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长缨 《今传媒》2006,(2X):53-54
作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近年来我做了一系列舆论监督节目,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如2003年《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山西临汾特重大矿难瞒报事件);《立了石碑,坏了口碑》(河南荥阳市某些部门为假政绩树碑立传);《助残车还是致残车》(河北一家车辆厂造劣质助残车卖给残疾人);2004年《疯狂的演艺厅》(浙江某地总工会大楼内上演脱衣舞);《严查濮阳县三中主考舞弊案》(河南濮阳县三中多名老师高考舞弊);  相似文献   

2.
曲长缨 《今传媒》2006,(2):53-54
作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近年来我做了一系列舆论监督节目,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如2003年《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山西临汾特重大矿难瞒报事件);《立了石碑,坏了口碑》(河南荥阳市某些部门为假政绩树碑立传)《;助残车还是致残车》(河北一家车辆厂造劣质助残车卖给残疾人);2004年《疯狂的演艺厅》(浙江某地总工会大楼内上演脱衣舞);《严查濮阳县三中主考舞弊案》(河南濮阳县三中多名老师高考舞弊);2005年《目睹电大考点之怪现象》(云南永德县电大考试作弊案)《;目击医药回扣》(浙江富阳人民医院医生M收回扣)《移尸灭迹蓄意瞒…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和影响不断扩大,一批“记者-主持人”逐渐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悉。电视记者不仅采访新闻,还走上屏幕主持节目,这是近几年电视新闻领域运转机制发生的变化之一。随着整个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将有更多的记者、编辑走上荧屏,一身二任地兼作主持人。“记者-主持人”成了电视新闻界中一种既不同于单纯的记者,又不同于单纯的主持人的特殊的“行当”。在逐一探讨去年评选出的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成功的经验的时候,本刊请中央电视台评论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记者-主持人”自己谈谈对“记者-主持人”工作的看法。我们提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良心     
2001年11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对某贫困落后地区的一个乡政府通过非法渠道筹集资金,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办公大楼一事进行曝光,其中有两个镜外之镜尤其发人深省:当地乡政府领导为阻挠记者采访,亲自出马两次到记者住地送“红包”,第一次为现金1万元,第二次为现金4万元,记者不仅严辞拒绝,还用微型摄像机真实记录了整个过程。我作为一个党报的新闻工作者,看了这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在记者节期间,为2003年中国记者打造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风云榜,这项活动在全国媒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整个社会的关注度也极高。中央电视台打造的这个风云榜,是在中国已有了“范长江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前提下,又推出的一项记者职业的特别荣誉。这项特别荣誉意味着什么?风云人物的标准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产生风云人物?这种活动今后每年都开展吗?带着以上等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制片人梁红和张国飞。  相似文献   

6.
马邵娟 《记者摇篮》2005,(1):39-39,41
《大连晚报》连载的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带着“偷拍”机——记者亲历录》长篇文学,生动记录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记者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暗访的足迹,再现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读后使我颇受感动。为了把握事实的准确性和维护正义的尊严,揭露和鞭笞腐败与邪恶.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深入“虎穴”进行偷拍暗访。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声誉,多年来由于它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和垂减.面的认可。三任国家总理都给“焦点‘兢炎”题词,这就更使“焦点访谈”的新闻工作者感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焦点访谈”的报道首先婴确保真实性、客观公正性,作为多年在这一栏目工作的记者,我深有感触。只有用事实说话,确保报道内容的客观真实性,才能在别人的质疑、批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诋毁时立于不败之地。我本人就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2003年,记者关于福建某市“阳光工程”的报道,引出的一场风波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8.
记者原色     
中国有两个专门为某种职业而设立的节日:“教师节”和“护士节”。11月8日,将产生第三个——“记者节”。 记者,一向“以报道他人的真相为己任”。事实上,记者也是我们这个变化中的世界的一员(而且是神经特别敏感的那一员)。因此,在记者节来临之际,听一下他们“对自己的真相的”报道,也许更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的记者,中国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9.
令世人震惊的山西繁峙矿难事故中,11名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真相,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刘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同时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宝贵线索,体现了一名记者高尚的职业操守。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在安徽卫视《记者档案》通过中华新闻报、搜狐网进行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我心中的好记者”。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价住院费”是近期媒体群起议之的热点。中央电视台当期“新闻调查”中的《天价住院费》节目里有这样两段解说词,很耐人寻味——其一,就在我们向医院多方求证却不能得到明确答案的时候,病人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找到了记者,表示愿意说出他所知道的真相。其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联系了北京多位专业人士进行解答,在被各家大医院的医生和专家一一拒绝后,才联系到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专家——马育光,刚从水利部总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新闻调查”2005年11月23日)“新闻调查”记者郭宇宽透露,从翁…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和文化与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记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关注社会需要,关注民生疾苦,唤起人们的爱心,并不畏艰险地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维持了媒体的公信力,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2004年11月8日“第五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为题推出了“第二届中国记者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10名记者获此殊荣。栾俊杰等十大记者的英雄事迹鲜明而充分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贴近”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1,(4):11-11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 屠志娟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接触,这个外表看起来粗粗拉拉的大男人却让我看到了他内心细致、柔软的一面。他是一个好记者,却又不仅仅是一个好记者。他给自己的定位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记录者,他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记者(或编辑)逐渐向“记者—主持人”型转化.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从过去只会单一的采访式编辑,发展成为当今集“采、编、播”于一身的全能型新闻从业人员.人们常常称之为记者型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大多活跃于新闻性专题节目中,如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脱颖而出的水均益、岩松等记者在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型主持人不是靠声音、外形的魅力打动受众,他们更多地倾注于采访对象,着眼于报告事实,通过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去影响受众.武汉电台在《白云彩虹873》专题节目中特设《记者视点》子栏目,让记者以自己独特的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发表看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有幸和解放军报军事部副主任高艾苏,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巡回演讲团,先后到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进行了演讲。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我们报社优秀编辑记者很多,获各种大奖的也不少,他们的经历讲一讲都很感人,我只是报社的一个代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我时,我跟他们说:“请一定拍摄一下我们报社的大门,我只是这座大门里的一名记者。”这一路,压力很大。我和高艾苏是分开的,每个演讲团,只有一名穿军装的。在台下学生眼里,自己代表的不仅是解放…  相似文献   

15.
李鹏 《视听界》2001,(4):56-56
批评报道节目的始作俑者在中国可能算得上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此后,各地方台也纷纷开办了类似的节目,为普通百姓创建了一个对政府部门实施舆论监督的阵地。与此同时,干扰节目的一些人为性因素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地方发生了批评报道节目的记者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而且这种恶性的苗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那么,批评报道应该遵循一些什么样的规律才能够既揭露事件的真相,打击社会丑陋面目,又最大程度地保护记者的自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26日,一位普通的地方电台记者李惊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用近30分钟讲述他当“傻瓜”的特殊经历。一个小电台记者为何能走进影响中外的中央电视台?让我们随记者走近这位“傻瓜记者”。第一次当“傻瓜” 1976年的春天,李惊涛降生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爸爸给儿子取名惊涛,希望儿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惊涛骇浪,搏击人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记者”这四个手写字,赫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十一月八日的“中国记者大型专题节目”上。它是《中国记者》的刊名,《中国记者》同仁深感无尚光荣》,《中国记者》是属于中国记者的。  相似文献   

18.
如今,假记者“骗吃骗喝骗钱”甚至“骗情”的事情越来越多,故而有人把冒牌记者称做“新公害”,也似乎不无道理。据《中国青年报》6月5日报道,李某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身份,骗取他人钱财;任某伙同他人冒用中央电视台名义,以虚构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对外发包虚假工程,骗取他人财物共计18万元;苏某则故意非法刻制伪造“今日信息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等媒体两枚印章,公然招摇撞骗。日前,三人在福建分别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如此多的假记者肆无忌惮地坑蒙拐骗,其劣迹到底跟时下一些真记者的言行有无关联呢?其实,说假记者的恶行是某些真记者的“影…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8,(7):118-118
《真相再报告——与18位中国知名记者对话》是又一本中国内地记者从业经历的真实记录,而且以访谈的形式让南征北战的新闻人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在新闻路上的颠簸和愉悦,许多内幕是第一次披露,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如今,假记者“骗吃、骗喝、骗钱”甚至“骗情”的事情越来越多,有人把冒牌记者称作“新公害”,似乎不无道理。据《中国青年报》6月5日报道,李某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身份,骗取他人钱财;任某伙同他人冒用中央电视台名义,以虚构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对外发包虚假工程,骗取他人财物共计18万元;苏某则故意非法刻制伪造“今日信息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等媒体印章两枚,公然招摇撞骗。日前,三人在福建分别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如此多的假记者肆无忌惮地坑蒙拐骗,其劣迹到底跟时下一些真记者的言行有无关联呢?其实,说假记者的恶行是某些真记者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