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一条捷径。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借鉴国外成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我们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为什么必须继续坚持有选择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从图书馆学被引入我国之始就一直存在。虽然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本土化的过程依然非常艰难。主要原因包括: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误解,国外图书馆学对我国的挤压,本土学者缺乏反省与批判能力,问题意识淡薄,学术环境的干扰。必须树立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意识,自觉地在图书馆学学术活动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中坚持本土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一些优秀图书馆学专家的学术成就证明 ,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研究 ,必须广泛借鉴东西方的学术传统 ,否则 ,将导致学术研究中的片面性和片断性 ,难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和科学思想。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图书馆学历史传统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图书馆学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它们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的重要精神财富。文章分析了如何发掘和利用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术资源,提出要弘扬中国图书馆学经世济民的价值取向、调查研究的方法取向、应用研究为主的研究取向和系统、整体的思维取向等优良学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图书馆学的成果。使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中国的“魂”和“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国外图书馆学引进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是向西方学习借鉴并加以融会贯通的过程.今后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时应注意分析其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学术研究全球化的今天,避免学术引进的盲目性,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论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性质、类型、特征和功能,制定了学术批评规范。认为,欲促进图书馆学的繁荣并推动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学人必须恪守学术批评规范,并营造良好的批评环境,充分发挥学术批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走过了一个由三个历史阶段构成的发展历程。杜威的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三R原则”和他的图书分类思想。这种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学术传统尽管享有无可置疑的历史地位,但它将图书馆学研究限定在现象层次观察和描述的经验图书馆学水平上。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到了巴特勒和谢拉这里,实现了从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向人文与社会理念图书馆学的飞跃。由单纯对图书馆应用技术的职业关注转向对图书馆人文本质和人文价值的理论关注。目前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论思想尽管能够较好地整合“杜威实用主义时代”的理论和方法,也能够部分地接纳“巴特勒-谢拉理念主义”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但在基本学术立场、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采用上,却从根本上偏离了巴特勒和谢拉所创立的学术传统。图书馆学学科地位不高、学术性不强这一学术上的被动局面,其最根本的理论原因是实用主义的学术传统。不彻底扭转图书馆学实用主义的学术传统,就无从推动图书馆管理从职业走向专业。无从推动经验图书馆学走向理论图书馆学,从行业知识走向一门真正成熟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走过了一个由三个历史阶段构成的发展历程.杜威的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三R原则"和他的图书分类思想.这种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学术传统尽管享有无可置疑的历史地位,但它将图书馆学研究限定在现象层次观察和描述的经验图书馆学水平上.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到了巴特勒和谢拉这里,实现了从实用主义图书馆学向人文与社会理念图书馆学的飞跃,由单纯对图书馆应用技术的职业关注转向对图书馆人文本质和人文价值的理论关注.目前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论思想尽管能够较好地整合"杜威实用主义时代"的理论和方法,也能够部分地接纳"巴特勒一谢拉理念主义"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但在基本学术立场、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采用上,却从根本上偏离了巴特勒和谢拉所创立的学术传统.图书馆学学科地位不高、学术性不强这一学术上的被动局面,其最根本的理论原因是实用主义的学术传统.不彻底扭转图书馆学实用主义的学术传统,就无从推动图书馆管理从职业走向专业,无从推动经验图书馆学走向理论图书馆学,从行业知识走向一门真正成熟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学学术体系诞生于20世纪初,由中国传统藏书理念与西方现代思潮两者碰撞融合而成,传统图书馆学与现代图书馆学理念也因此成为中国图书馆学的两大源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迹象,并与中国图书馆学科所面临的整体困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实际上,尽管信息技术使传统图书馆学的应用属性有所弱化,但是传统图书馆学在当今时代仍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对于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来说,唯有秉承传统与现代并重的理念,才有可能真正地走上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早期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就已经具备了宏观图书馆学和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属性,为后世形成俄罗斯自己的图书馆学学术传统奠定了历史基础和学术思想基础。作为一种宏观图书馆学和理论图书馆学的学术视野,其研究方法必然突破图书馆内部作业的实用局限。早期俄罗斯和前苏联图书馆学通过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当代俄罗斯图书馆学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传统与美国图书馆学学术传统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上有某些相通之处,但在整体上却有根本的差异。因此可为深入研究图书馆学方法论理论和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提供极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期"图博合一"的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二十世纪初,在我国出现的“图博合一”的图书馆。这类图书馆既是公共图书馆,同时又兼为博物馆,一馆两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公立博物馆的空缺,从而发挥了双重的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welve years ago, in a nationwide survey of public libraries it was found that modern American poetry collections were generally meager, unevenly developed, and of low priority to public libraries.' The nature of poetry publ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3 unique problems for the library trying to develop a collection of modem American poetry, and for the evaluator of such a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3.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2):196-215
Digital technology has revolutionized the journalist's toolkit with affordable miniaturized still and video cameras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multimedia, and connection equipment enabling that content to be transmitted via satellite from almost anywhere on the globe for publication on the Internet. Two results have been the advent of news production by an innovative type of lone, multimedia reporter, known as a “mojo” (mobile journalist) or “sojo” (solo journalist), and an increasing focus on “hyper-local” news on media websites. In an era of heightened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competition driven by steadily declining North American readership and viewer numbers, many media managers have embraced with enthusiasm the solo journalist—able to move fast and travel light, at lower cost than traditional news teams. This paper surveys the impact that developments in multimedia publishing have had on the news produced by such solo journalists. It finds evidence of degradation of the genre in some, but not all, cases and concludes that since the Pandora's box of mojo journalism has been opened, if used judiciously by journalists with sufficient experience, there is some hope that the new modalities may result in responsible journalism enriched with multifaceted storytelling.  相似文献   

14.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4):456-47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 mainstream American newspaper (The New York Times) and an Indian counterpart (The Times of India) construct political violence within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of Iraq, and how they reconcile notions of democracy and occupation. For both newspapers, Saddam Hussein's execution is the reference point to guide news selection. Findings indicat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two papers’ coverage,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countries’ military involvement in the conflict and their history with Iraq.  相似文献   

15.
看媒体和网络的报道,上海有好几家拍卖行都自称是改革开放第一槌,但查一下年份,却都在1992、1993年之间,那算不上第一槌.1988年lO月15日,在黄浦区政府小礼堂(九江路219号,现为基督教协会),举行了一次小型商业企业拍卖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后的拍卖先河,这是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拍卖第一槌.  相似文献   

16.
17.
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香港图书馆界与内地交往密切,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互补,本文试论述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的地位及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3):383-403
Rapid change in the news industry and the prevalence of layoffs, buyouts, and closings have led many newsworkers to experience job insecurity and worry about their long-term futures in journalism. Our research uses a case study of employees at an independently owned media compan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xplore the various ways newsworkers respond to this culture of job insecurity and how their responses affect efforts to change news practices.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ose who believe their jobs are at risk are unlikely to change their practices and even some who perceive job security are reticent to initiate change. As a result, the culture of job insecurity in the news industry has a limiting effect on changes to journalism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扼要介绍了多媒体的构成和特点, 接着阐述了多媒体进入图书馆的主要决定因素, 并从几个方面探索了多媒体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 最后展望了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