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新课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及其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基础,确定新的学习动机是关键;激发兴趣是前提,分层落实是保证。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及其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基础,确定新的学习动机是关键;激发兴趣是前提,分层落实是保证.  相似文献   

3.
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小平 《中学文科》2009,(2):137-137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即面向全体学生.《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备最起码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养成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分层教学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新课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闫英 《学苑教育》2024,(5):88-90
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学生作业设计问题备受关注。设计分层作业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促进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有效作业模式。为了使语文分层作业能够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文章深入探讨了中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差异教育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针对个别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努力构建一个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以差异教育为支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建构“十化”课堂机制。一、分析差异动态化教育者首先就要研究学生 ,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差异 ,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 ,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别代表低中高三层。学生分层的做法包括显性分层、隐性分层 ,学生自主分层三种。了解和研究学生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立足B ,扶持A ,发展C ,使B层学生“吃得好” ,A层学生“吃…  相似文献   

8.
徐燕 《孩子天地》2017,(6):175-17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注重少数的优等生的培养,很少真正的顾及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在保证优等学生学习好的前提下,又使大多数的学生同样得到进步与提高呢?这就需要老师改进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一、分层教学的策略1.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每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要求。在主体性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以班为单位教学的整体性、课程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目标,能否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不管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情况,盲目地采用“一刀切”,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会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目前,实行的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作为一名新课改教育形势下的教师,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自己所担任的学科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基础的高低去区别对待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对学生实行“分层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我在“分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还真是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柳晓敏 《西藏教育》2010,(11):30-31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及概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就意味着不能放弃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后天努力及主客观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在智力、兴趣、个性、特长及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照顾一般,却忽视了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教学效果。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努力寻求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基于此种考虑,我校本学年开始在初一年级组实施语文、数学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主要是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去照顾学生差异,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发展。新课标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本论文从关注学生差异;分层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多元评价几个方面给老师们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大都是平行班,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提倡教学应以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异步分层教学"是在传统分层教学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班中具有相似知识水平与学习特点的学生组合为一个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品学兼优,然而,在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优、中、差三类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班内分层教学”的新方法,具体做法是:一、对学生分层对学生恰当地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在分层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调查工作,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状况,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后,将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  相似文献   

17.
分层互动教学策略是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出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校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实践分层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力争使他们能在适应自己“个性”的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为他们创造“个性张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赵子真 《天津教育》2022,(19):165-167
<正>新课程明确提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新理念,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知识的教育和传授外,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学生的需求,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求为前提,结合每个个体的差异特性开展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弹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入手,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教学体验中得到自身的成长。一、初中生物进行开展教学的必要性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二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峰 《考试周刊》2011,(63):78-80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班级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实现“全体成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此方法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