔者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分析了职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并探讨了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彰显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当班主任的甚多。作为班级管理主要是转变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觉悟 ,培养良好的学风。但如果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融合于班级管理工作中 ,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的关系” ,“会收到互相促进的效果。”(《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为班级管理 ,通常的做法都是让班干部参与 ,当值日班长 ,但我却让所有的学生按学号轮流 ,人人当值日班长。让大家参与 ,可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思想觉悟。更重要的是值日班长的三项职责 ,使人人都能在思想觉悟与语文素质方面得到提高。这三项职责是 :(1)轮到值日班长的 ,必须在任职前一天晚上 ,…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品行素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班貌是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选拔开朗真诚、宽厚负责的班团干部可提升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班级口号、班训、班刊、班级博客等班级文化的构建融合了班级的灵魂;小组式的量化评分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凝聚力;“社团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群体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班级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要细致入微,准确提炼班级文化,让良好的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其进取心。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争当一日班长”和“争当小管家”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家长、社会积极配合,拓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分为四个阶段,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成人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试行“班长执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产生,一般采用“班主任委任制”。实践证明,这种习惯做法有以下一些弊端,一是形成了干部的“终身制”,不利于班干部竞争意识的增强和竞争能力的锻炼;二是导致班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威信下降,班级缺乏凝聚力;三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影响了小主人活动的展开。为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在班级中试行了“班长轮流执政制”。 为了把老师的想法变成全体学生的要求,我分期分批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征求他们对班干部的意见,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对杰出青年的童年时期调查发现,其中89.19%的学生童年时期做过学生干部。这一数据告诉我们,曾经做过学生干部的人成才率较高。因此,我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施“一日班长”轮流值日制度,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全体同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责任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创造出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班长以及班级自治委员会一同负责,互相协调,主动担负起班级生活学习的管理工作。调动班里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按照"班规民约"进行自我约束,进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增进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重视对班长的培养是班主任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发现班干遇事就汇报,碰到问题就告状,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鄙视班长,班长感到孤立,在班级充当班主任“录相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个方面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创新意识”则是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载体.文章从新教育理念出发,从“在猜想与验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质疑与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和谐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五个方面对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燕萍 《班主任》2021,(2):23-24
中途接手一个班级,通过家访我发现,学生对班级实施的“值日班长制”并不积极,施行效果也不佳。有鉴于此,我开始尝试改革“值日班长制”。经过实践,我针对初中四个年级段分别提出不同的值日班长培养目标,旨在唤醒学生自我意识,让每个学生拥有表达观点和做出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多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但我认为其中很多规定过大、过空。操作性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充分协商,力求做到“班规自己定,实践在我心”,培养学生“我的班规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另外,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创造竞争的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通过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共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在自主中锻炼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培养造就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我通过在班级内开展“轮流当班长”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道是:“无求不能知,无道不能成”。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轮流当班长。班长这个“官”虽然不大,但囊括了学习、管理、承上启下等诸多方面。具体办法是:每天由一名同学做班长,负责教室课桌椅门窗玻璃的护理,监督预备钟前学生们课前准…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效果,不只是教师提问的艺术,还在于对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群体问题主体意识的树立与班级学风相关,班级学生群体的学风具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在进行班级学风建设过程中,对学生群体问题主体意识的重视和培养应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借鉴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个性主体控制理论,面对班级学生的学习问题氛围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