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标准、对接企业环境文化、再现企业工作流程、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也是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昌平职业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积极拓展功能,创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文章基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表面组装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践,分析了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意义和实训基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当前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实训教学相互融合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企业文化与实训基地建设融合的意蕴;顶层设计引入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深度融入实践教学管理中;文化引导,企业化管理,提升学生实训能力;校内实训教学与企业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韦瑞录 《广西教育》2014,(11):169-170
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阐述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思路,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课程体系、职业标准、终身学习对接情况,总结实训基地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实训基地环境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基地环境文化建设需要突出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既要有整体建设方案,又要有具体到各个专业实训基地的实施计划,以营造与其教育教学功能相适应的环境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效益最大化原则、多功能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中,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以"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生产经营、科学研究"为建设目标,选择"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实训基地的组织结构、学习层次、运行机制上,创造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能力的综合与实用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和顶岗能力。通过城镇规划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城镇规划职业氛围和职业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本专业职业的工作氛围,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特点。学校与规划设计院合作搭建工作平台,借助规划设计院的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校企合作是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是以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针对车辆检测技术课程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现场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与主要功能,介绍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运行机制市场化,"学校、企业、学生"三赢,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基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例,阐述了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性,从职业氛围与企业文化建设、一体化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生产型实训项目的开发、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创新运行与管理机制等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建设实训基地,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教育中引进企业文化,能够使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方黄金珠宝学院在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创新办学机制体制,营造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文化氛围,全过程渗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师队伍文化建设,较好地实现了校企文化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构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是进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建设"实体型"的生产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中心等途径,进行合作办学,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基地进行开放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深化实训基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实训基地开放共享建设和运营,带动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建设资源开放共享,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开放平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于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建成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载体,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提出应结合专业特点,分类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应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实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双重功能.这两大功能应该并重,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功能,而对其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开发程度不够.面对高职院校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企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实,以及高职毕业生更高就业质量的要求,加快高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内实训基地是职业技术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推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场所,该文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角度,论述了实训基地文化的特征,阐明了基地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提出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应妥善处理的4大矛盾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企业文化理念构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环节,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可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实现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和更高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与石化企业文化对接为例,详述了该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以及在实训过程中企业文化的融入,对高职类院校实训与企业文化对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介绍CI的概念与构成,对护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引入CI设计的作用、具体应用和运用CI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护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引入CI设计,能潜移默化地将职业意识教育、职业品行教育、职业习惯养成教育和职业素质训导渗透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打造护理专业品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教育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目标,是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契合点,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有重要作用.选择适当的实施方案是搞好企业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主要有开展企业文化课题研究、依托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文化模拟系统、进行企业文化专项调查、结合专业实习开展企业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