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对墨学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该文就墨子的“尚同”思想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以《墨子》文本本身来论证郭沫若认为墨子的“尚同”是极权政治并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墨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作为先秦诸子中独特的思想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政治上的“尚同”、“尚贤”思想和经济上的“节用”、“节葬”思想,更在于其军事上的反对侵略、谋求和平、积极“救守”思想。尤其是《墨子》著作中所体现出的先进的战争观念,充分显示了墨学所具有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大学、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墨学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8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12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专著13部、学术论文近百篇.学者们就以下论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墨学与其他诸子学派的关系及在齐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学者将墨子思想与先其而生的晏婴思想加以比较,认为墨子的诸多进步思想,如反对不义之战、反对厚葬久丧等都从晏婴思想中汲取了“营养”.有学者将墨子与稍后的孟子作比较,从二者宇宙观、政治观、审美观的异同入手探讨.认为孟子在对墨家学派进行批判的同时,对墨家思想亦有所继承和借鉴.另有学者从孟子所处社会背景及其治世主张出发,指出孟子在建构自己的学说时对墨学有所吸取和继承,主要表现在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观点两个方面,这种吸取和继承是非自觉的.有学者认为《尚书》虽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但其流传与编辑都与墨子有着很大关系.有学者指出,儒家经典《礼运》篇中的“大同”、“小康”思想,是由墨子学说演化而来的.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齐鲁大地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墨学,而墨学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又以其独特的思想及成就转而丰富了齐鲁文化的宝库,并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  相似文献   

4.
《墨子》中的《天志》和《明鬼》篇,是墨学中颇有争议的篇章,学者多把这两篇章看做是墨学落后保守的代表,甚至是墨学由显学到绝学的学理原因。但如果从积极角度看,《天志》和《明鬼》篇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天志”、“明鬼”思想是墨子“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墨子论证“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外在力量,是推行其学说的工具;鬼神观是道德力量中一个重要的外在约束力量;“天志”、“明鬼”思想反映了墨子的一种功利主义态度,认为敬鬼神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可以联络乡亲的情感;也反映了下层被压迫的人民的正义的要求,是“民志”的曲折表现,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时局巨变、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墨学在近代开始了复兴的历程。与近代中国主体政治思潮发展的道路相对应,墨学复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坟阶段改革派和洋务派知识分子提出“西学源出墨子”说;第二阶段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寻求墨学与西学的会通,并倡导以墨学救世;第三阶段是五四思想家们尝试选择墨学作为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点。墨学复兴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演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诒让是在两千多年墨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关键性人物。他是中国新旧墨学的分水岭,既是传统治墨方法的集大成者,又是新墨学的催生者。孙氏的治墨成果,是现代和未来墨学研究者的起跳板,既是必须依赖的文献基础,又是期待超越的思想对象。孙氏《墨子间诂》和《籀庼述林·与梁卓如论墨子书》等重要文献,充分证明了孙氏在墨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和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墨子》注疏是墨学研究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却被学术界所忽视。毕沅、孙诒让、张纯一、吴毓江、王焕镰等学者在《墨子》经注方面成就显著,贡献突出。《墨子》注疏的文化意义在于:《墨子》注疏开墨学研究的先河,为墨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期《墨子》注家及其学术成就,具有冲破传统儒家思想束缚的积极社会意义;近世《墨子》注家以自己的学术成就,为墨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墨子》注家们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今天仍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墨学研究中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墨子的里籍问题,一个是《墨子》一书的艰涩难懂问题。令人高兴的是,萧鲁阳教授《墨子元典校理与方言研究》一书,在吸收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这两个难题都解决得相当出色,从而把墨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  相似文献   

9.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不但是中国西周社会封建论的最早提出者,也是最早应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文化史,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学者。他对墨子和墨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评论,把我国“五·四”以来的“扬墨抑儒”的学术思潮,推进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认真深入研究他的墨学  相似文献   

10.
墨子重农思想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学是先秦两大显学之一(《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子是位能工巧匠,其能其巧甚至超过被奉为工匠祖师的鲁班。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墨子是先秦时期手工业者的代表,故其重视手工业乃顺理成章之事。其实墨子更为重农。笔者涉猎墨学研究有年,管见所及,似未见到有专家学者提出墨子重农并予以论证的。故此不揣冒昧地提出,目的是想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方面的讨论,以便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墨子思想。墨子重农,首先表现在他对粮食的极端重视上。墨子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养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  相似文献   

11.
墨子(约公元前490~前403年)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是先秦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韩非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直到秦始皇时代之前,墨家仍在诸学派中占据显要地位。然而,在汉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墨学  相似文献   

12.
《墨子》的军事思想由墨家后学总结,集中体现在“城诸篇”中,是墨学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期墨家正是在所谓墨家“十论”的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发展完备了墨家的军事思想。因此,理顺墨家军事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墨学最为深邃的内在精神。本主要从军事后勤和军事人才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墨家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者认为兼爱是墨子站在当时平民阶级或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的一种不含有阶级,而讲究平等、无远近、无尊卑、无差等的爱。本文以为这只是看到了墨学思想的表象,是对墨学的一种理解偏差,兼爱是一个矛盾的理想,是墨子在坚持等级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对人的道德自觉。兼爱说自产生就存在着矛盾,其中包含了墨学发展的许多潜在的悲剧因素,这将墨学引入一种尴尬。这种尴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法实行带来了教义的空泛,二是造成了墨学的易被误解。误解始自孟子的非理性批判。将墨子与先秦其它诸子相比其传承之由显到隐令人感喟,与西方犬儒学派相比其用意之善而见谤也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4.
秦汉墨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墨子之后,墨家后学分离为东方、南方和西方三派。在战国 后期的中国社会中继续发展,其中尤其是在秦国,墨学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深入渗透进秦文 化的价值层次。秦统一后,墨学的思想流布和理论发展并没有被阻止,至汉初,在诸子复活的背景下,墨学除独立发展外,还通过儒墨、道墨互补两种学术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承,显示 出蓬勃生机。它渗透到了那个时代上自制度文化、下至底层社会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使那个时代的政治行为和社会行为带有明显的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墨学"十论"是墨子针对上层统治者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一体系中,"兼爱""非攻"是核心,表现出墨学思想"兼爱交利"的根本理想旨归,其他诸论是围绕这一核心而提出的相互交通的方法策略."十论"中,各主张均具有一定独立性,但主要的还是表现为一个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完整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全能人才——墨子春秋时期的墨子,给他冠以再多头衔都不为过。他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数学、物理、武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当之无愧的“全能型人才”。首先,在哲学思想认识论上,虽然墨子曾说人世间有神仙鬼怪存在,但他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因为,他曾多次强调,“耳朵听到的和眼睛看到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与墨学在先秦并称为显学,而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墨学逐渐沉寂下来,以至几乎成为绝学。实际上。不论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上说,墨家思想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借鉴墨家学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它出借鉴儒家学说更能贴近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及政治发展的要求。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的节用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中有许多方面至今仍然有研究的价值。墨子的义利观是他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鲜明的特征是:尚利贵义,主张“义”“利”统一;追求天下之公利为最高价值;义利以“兼爱”为前提;他的一切主张均以义利为归宿。研究墨子的义利观,对于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精华,用于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韩非以为:“古之显学,儒墨也。”墨子也自信:“吾言足用矣,不可毁也。”(《墨子·贵义》,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学渐衰渐微,但却未亡,诸如“兼爱”、“尚贤”、“节葬”等思想,一直以其独有的文化力渗透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20.
墨子名墨翟,鲁国(一说宋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前三七六年。墨子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设有规模很大的私学,拥有弟子三百,并发展成为政治集团,成为墨家学派,和儒家并称“显学”。代表墨子思想学说的是《墨子》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