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避暑山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所凝结的建筑精华,体现了它“名为避暑,用而其实天子备边”的政治意义和外八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政治作用,很好地诠释了清朝统治者的怀柔政策。天人合一的园林与庙宇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造就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成就了国家经济与社会高度发展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2.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一个整体,在清代前期起过重要作用,并具有深远影响,它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园林辉煌成就的代表.保护、建设、发展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外八庙是一组融合多民族建筑风格的寺庙群 ,本文从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等诸方面阐述外八庙所蕴含的宗教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尊崇和优礼喇嘛教是清政府的一项重要宗教政策,承德的皇家寺庙群,统称外八庙,其中的八座寺庙由喇嘛主持寺务,归北京理藩院管理。清政府在以理藩院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外八庙喇嘛以厚待,并提供宗教学习的场所,提高喇嘛的素质。清政府在扶植喇嘛教的同时,通过规定喇嘛庙额缺等多项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喇嘛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清代承德避暑山庄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分别从音乐的名称定位、现存曲谱对比方面进行思考并对研究新思路提出见解,希望为深入的研究"清代承德避暑山庄音乐"的音乐本体及社会层面分析做以铺垫,并为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承徒清代人文景观主要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皇家寺庙群,这些人文景观与承德自然景观——承德丹霞奇观、热河、武烈河等的关系是先有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之后由清帝康熙、乾隆建承德避暑山庄和皇家寺庙群,它们相互依托映衬,相辅相承,构成了风格独特内汉涵丰厚的承德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这是华夏先民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以天的至上神为绝对前提条件的.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华夏民族先于中国社会一体化超稳定结构,并催生这一社会体制的内在精神因素.承德外八庙为清帝“康乾时期”的皇家寺庙,其建筑形式与布局寓意着这一古老的意识.本文拟从外八庙建造的历史背景、营建思想、建筑形式及其布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承德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清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的伟大成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及政治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多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9.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的.权衡三界"内供奉一尊铜镀金吉祥天母和从神像,为外八庙现存最大的铜镀金造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两次接见额鲁特蒙古杜尔伯特“三策凌”及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并阐述了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割据势力及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始末,从而巩固了边疆安全,故修建了普宁寺以示纪念,从中可见清政府为防止国家分裂,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政治意愿。  相似文献   

11.
在承德外八庙中,主题建筑的布局及殿堂陈设大都是按密宗的教义、修持仪轨布置的,存在着很多关于曼陀罗的内容,本文将着重介绍殿堂内陈设的曼陀罗及木制坛城。  相似文献   

12.
公元15至16世纪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成熟期,明政府的宗教政策也促进了造像艺术的发展;外八庙珍藏的铜镀金宗喀巴像在造型、装饰、工艺等方面既有西藏本土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明永宣宫廷造像的艺术特征,是藏汉艺术相互融合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清代承德避暑山庄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分别从音乐的名称定位、现存曲谱对比方面进行思考并对研究新思路提出见解,希望为深入的研究“清代承德避暑山座音乐”的音乐本体及社会层面分析做以铺垫,并为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是"康乾七十二景"之一,建于乾隆初年,因绿草如茵,古木蓊郁而得名。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多次在此接见、宴会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作为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万树园在清代前期起到了独有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于1994年12月15日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第一个经大会审核获得一致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之幸事,也是承德的骄傲.本文就金壁辉煌宏伟壮观的外八庙作一论述,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承德的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755年普宁寺建成后,香火旺盛,喇嘛云集,逐步成了清代塞外藏传佛教活动中心。这些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笼络了西藏的活佛,团结了藏族人民,粉碎了外国入侵者分裂西藏的野心,加强了清政府与新疆、内蒙、辽宁等省的密切联系。今日,西藏、青海、内蒙的佛教徒还经常来承德寺庙膜拜,外八庙仍然起着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尊崇黄教一向是清王朝抚绥蒙古、安定边疆的重要政策,而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以藏传佛教为主要特色的寺庙群正是这一政策的实证体现,其中须弥福寿之庙的落成与六世班禅来承德觐见乾隆皇帝的重要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更是展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经典乐章。  相似文献   

19.
承德避暑山庄内有一百二十余处景点,这些景点不论是康熙命名的,还是乾隆命名的,都有题额,其中不少风景点还有楹联。这些题额和楹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的形象反映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有的具体描绘了古朴的园林建筑,有的袒露了题写者的政治情怀和抱负,有的展示了题写者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的主张,有的表现了题写者所奉行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20.
清朝康、乾二帝频频驻跸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中心的热河(承德),围猎习武,避暑休闲和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实施民族怀柔政策.而雍正帝在皇子时代多次随从康熙来热河,虽然即位后从未到过热河,颇令人疑惑且为后世争议,但他对热河关注不减,采取了加强热河军事驻防,确立行政建制、加大移民垦荒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为热河(承德)的进一步开发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