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同的形式,并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旨在介绍一种用于汉英应用翻译的以信息块为视角的语篇信息结构调整方法,这种方法以译语语篇规范为参照,通过语义群归类、信息功能、语篇结构三个层面对原文信息块进行调整、重组,使译文在信息结构上符合译语语篇规范。并通过翻译实例论证这一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但是语际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因此,为了让译文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提高体裁意识,即熟知不同文化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篇结构特点,从而创造出符合译语读者认知结构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用的形式,并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描述了英语的主位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方法。通过对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的三种不同英译本进行主位结构及语篇衔接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原作不同;当译文的主位结构越是接近原文时,译文就能保留越多的原文信息。同时,这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理论的语言对比研究方法给译本评价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汉英语篇翻译,不仅仅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也是组合信息的排列方式、语义逻辑关系的变通过程。通过回顾译文结构调整研究的历史文献,文章提出语篇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在语篇内部,还存在于语篇外部,语篇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基于译文预期目的的以互文性为标尺的文本结构调整行为。同时,提出汉英语篇翻译中结构调整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功能语篇分析为指导,就翻译中语篇系统显化的内容、如何显化,以及显化达到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语篇系统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信息地凸显以及句际间的衔接大多以添加、说明、重构的方式进行了显化,让译文表达的信息以及语篇结构更为明晰,减轻译文读者的阅读负担。  相似文献   

8.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对语篇翻译研究和实践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文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和连贯性特征,在译文语篇中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原语的这种特征,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分析原文、语际转换、译入语语内重构和检验这四个翻译阶段各有自己的分工,都不能缺少。虽然“对于完全称职的翻译者来说,译入语语内重组几乎是自动化的。事实上,这几乎像说母语那样脱口而出”。然而从实践上说,在完成对原文的分析和语际转换之后,译文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译入语语内重组的成败。张培基、庄传绎、孟庆升等人在各自编写的翻译教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篇翻译失误。作为学习翻译者的翻译范本,选择翻译材料和译文要做到精之又精。  相似文献   

10.
黄婕 《英语广场》2020,(8):45-48
语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单位。语篇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组织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或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内容往往不能完全传递语篇信息。以机械英语为例,在实现原文语篇意义传达的基础上,译者还需要结合原有语篇模式和衔接方式来构建译文语篇,以保证其准确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从原文语篇理解到译文语篇再现的整体过程.译文是在对原文语篇的内容及结构、语言主题及风格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基础上,运用和谐的译入语语言形式,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原文语篇的再现.  相似文献   

12.
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与传统翻译策略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同样语篇的不同译文,可以发现具体语言环境,语篇的参与者不同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对三则英语广告语篇及其译文进行分析,从语域的三个变量,即:语篇语场、语篇语旨和语篇方式三方面来看翻译的对等。希望本文能够给翻译过程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感想式的”翻译批评往往只针对个别词汇、词组、句子、段落的翻译;翻译批评要摆脱“感想式的”困境,就必须能够从语篇的角度对比原文和译文,合理的翻译批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翻译批评一方面要判别个别词句的准确与否。另一方面又要建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从语篇的角度分析、对比原文和译文。这样才能对译文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把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手段应用于翻译实践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强化语篇意识,注重分析语篇的语境问题,了解和掌握不同语类的共性和个性,这样才能明确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才能更好地还原译文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与连贯作用也日益凸现。中西人民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17.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对语篇的划分,景点解说词的译文应既属于"信息型语篇",又属于"操作性语篇",即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引起译文受众的共鸣。景点解说词的韩语翻译在兼顾语言的逻辑、美学、号召力三大要素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翻译理论中要求的译文语篇与原文的"等价性"。等价不是简单的语句一致与对应,而是译文语篇受众的反应与原文语篇的受众反应的等价。因此在景点解说词的翻译过程中宜采用增译文化背景知识、穿插增强语篇操作性的故事引发游客产生共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篇意识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推广应用,话语(或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展示了在翻译理论领域语篇研究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一则八级英译汉试题译文的分析,说明了用语篇意识指导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词汇衔接是使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衔接方式上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了解了原文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原文,从而确定译文的选词。译者不能照搬原文的词汇衔接方式,而应通过目的语的词汇衔接方式使译文语篇衔接、连贯。  相似文献   

20.
英汉互译中衔接手段的合理转换是实现译语语篇连贯的保证。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转换失当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译文的连贯,甚至造成严重的错误。本文通过对一些翻译实例的分析,阐述造成翻译失当的原因,指出衔接手段合理转换对实现译文语篇连贯的重要性。本文还探讨了衔接手段转换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