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劳动保障系统知名记者、《中国劳动》杂志常务副主编哈晓斯近年撰写的评论、通讯和随笔结集而成的《枝叶集》一书,近日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全书近40万字。这是作者继《潮起黄土地》之后出版的第二部个人新闻作品专集。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为本书作序。  相似文献   

2.
随着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的手机移动终端以及平板电脑这个新的传媒介质的到来,改变了人们阅读的习惯。数字出版对传统的出版业带来的巨大的冲击,数字出版正改变着传统出版业商业盈利的模式,而且改变是必然的。所以,如何适应改变,如何在改变中抓住机遇实现新的盈利,是传统出版业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从出版和销售两方面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冲击,对传统出版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对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20年内,电子书与印刷书是互动和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读书杂志》堪称札记训诂体式的典范,书中五千多条札记少则十数字,多则千余字,荟萃了传统训诂学的诸多精华。文章从条目构成的角度,即标目、引文、考证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读书杂志》体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出版的传统定义。虽然数字出版会对我国传统出版产业构成威胁,但是传统出版仍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目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创意出版和按需印刷是实现传统出版转换和变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蔡振翔 《文教资料》2012,(22):14-16
本文通过一套与国学大师汤用彤《康复札记》一书有关的出版资料,说明中华书局在1965年曾经计划将《康复札记》单独出版。这些文献资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与出版史特别是汤用彤著作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于丹教授于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庄子》心得,引起轰动,使广大电视观众也因此更加关注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及其独特的思想观点、古代道家哲学经典著作《庄子》及其丰富的哲学内涵,这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继承和发展。根据她的讲座整理出版的《于丹(庄子)心得》一书畅销一时,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但是无庸讳言,这部书存在的疏误错失也很多,学界多有商榷批评之声。本文仅从学术与语言的规范化方面指出《于丹(庄子)心得》自序中存在的多种瑕疵,加以辨析补正,并强调学术与语言的规范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大融合趋势的推动下,当今图书出版发行的载体,已经开始由过去的书本、杂志延伸到了手机终端,并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形态在全世界迅速推行。笔者从手机图书出版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发展瓶颈、未来出路四个不同维度入手,探讨手机图书出版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日前,《民国黄河大事记》一书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新型的数字媒体的出版及其阅读方式的生成,以一种新的姿态冲击着现代出版业.数字阅读实现了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出版方式,体现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化阅读的双重特征.数字出版是网络技术和出版技术的融合,是传统出版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和技术补充.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型数字出版方式的共同存在与相互促进,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版业正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力争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在践行这样的宏伟目标过程中,体现时代特征与内涵的绿色出版是我国迈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建设绿色印刷体系、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打造绿色出版产业链、形成绿色印刷质检体系是实现绿色出版的关键行为。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日趋加强,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对传统的出版编辑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成为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新变化和数字出版人才的新要求,提出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在职培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规划来加强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研究史》一书,由著名学者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专家陈美林教授担任主编,李忠明教授与吴波教授合作撰写,海峡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1895年,美国在华传教士金多士于出版关于美华书馆前五十年回顾与在华传教士印书馆活动的著作《在华传教士出版简史》(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该著述分期论述美华书馆(前身花华圣经书房)前五十年的活动变迁,勾勒出美华书馆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印刷出版业的贡献;介绍8家在华传教士书馆的情况与大英圣经公会书社等圣经书社的出版活动.金多士《在华传教士出版简史》记录的史料信息对人们认识在华传教士报刊及其印刷出版活动,进而认识中国近代出版史,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辛彦怀教授、康香阁副编审主编的《赵文化研究》一书于2003年9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邯郸师专自建校以来编辑出版的第一本赵文化研究专集,也是《邯郸师专学报》对赵文化研究的一项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与汉朝统治者息息相关.在汉代尊儒思想逐渐壮大的影响下,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亦开始承继起周秦的发展传统,以《书》为教、引《书》为用的特征愈发明显.前汉诸帝引《书》用《书》,将《书》学思想融入其治政实践中,足见《尚书》在统治阶级心中的重要地位;而诸帝为《书》学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更是促进了前汉《尚书》学的迅速发展.条列前汉帝王与《尚书》之文献,可探帝王对前汉《尚书》学发展的影响及前汉《尚书》学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出版转型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版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数字出版将成为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国内数字出版市场,青海出版业该如何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对接成为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数字出版的内容、模式以及当前我省数字出版的开展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适合青海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中国出版史上历时最长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刊物.从1915年到1949年,杂志所刊登的广告,其形式、内容、排版、分类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晚期刊登于《科学》的广告与其早期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更符合广告的概念和要求.虽历时达35年,《科学》刊登广告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科学》刊登的广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传播方式,这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出版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重视依托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数字化的影印出版逐步成为许多传统出版社的重心,数字出版更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影印出版、数字出版虽存在主要流通渠道、受众群体及盈利方式不同等区别,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二者是互通的,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开展数字化的出版活动,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给传统出版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流程的影响主要是良性的,它促进了出版主体和出版环境的变革,加速了出版产业链的重组。其实质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扩大信息资源利用范同,实现出版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从而改变了出版的竞争方式,提升出版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