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久,又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三个文件的颁布,为广大语文教师积极  相似文献   

2.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程改革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情感的培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稿)颁布之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围绕新课程目标的理念和精神,把提升学生“多维语文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在课程目标中集中体现出来。本文通过透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目标理念及其渗透在各层次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新走向,以便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发展、新视野,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新课程目标透析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稿)颁布之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围绕新课程目标的理念和精神,把提升学生"多维语文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在课程目标中集中体现出来。本文通过透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目标理念及其渗透在各层次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深刻领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日前课改探索的一个热点课题。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打破传统的语文教材观,着眼于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了语文新课程教材编写的一系列新理念,拓展了语文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和实施了,这对于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三个面向”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教学和教学行为方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成为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策略应发生四个方面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在教育理念上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如今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下,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构建的是与《修订大纲》一脉相承的新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 《课标》的前言包括: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的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毫无疑问,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教学观念以强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广大语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主动积极投入语文课改,努力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一时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洒满了每  相似文献   

10.
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正引发着一场教育的全面革命。现在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 ,新课程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并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课程计划”)首次提出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也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要落实新课程标准 ,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现实需要、兴趣和发展要求为出发点的发展性教学理念 ,并在这个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李玉艳 《山东教育》2004,(21):85-8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试行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大事。这种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并把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试行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大事。这种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是中学语文学科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新“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在全国选点进行实验,明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铺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包括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国家基础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 .0 0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16.5 0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8.5 0新课程教学设计 :语文 (一年级 ) 9.80新课程教学案例荟萃 :语文 (一年级 ) 9.80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13 .2 0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18.0 0研究性学习指南 2 3 .0 0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2 5 .2 0走向新课程 2 0 .0 0聚焦新课程 18.0 0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9.5 0课程改革简明读本 9.5 0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9.5 0课程理念的更新 9.5 0教师的适应与发展 9.5 0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19.80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10 .5 0新课程…  相似文献   

1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正式启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出台,继续推动着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回溯十多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以百花齐放的实践探索,将理念转化为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苔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实施建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进入实验区实验。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一大胜果,它的实验与推广,必然引起社会,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学科中心论,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到  相似文献   

19.
谢红旺 《现代语文》2008,(3):107-108
21世纪以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育中的弊病开始凸显,渐渐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国内的许多报刊对语文教育进行大讨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教育成了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语文教育界对种种问题的反思和社会各界参与的讨论为语文课程的改革作了铺垫,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为了配合《纲要》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朋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启动,我们的“新课程新教材”栏目也与大家见面了。为了宣传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和课程理念,正确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我们将邀请一些专家对新课程的内容、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指导,并介绍部分新教材的特点,交流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等等。读者朋友,您对“新课程新教材”栏目有什么要求,欢迎及时与我们联系。读者热线:(010)62257722转462,电子信箱:chengsh@edumail.com.cn。让我们共同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增砖添瓦,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的新课程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