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手机网民正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持有人群体,中国势必成为全球最大网民群体.中国手机网民最值得关注的两个群体:一个是高龄网民,另一个是新生代农民工即"农二代"网民.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当下,众多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创造的网络热词,不仅反映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网络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3.38亿网民:彰显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已经产生一个"压力集团",这就是逾4亿的网民,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  相似文献   

4.
开放平台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微博是2010年最热门,最火爆的关键词,也是网民最追捧的互联网新型应用,但是,在2010年还有一个不为普通网民关注却一样被推崇的热词:开放平台或开放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5.
袁刚 《新闻通讯》2013,(12):56-57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和网民参政热情的高涨,“网络问政”逐渐成为政府和网民双重关注的热词。网络问政为网民与党委、政府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也为网民提供诉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便捷之路。但在问政过程中,题材的收集、受众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等互动路径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门户网站"新闻超市"经营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5年7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亿。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6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可知: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即“网民”)浏览新闻的网民占79.3%,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了网民上网最为主要的活动之一,仅次于使用电子信箱(91.3%)。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  相似文献   

7.
杨维东 《传媒》2015,(20):72-75
本文基于对"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调查"的11871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受众对于权威媒体的依赖程度反而在上升;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政务微博发布的信息点击率与关注度不高,呈现"互动冷匿名热"的态势;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应从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网民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法治化管理等方面,提高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从而构建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8.
管雪 《新闻世界》2011,(9):129-130
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而今,在多达4.2亿网民聚集的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新词也层出不穷,而且,有些词一经诞生,就掀起轩然大波。像“蚁族”、“躲猫猫”、“欺实马”、“犀利哥”、“风姐”以及“我爸是李刚”等等,这些词从产生伊始就得到网民认可,一跃成为“热词”“锐词”。然而,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新词”是缘何如此惹火?继而备受传统媒体的追捧,甚至,被冠以“词媒体”称号,理清起始于草根阶层的新词如何成为热词,如何成为一种“词媒体”,对于我们理性看待网络热词,客观评价网络热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袁月 《青年记者》2017,(20):14-15
2016年10月,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失恋视频中,主人公的“难受想哭”口音被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爆红网络,“蓝瘦香菇”成为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指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传达了民情民声,记录了社会进程,是网民公民意识勃兴的结果,也是网民积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进程的体现.① 本文选取网络热词的传播效果中的“知沟扩大”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网络热词传播中知沟的新发展、驱动知沟扩大的因素,得出应将网络热词的传播作为弥合知沟、沟通代际的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天再去回望中国历经大事的2008年时,无论是西藏事件、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总有一个群体与这些大事随行,那就是"网民".网民是一种力量--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网民力量的作用下,网络监督、网络问政已经不仅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措施,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趋势.总书记、总理多次与网民网上对话,地方领导亦是如此,网络问政极其火爆,"网络汇集民意,政府顺应民意"成为潮流,网民在推动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元兵 《青年记者》2017,(14):105-106
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方式 互联网技术引进中国以来发展迅速,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联系的一部分.《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95亿,是世界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占我国互联网用户整体数量的95.1%.  相似文献   

12.
李岩 《当代传播》2008,(1):39-42
文章针对2006年在互联网展开的对国务院制定"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有关对媒体的处罚规定的评论文本分析,主要讨论下列问题:1、互联网是否可以成为中国式公众新闻的实践领域;2、在这种实践中,专家、媒介和网民是否称得上是公众,他们彼此之间言论回应的意义.3、互联网公众新闻实践对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红被人们所熟知,网红现象是近些年来网络媒体涌现出来的热词,网红现象的出现导致了网红行业的火爆.网红现象的出现是由网络新媒体的"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碎片化、交互性、个性化"特点和社会心理机制所致.同时,网红的名人效应也会导致网民不同价值观的判断和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14.
匡文波 《传媒》2006,(4):62-63
与网民的发展历程一样,手机用户也经历了一个由"贵族化"向大众化、平民化的转变.网民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呈现出所谓"贵族化"特征;手机的初始用户基本上是经济富裕的商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近4亿,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达到20亿,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平民化.  相似文献   

15.
赵媛 《传媒》2017,(17)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手机端已经超越PC端成为第一大社交平台,由于其便携、移动、可视、私有等特点,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根据腾讯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这一年来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可以说,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亿网民组成了一条制造传播互联网信息的"长尾",而这条"长尾"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中会产生哪些作用?带来哪些改变?笔者通过对"长尾理论"的研究,总结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期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文 《新闻窗》2015,(3):6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多,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人发表意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使公众舆论成为了可能。研究并探索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舆论主体——公众已日渐成熟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5亿,网民公开发表意见的各种论坛、博客、微博、轻博等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10全国两会有关传播的最热词当属"微博".从去年"E两会"到今年"微博两会",一种时尚网络工具迅即显示魅力.通过它,网民快速成为"草根"评论员、报道员;代表委员藉此会聚民智民意,反映社会舆情;媒体人"微博化传播"、了解情况丰富信源,开辟报道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8.
李婷婷 《今传媒》2016,(12):53-5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台也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着手进行传统与数字渠道融合的媒体融合尝试,本文着重从地方电台规划其微信公众号的课题入手,分析地方广播电台通过微信官方公众号助力媒体融合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流通变得十分便捷,网民的互动性增强,网络热词出现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网络热词多以符号化的方式或简短的词语来概括某一抽象的事件,其的广泛传播会对大众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笔者以网络热词"duang"为例,对其生成和传播路径进行解析,探讨其文化意义,并对该词流行现象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网络热词的不断诞生,一方面反应了网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让网民的感情得到了释放。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