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昱 《当代体育科技》2023,(16):136-140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个体参与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人们在头脑意识中形成的积极或消极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与意向。在中学生群体中,学生积极进行体育活动锻炼的人数以及男女比例呈现出不均衡、不稳定的特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运动动机理论,就如何促进中学生体育课堂运动参与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在体育课是否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运动动机决定的。教育学及心理学专家认为:运动动机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教师能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运动动机,学生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练习。本文从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及如何合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等方面加以探究,试图为教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内部动机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概述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参加体育运动,也同从事其它各种活动一样,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的。这种直接推动人去进行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因,便是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动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1、体育生活化理念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动机与需求"的相关理论,人们的动机是由其内在需要驱动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简化一下。即"需要~动机~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就是根据其心理需要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来自于人们求生的本能,  相似文献   

5.
1、体育生活化理念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动机与需求"的相关理论,人们的动机是由其内在需要驱动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简化一下。即"需要~动机~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就是根据其心理需要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来自于人们求生的本能,而现代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与竞技舞龙大学生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参与舞龙运动学生的自我和集体效能感较高;参与运动的学生对舞龙运动赛事或活动的关注度较高;2)大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内部动机主要有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获得体验等,外部动机主要集中在获得荣誉、奖励、传承龙狮文化等方面;3)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时间与内部动机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外部动机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选上武术课,也同参加其它各种活动一样,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的,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对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效果、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及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的习武动机,是摆在高校武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激发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高校武术课的课程建设、武术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大学生健身运动的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MS运动动机量表和问卷调查表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进行测评,并比较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及地域来源的大学生在运动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运动动机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大学生在运动动机方面存在差异;各种主客观因素也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参与运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阶段变化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对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的动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是一个动态的阶段变化过程,其发展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处于不同的阶段,其动机因素也各不相同:个体没有达到动机阈限,处于无动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行为前意向阶段;个体达到动机阈限,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发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行为意向阶段;个体达到自主阈限,进入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成为休闲体育行为准备和行动阶段的主要驱力;个体达到内部回报阈限,就会激发内部动机,主要作用于休闲体育行为保持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合理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会产生良好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参加大连市高校"三对三"篮球赛的队员进行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培养和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动机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研究表明:受试大学生在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年龄、训练年限、教育程度、父母不同职业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动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动机理论从"需要出发",以"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为驱动力,对人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如,直接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有"依从方法(利用外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认同方法(利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内化方法(通过启发信念和价值观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1])。很  相似文献   

13.
社会链接具有将宏观的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体的驱动力和行动力的功能。基于网球项目的数据,从社会链接视角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探讨社会链接和体育参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发现:社会链接视角下的集体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动机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即积累集体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体育参与动机;体育参与动机是社会链接影响体育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中介变量;运动能力感知在社会链接对体育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运动心理学中自我表现动机的概念,自我表现动机在运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包括参与活动原因;对运动活动与情景的影响,与运动活动的水平关系以及在运动活动中个体自我表现忧虑。就目前体育科学不断发展,研究自我表现动机的心理学课题,对提高运动技术质量水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分别采用改编的<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的测量,被试为西北民族大学196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参加运动的动机得分最高的是认同调节,其次依次为外在调节、内部动机、无动机.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外在调节和无动机则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能够积极预测锻炼行为的各个方面,外在调节对锻炼强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无动机对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体育参与的行为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行为学的激发动机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视角,结合甘肃、安徽、江苏三省18村农民体育调查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农民体育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健身动机是农民参与体育的内部驱力;健身氛围是农民参与体育的外在动力;体育价值观是影响农民体育参与的心理因素;健身场地是影响农民参与体育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法对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动机上的困扰的不同影响.通过实验表明,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增加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降低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方面的困扰,这将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于涛 《体育教学》2006,(4):58-58
快乐体育是指以学习各项运动的乐趣为中心,让学生从运动中得到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方法,从心理方面讲、快乐体育是指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们产生从事某种活动动机的重要因素。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有关,从而影响体育教学。因此,探讨大学生体育需要层次结构,可以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这对研究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涛 《冰雪运动》2015,(1):80-82
在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采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利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自觉行为,为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打下坚实基础。提出满足学生自主性的需要、满足学生能力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归属的需要等动机激发的原则;总结出转变观念,培养兴趣,确定目标,体验快乐营造氛围,鼓励自主,提高素质,建设环境等动机激发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