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今,一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不要说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朱熹了,就连近代的陶行知、蔡元培,许多人也都是一脸茫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当前,中国的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年轻人对待传统教育的态度淡漠,许多优秀教育典籍逐渐被后代遗忘。每当人们提到“传统教育”,就不自觉地认为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落后之处的代名词。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教育界就掀起了一股引进西方教育思想、理论、制度的热潮,尽管取得的成功不是很多,但是却对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时至今日,教育界似乎也存在这种倾向,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若不提西方理论便觉得不够“先进”,不够“顺应教育科研发展的潮流”,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研究却陷入低谷,基本上是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2.
今之众人一谈起当今教育的弊端,便归罪于中国传统教育。在这里,暂且不说归因之谬误,先说何为传统教育?许多人头脑中的传统教育到底指古代教育?近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的“过去时”?以笔者之见,划分中国传统教育应当大体有个时代的划分和内涵上的确认。以时代而论,中国传统教育应当大体截止于康粱变法的“废科举,兴新学”。自此以后的教育应是不断革故鼎新的近、现代教育。以内涵而论,中国传统教育应理解为“不断传承的教育”,而非人为拼凑弊端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个良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对两地生死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以期互相借鉴,共同促进生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每当人们提到“传统教育”,就不自觉地认为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落后之处的代名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阁揆三载,总理“亲民”,已是深入民心。今年两会,温总理答记者关于中国教育问题时,给这一形象,再添浓墨重彩一笔;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要使中国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这一宣示,赓即引发强烈反响,许多人呼吁:亟应使这一“平民教育观”成为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及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巨大影响。本文拟就此二者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一、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教育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大陆型封建农业文化 ,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文化 ,推崇德治 ,提倡教化 ,形成了“重教”的传统 ,并由此积淀成中国独特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第一个特点是轻神性重世俗。从孔子开始 ,中国教育就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 ,强调教育的世俗功能。在教育观上 ,他强调“反求诸己”、“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深化主旋律教育扬州大学商学院孙鸿才我们党历来就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又提出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旋律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宣部也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8.
我的这个话题真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当今是教育“维新”时代了,要“维新”就要“除旧”,要“除旧”就得批判旧传统。在如此“线性思维”的支配下,许多人朝着我国传统教育抡起了板斧,三下五除二,便把我们的老祖宗砍杀得体无完肤。什么旧教育制度摧残人才啦,高考是科举制度的翻版啦,僵化的考试制度把学生考呆啦、考傻啦,救救孩子啦,等等。一些人以反传统为时髦,似乎对“昨天”否定得越彻底,“今天”的前途就越“光明”。在此种情势下,笔者冒“抱守残缺”、“逆潮流而动”之嫌,直言传统教育的利与弊,甘愿做一回“活靶子”。一、我国…  相似文献   

9.
对数学文化的不同理解本质上就在于不同的数学文化观。给中国数学教育以数学文化定位时,必须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而不能将当代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不能把西方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数学文化观强行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传统。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从远古开始就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许多创新。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下面这些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进行教育创新,必须面对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认真对待文化传统的承续,改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2.
本讨论中国传统教育在当代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中首先简略回顾了我国先秦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接着指出富含人思想的中国传统化和传统教育,可以弥补西方历史上只重科技发展的教育畸形现象,从而论证了对当代研究生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性;章最后重点论述了以儒家、道家和墨家为代表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以作为研究生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传统封建教育与现代责产阶级教育之间的紧张,一直困扰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运动开始,这种紧张渐渐被化解了。留美学生在推行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改革的同时,推行现代民众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从一定的历史角度上讲,促使中国的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一个教育史的考察——兼论专业教育叶赋桂张凤莲90年代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再一次把人文教育带入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而人文教育的展开不仅会加速正在变革的中国教育模式的更新,还将开辟中国教育科学的新领域、新思维和新局面,同时中国古典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5.
《湖南教育》2006,(7):5-5
开展经典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日前,两岸著名学者在京举行论坛,就经典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推进的策略、措施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的繁荣昌盛在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中国教育的关键是有先进教学理念、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个古老的、不衰的、重要的、前景无限的职业。目前,中国的教育如同中国的经济一样,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正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这个职业正被许多人所喜爱,但当教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17.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把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的丰富资源。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并应开始着手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创新传统。这集中体现为制度和实践的日益突破,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中国的教育传统又具有两重性,既拥有丰富的教育创新资源。又存在着阻碍创新的惰性力量和消极因素,中国有两个主要创新思想传统-古代的和现代的,对这两者的利弊得失也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传授人的经验知识、改善人的生存手段、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明确人的生存目的的自我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科学、社会和人文三种知识学科门类,但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如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道德和审美,以人文教育为主,而对科学教育不够重视。西方现代教育则以科学教育为主,导致道德教育衰落。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应本着人学生存论的理念,做到西方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  相似文献   

20.
京师同文馆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师同馆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教育的传统,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反思与回顾这段历史,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蹒跚起步的情形,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对今天中国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