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文化》2010,(10):F0004-F0004
保定桥于海河西段,横跨台儿庄路下沉地道,在解放北路落地,连接和平区保定道;东岸穿过河东区南站商务区,止于河东区六纬路。桥梁主跨长120米,连同桥两侧道路,全长570米。全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岸桥头的“风帆”形主塔,它寓意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正乘风破驶向繁荣。夜晚行驶在桥上,灯光与海河两岸高楼交相辉映,衬托出桥梁优美的轮廓。  相似文献   

2.
高平 《世界文化》2010,(9):F0004-F0004
"天津之眼"摩天轮位于海河上游,耸立在新落成的永乐桥上,与桥同跨海河。永乐桥全长300米,跨度10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走车,下层走人。摩天轮直径110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有48个透明座舱,  相似文献   

3.
永平有佳景     
霁虹桥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由官家操办,民众出力,在兰津古渡上修建起了一座桥,可惜是很简易的竹木软桥。兰津桥再次修葺,是明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由竹木软桥更新为铁索吊桥,并改名为"霁虹桥"。霁虹桥巍峨雄壮,全长106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组成,铁索两端固定在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横跨于云南永平县西部杉阳镇岩洞村和保山市水寨乡平坡村之间的澜沧江上。此桥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有"西南第一桥"之誉,在桥梁史、文化史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侗族风雨桥     
有桥必有路。用于沟通津途、方便交通的桥梁,从古至今,给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在古往今来的形形色色的桥梁中,广西侗族风雨桥独具特色。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百里侗乡,到处可见一种大小不等、有亭有廊、桥梁与亭廊合二为一的木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侗族风雨桥。侗家人爱建桥。就在三江县林溪乡程阳八寨方圆几里之地,就有大小桥梁10余座,表现了侗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水乡泽国话桥村有些村名不叫村,而叫"桥"。古人在河道上搭建桥梁,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叫某桥,此后形成的自家村落就叫"某某桥"或"桥上"。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统计,全国村名为"桥"的有33221个,沿海或南方居多。乡镇名称为板桥者,数目极大。浙江金华武义敕令桥,传说为东汉刘秀敕封。刘秀被敌兵追赶,躲到桥洞下面,附近的蜘蛛爬来  相似文献   

6.
天生桥散记     
"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桥"的天生桥在距弥渡县城东约4公里处的天桥山峡谷中,桥高30米,宽17米,桥孔直径7米,桥身长21米.是弥渡最早升起炊烟的地方之一,见证了"六诏咽喉,古滇西粮仓"的辉煌之景.往事如风,天生桥已成为岁月的文化化石,如今的避暑休闲胜地,目光所及,心海翻腾.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首任大理府弥渡通判屈学洙作《天生桥赋》赞天生桥"罗星峰于危磴,驾天路于层峦;破鸿蒙而开一窍,烹顽砾而补半天.灵钟翠巘,冠绝全滇."赞誉天生桥"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天生桥遂成为名闻遐迩的一方名胜.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小白楼地跨河西、和平两区,是本市最为成熟的中心商务区。海河两岸综合改造工程的启动为小白楼商务中心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全市海河改造工程的一个关键项目,它将被塑造为代表天津形象的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7,(6)
<正>纣王墓位于淇县淇水河畔,由县城的云梦大道东行约8公里到达淇河桥便可看到。冢呈长方形,高12米,长50米,宽25米。墓前有一通巨碑,碑上有"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在1987年题写。纣王墓的北边几十米处,有两个小型墓葬,分别是姜皇后墓和苏妲己墓,三座坟墓呈南北排列。历经三千余年,纣王及姜王后、苏妲己的墓葬还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2008年公布的第五批河南省文物  相似文献   

9.
《寻根》2020,(4)
正苏州水乡泽国,河道纵横交叉,横跨各种河流上的大小桥梁是人们出行的必由之路。自古苏州以桥梁众多著名,白居易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有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根据统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想在收获的季节去拜访一位老师,一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这是我多年来的想法。小城云龙,深藏在大理州偏远的深山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地方。这里被誉为世界桥梁的博物馆,有通京桥、彩凤桥等著名桥梁;也有闻名遐迩的中国"舌尖上"的美食——诺邓火腿。这里居住着古老淳朴的少数民族,有着神秘多姿的民俗活动,至今依然流传在云龙检槽乡的"耳子歌"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茅以升(1896—1989)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也是科普作家。他的一生学桥、造桥和写桥,为我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享誉国内外。他指出,桥是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创造,桥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欣尝和想象。随着改革开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关桥文化也必将随之兴起,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茅以升与桥文化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外媒导读     
正世界上"最揪心"的桥铺架俄罗斯在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有一座横跨京河(Vitim River)的康丁斯基桥(Kuandinsky Bridge)。凡是从此经过的驾驶员,恐怕很难忘怀那份揪心的刺激。570米长的大桥,仅两米宽,没有护栏和任何安全设备。在锈蚀的金属框架之上是老轨道枕木,上面盖着层冰,十分湿滑。该桥原本是连接东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铁路的一部分,但还未正式启用就被附近的居民用来过河了。由于年久失修,加之重型货车的辗压,桥身的很多地方破损,司机们只能自己动手把漏洞填补以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古桥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多山丰水,境内山峦纵横,河网密布,自古即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称。修路筑桥成了历代治闽官员开发福建的重要举措,自隋唐以来建桥无数。特别是宋元时期,福建泉州为当时世界重要商港,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福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景况,交通对经贸发展的制约更显突出,许多名扬四海的古桥如洛阳桥、安平桥、江东桥等就是此时或由官员或由僧侣豪绅倡建。福建宋代梁式五桥在桥梁史上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洛阳桥为我国首座海港梁式石构桥,坐落于泉州市和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原长1200多米,共有47个桥孔,…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10,(8):F0004-F0004
<正>坐落在解放北路地区的津湾广场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由五座地上商业建筑体及地下商业街共同组成,并设有开放式广场及沿海河湾亲水平台。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河北保定出土一通《大元敕赐故顺天路达鲁花赤河西老索神道碑铭》(以下简称《神道碑》),现保存於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公园内。前人对《神道碑》已有些研究,首先周圣国先生发表了《保定西夏人探源》一文,主要利用1962年保定韩庄出土西夏文经幢和1984年保定颉庄发现的《神道碑》对西夏遗民进行了考究,认为西夏人在1239-1260年之间到达保定居住,韩庄和颉庄一带西夏人在保定的先祖是老索及其带到保定的西夏人。①白滨先生在《元代唐兀氏与西夏遗民》一文中对《碑铭》也简略提及,用几句话对碑铭内容作了简要概述。②梁松涛在《<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考释》一文中首次对碑铭内容进行全文录文,她认为此碑为复刻碑,作为军户的老索是在1227年来到保定的,但对老索及其相关人物未进行细致考证。③彭向前的《西夏遗民  相似文献   

16.
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架有二十七座桥梁。威斯敏斯特桥,滑铁卢桥,沃克斯霍尔桥,伦敦桥——这些桥都取名于伦敦的历史。但是,从海上乘船到伦敦时最先见到的桥则是塔桥,它是上述诸桥中最著名的一座。那么,是什么使这座桥如此令人神往呢?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要到此一游呢? 这座桥使人感到惊奇的地方是它的中间能够开启。这样,大的船只就可以经塔桥到达伦敦港口的舶位起点。如果你有幸能看到桥张开双臂伸向天空,你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情景的。在塔桥四周还有许多奇观。这座桥建于伦敦的一个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它的南边,有许多高大的古老建筑。那是一些仓库,存放着水运到伦敦的待售货物。在它的北边,耸立着伦敦塔。  相似文献   

17.
如果去到山间或海边,经常会看到许多形状奇特的岩石,然而,象插图中那样的岩石,在其他地方大概是很难见到的。在美国犹他州,有好多座巨大的石桥横跨在山谷之间。这些桥并非是谁有意建立,而是天然形成的。这张画中的桥,叫做“彩虹浮桥”。它高达八十五米。那美  相似文献   

18.
探访凤鸣桥     
杨泽文 《大理文化》2012,(11):69-72
秋风送爽,阳光灿烂。没人陪伴的我独自行走在一段有迹可寻的博南古道上,而满心的愿望就是去探访凤鸣桥。 早年间时常翻阅《徐霞客游记》,在“滇游日记八”中所记载的一座桥梁曾经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它是徐霞客所记载的五十余座云南古桥里,唯一一座未被徐霞客经过而又对其形态进行过简单描述的桥梁。后来知道凤鸣桥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至今还依旧横跨在滇西永平县杉阳镇的倒流河上,为当地百姓提供着通行便利,以至成为了博南古道上还在使用着的仅存的一座古老石拱桥。  相似文献   

19.
凡到过侗家山寨的人都会注意到,这里许多溪流上都架着一座座美丽的桥,当地人谓之曰“风雨桥”。这种桥梁不仅结构精巧,美观适用,而且也是侗族人民美德的体现。另一种侗族独特的建筑是鼓楼,还有就是凉亭。侗族人民有一种风俗,就是经常义务架桥铺路,并在逢年过节或过...  相似文献   

20.
2月17日,由武汉市文化局主办,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博物馆承办的《武汉的桥—摄影作品展》在武汉博物馆拉开帷幕,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出席了开幕仪式并剪彩。有百湖之称的江城武汉,散布着1300余座桥梁,有1957年10月建成通车的长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