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博士教大家认汉字,写汉字,说汉语,还教大家用汉字造句、写作文。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学生们认识了不少汉字,连笨狼也认识了"人"、"大"、  相似文献   

2.
最近,不少同学来信说自己总写错别字,抱怨有些字不仅难写,而且还难记,提笔就卡壳、出错,希望《素质教育博览》能给支支招儿!呵呵,常用的汉字有5000多个,有时候确实难免记错或写错,所以啊还得下点儿功夫学习才行。别着急,我们请来了资深语文老师晓荷,在“汉字快话林”这个新栏目里,教大家如何辨析难记、难解、容易混用的字或词。  相似文献   

3.
儿子曾帅呱呱坠地以后,引导和开发曾帅的智力,便成了妻子每天的必修课,比她当年自己学习还要下工夫。仅说曾帅识字,妻就很费了一番心思琢磨,而且挺有成就。这么说吧,曾帅在不会说话时,就已经“认识”300多个常用汉字了。曾帅一岁多以后,语言功能发育较迟,几乎不能吐准一个字音。但妻已迫不及待要把儿子打磨成天才,教他什么呢?认字当然是最基础的知识,那就从这基本的开始吧。可曾帅还不会说话呢,教他认字从何谈起?妻自有妙计,她经过反复思索,认为曾帅尽管还不会说话,但他对图形有一定的识别力,有时甚至过目不忘,而汉字何尝不是一幅幅小小的图画?她灵机一动,便开始教曾帅认起字来。她将“爸爸”、“妈妈”、“曾帅”、“椅子”“天  相似文献   

4.
拼昔字母教学结束以后,便是看图识字。开头两页的教材是“人手口大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考虑到算术课上已经教儿童认过一到十的阿拉伯字,而且一到十各字字形较简单,就决定先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教“人手口大小”. 在教“六七八九十”前,儿童已学会了“丶一(?)丿(?)(?)(?)”等基本笔划和“一二三四五”五个汉字。上课开始,我用生字卡片组织儿童复习“一二三四五”。先是大家—起拼音读字,再单读汉字,然后叫儿童看着卡片上的汉字复习字形。如“一二三”叫儿童说出各是几横;“四五”两字叫儿童唱笔顺.接着指名两个儿童上黑板默写“四、三、五’,要其它儿童注意字形和笔顺是否正确。默写以后,进行评讲,以提高儿童判断书写是否正确的能力和加深儿童对字形结构的印象。如我指  相似文献   

5.
吴永河 《小学生》2010,(10):24-25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虽,再加上汉字构造复杂,无疑给老师“教”、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认识“蚂”、“蚁”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集”、“昆”、“野”3个生字,会写“虫”、“田”、“天”、“牛”4个汉字。2.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词语。3.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图文对照,读懂课文,认识9个汉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采遍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昆虫吗?(蜜蜂)犤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课一始,…  相似文献   

7.
下半年在小学各个年级都要教学拼音字母了,现将我们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怎样教字母教学汉语拼音字母的目的,是为了用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做正音工具,帮助学习普通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儿童认识每个字母,能准确发音,并能一看注音就读出汉字的音来。  相似文献   

8.
<正>围绕中心意思写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作文。以一个汉字为主题来写作,看起来形式上有难度,其实大家写起来一定会“有话可说”,更能“说好”。第一,选汉字,定中心。课本为大家提供了12个汉字,如果我们另外有自己感受更深刻的汉字也是可以写的。选择汉字时,一定要注意汉字的多种含义,比如“望”既可以表示动作,也可以表示愿望、盼望;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来,大家确实不习惯了一阵子,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声音了。但是没有什么声音不等于问题的解决,可能还潜伏着仍然“教教材”的危机。因为真正做好“用教材教”,是以对所用教材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基础的,而现在对大多数教师作这样的要求,恐怕是不太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刘春  张茜 《语文知识》2016,(4):9-11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文字学家王宁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了汉字教育的科学性,提出汉字教学应尊重汉字的规律,她还指出了目前识字教学中的误区,教师“拼命教生字,越陌生的字越让学生记。我们希望能倒过来。越常用的字越应该教好教透”。的确,随意拓展的教学内容、花样繁多的教学方式、浅尝辄止的教学过程、囫囵吞枣的学习效果让当下的识字教学陷入浮躁低效的窠臼。  相似文献   

11.
杨苗 《教育》2006,(11)
仓颉创造汉字,是传说,无从“取物佐证”。但汉字存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而且她依然还很年轻,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是我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及自我的密不可分的朋友。汉字,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活跃的社会实践给汉字滋生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据称,汉字约有6万之众的大家族。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社会实践的活跃,汉字还在不断地“繁衍”着。因此,至今尚无人敢言“汉字,我都认识”。辛苦的中华民族子孙们为“认知”汉字而耕耘终身。  相似文献   

12.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要认识3500多个汉字,大家从入学开始,已经学了不少汉字,这些字你们会读、会写吗?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读、写、说连环赛”活动,比一比,看谁读得准、写得快、说得好、用得活,优胜者可以获奖。 二、介绍活动方法及规则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创造文字,于是就模仿(mófǎnɡ)事物的形状画画来记录事情,表达意思。后来,聪明的祖先们把图画简化,把形式固定下来,渐渐地演变成了最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汉字的来源就是象形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许多汉字里看出事物的形象呢。下面,捺捺姐姐就以几组字为例,带大家认识“象形字”吧。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1、通过自主活动,掌握仍在使用的12个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认识7个已经简化的品字形结构的汉字.2、激发学生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兴趣.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汉字王国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国度,那里的居民们相貌不一,功用各异,当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首首绮丽的诗歌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去汉字王国认识一下“品”字形结构的汉字.2、板书课题,说说什么样的汉字才是“品”字形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前三个学段规定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每个学段规定的量分别是: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认识常用汉字700~900个,会写1000~1200个左右:第三学段认识常用汉字500个,会写500个。他们的数量关系见图一。  相似文献   

16.
刘燕 《少年读者》2009,(9):18-19
拼音,大家可别小瞧哦:它可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它可以给汉字注音,帮助我们认识许多汉字,还能帮助我们把汉字的字音读正确,学好普通话。我们还可以利用拼音查字典,弄懂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健康》中,有一课是教学生认识交通标志。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请教等方式认识交通标志。上课时,当老师把交通标志画到黑板上时,大家很快认出了这六种交通标志符号,而且气氛热烈。书本上的知识顺利教完了,但教师并不满足,学生也意犹未尽。“老师,我还认识别的交通标志!”好多只小手举起来,他们被一一请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20.
括号的启示     
谁不认识“( )”!谁不认识“[ ]”?然而,这两个符号在小学语文书中表示什么呢?特别是用在汉字后表示注音时有什么区别呢?以前,我在教语文时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它。这次教三年级语文,却遇上了这一问题。刚开始,我不以为然,教学时也不外乎让学生查查字典,努力读准字音,掌握字义结构,学生学会了,也就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哪里想到,在新编小语第五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