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视觉传播新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打开新视窗,但也伴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该文在视觉传播技术火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发现视觉传播技术在解决人类沟通苦难、传播美感方面仍存在局限。媒介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不断革新与回归感官系统的规律,归根到底在于维系人的自身价值。我们应理性看待视觉传播新技术,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中享受人文关怀、自在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时代是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每个人都是事件的前沿传播者.本文首先梳理了这一媒介时代的技术基础,正是这一技术基础使媒介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络视频和其他影视作品一样,承载了几乎全部的影视语言要素,对网络视频视觉符号进行意旨分析;研究它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部分在这一新时代的传播中出现的新利弊,能使我们明了视觉符号在视频传播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面设计符号及其信息的传达方式在展示设计中的多维化延伸,是在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即将来临的大背景之下发生的一系列新视觉、多维化的活动趋势.该文即对这些新视觉、多维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的思维范式进行整理和初探.  相似文献   

4.
视觉符号与人类的生活世界完美结合,提高了全民生活的艺术质量,也推动了服装模特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含有多维文化语境的艺术空间,引领人们进入视觉文化符号化的全新时代.在这个新的时空中,服装模特的概念碍到延伸,同时受视觉符号的影响,模特的时装表演逐渐趋向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5.
卡西尔主张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符号"是一种现象的存在,蕴涵有理性的功能,所以强调的也是理想意义上的文化创新.这些观点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有效的展开:网络本身(网络主体本身与网际互动的中介)具有符号性;其符号化为网络主体文化创新提供了智力和物质环境的可能;网络符号化所强调的工具理性功能必然引起人们对价值理性的重视与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充分利用视觉文化符号宣传推介白马文化迫在眉睫。通过分析白马藏族旅游发展的现状,着力探讨在视觉文化时代白马藏族旅游文化开发在视觉文化符号建构和视觉文化传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白马藏族旅游文化视觉符号建构的策略和视觉文化传播的机制,以推动白马藏族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白马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7.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涉及到符号对对象指称的真实意蕴。语言符号在反映人类认知视野中的客观世界,正是需要一种假借形式来表达和固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断仅从音义对应的层面来解释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的关系,在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下,这只能看成是语言符号本质反映的一个小小侧面,而非语言符号本质属性的全部,即,任意性学说无法完整传达出人对客观认识的真实意涵,完全否定了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是对语言符号建构过程中隐喻象似性这一根本特性和原则存在的严重忽视。  相似文献   

8.
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形象,信息的传播中介,尤其在设计领域更是起着沟通人与文化、艺术与表达、大众信息融通的作用,研究符号学中的原理并延伸于设计应用中,可以让各种社会信息的流通达到一个更好的传播高度及传播效果.在新兴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透彻而深入的研究其内容,从而发掘出更多的符号特性,更准确的运用符号原理来拓宽设计领域中的新发现与新创意的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与现代媒体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媒体的发展普及,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形象符号传播信息的时代。电视一经出现,便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校课堂上,学生同样要去“读”各种形象符号。总之,人们对“阅读”各种形象符号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这种“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只不过是凭一点视觉经验,并不具有视觉能力,也就是说没有“读”形象符号的技能。没有文字运用能力的人,是不会看书写文章的;同样,没有视觉文化知识的人,自然难以准确理解形象符号表达的信息。所谓视觉文化,简而言之,是指准确理解和创作形象信息的一种习得技能。这种技能在今天充满形象信息的社会里,显得日益重要。掌握视觉文化,对现代媒体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文字读写教学对印刷技术是关键一样。从目前情况和将来的发展看,视觉文化是构成完整的传播通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视觉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现代媒体教学的效果和最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文学关注主体在现代场景下的自我建构体验,探讨主体如何在征服性文明秩序的质询和真实界的逼问下,对生存意义进行自我救赎.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就是主体被撕裂于征服性的文明秩序和真实界的原初自我之间.个体融入社会文化秩序完成主体化的过程,首先意味着他被征服性文明秩序质询,沦为符号秩序的俘虏.意识形态为主体的自我建构编制欲望客体的幻象,从而把主体缝合到意识形态网络中.主体建构的结果就是主体远离真实界的本真自我,被符号秩序建构成一个社会化的我.而真实界对原初自我的坚持和对人生意义的叩问,使人拒绝征服性文明的质询、完成独特的人生建构成为可能.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穿透符号秩序的主体只能作为一种残余而苟活着.人生就是人与大他者永无了结的纠结过程.人最终无法彻底摆脱文明的枷锁,因为人创造了这个枷锁.  相似文献   

11.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对视觉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视觉传达从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虽然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持续不断发展的趋下,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并且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设计者们的设计作品与艺术表现的载体的实践空间。在这之中,多媒体技术传播着现代的视觉设计的艺术视觉,在传达视觉效果的过程中对艺术语言符号的进行有着信息传达与沟通的作用,还客观影响着设计教学中的内容、模式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所以将多媒体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分为三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符号环境。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以视觉文化符号为消费文化中心的传播手段大有赶超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的趋势,视觉符号环境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乃至人们生存环境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广告、流行出版物、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都可以成为这些琳琅满目的消费品所携带的视觉符号的载体,而这些视觉符号也通过载体提供了大量风格化的符号形象。鲍得里埃关于"符号文化"的理论在作为消费文化代表的广告世界里得到了证明。同时,捆绑了"符号"的消费文化,是主动的互动艺术,它不仅创造了消费社会的趋势、流行,融入了消费社会的趋势、流行,而且在消费社会各元素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完成了形象与神韵的共生。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播通过对人类社会的遗传符号与文明信息的传递,使社会的发展与成员的进步始终保持着目标性与规律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能性机制和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编辑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信息的承栽者之一,编辑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参与对社会成员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的观照和对社会文化的建构,人文精神是编辑的品格和精神特征,编辑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人的价值尊重、理性和智慧、批判精神、终极关怀等层面,并体现在文化传播的社会沟通、社会教育化、文化增殖等机制中。  相似文献   

14.
广松涉通过批判地析取马赫哲学“复合感觉要素一元论”,提出了主体与对象整体性、函数性功能关联的“场”及人们关于物体的概念符号是“共同主观性的意义形象”——“意义的所识”之命题。但马赫哲学在骨子里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它表现出来的却是“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的折衷主义.而其所谓关于“物”的“思想的缩约符号”(广松涉称其为与人的知觉及“对象的所与”相联系的“意义的所识”),因其失去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形象认识到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说明,也就难以得到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这些关于对象世界的概念性称谓,只不过是人们在实践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而形成的人们关于对象世界的一种理性把握的思维形式或观念符号。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上,自然演进和理性建构是制度发展的两种模式.前者是人类的经验行为模式,强调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认为人们只能借助经验认识事物,而制度也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后者是理性设计模式,认为人的理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制度则是人类理性设计出来的;它们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自为性.但二者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对中国制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播现象,脸谱式网络社交凸显了人们在网络世界互动中对于符号使用、情感传递与自我表达的关注,代表了身处多元化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望。其社交模式在推进个性文化及网络公共领域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于舆论理智与网络隐私的挑战,体现出浓厚的大众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的,文化需要传播。电视文化是当前发展最快、最为普及、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传播,它在很深的层次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整个文化世界,造成了与传统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首先,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理解认知系统;其次,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方式;再次,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内容;最后,电视文化增强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艺术生产技术走进"图像时代",一方面促使传统艺术迅速祛魅,另一方面,又使超文本文学得以广泛记录传播各类信息符号,重构客观世界,甚至将艺术作品中的虚拟景观挪移至现实世界中。纯文本的边缘化、图像技术的膜拜,逐渐使艺术家陷入"异化"境地。在超文本的视觉消费社会时代里,艺术理性、静观心态及社会职责应该被关注、强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统历史哲学中一直隐藏着一种以“人”的理性、人性来解释历史、构造世界历史的话语模式,其实这正是人道主义历史观充当其逻辑底线的结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为起点,抽掉产生于人类实践和生产活动之上的人性、理性作为历史解释之因,建构起以人类自身实践为基础的解释人和人的世界的历史观,从而就直接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解释逻辑的变革和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引起传统历史哲学的话语系统和建构系统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充满理性思辨和人性色彩的近代历史哲学转向更具生活世界蕴涵的新历史学和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以符号性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在此,人们消费的对象由商品的实体性价值变化为符号性价值,而符号本身的系统相关性,使人们的生活世界转变为由无限的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拟象世界。然而,消费社会理论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其解构实体世界、建构拟象世界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商品的符号价值除了会受符号编码的影响外,仍然必须以这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其解构终极价值、建构世俗价值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这是以解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前提与基础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