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但是。由于污染的蔓延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已在呼唤:“保护环境.救救地球!”幼儿是明天地球的主人.为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环保教育,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给人类提出了挑战.也是生态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促进了生态认知的发展,使得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快速发展起来,保护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世界范围内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人类必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整体、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提醒人们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既要顾及眼前的发展,更要顾及长远的发展。人类只有认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从人口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掣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进而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地球。  相似文献   

5.
环境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悖,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环境教育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而幼儿教育又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环境教育对培养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十分必要,要把握幼儿环境教育实施的要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叶鸿斌 《考试周刊》2011,(15):174-174
环境问题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和危害地球生命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在痛苦的呻吟;美丽的首都北京近年来屡遭沙尘暴袭击;中华民族之“摇篮”黄河再也无力给予儿女更多的乳汁,甚至已无力潇洒地奔向大海,退化的草原已吸干涓涓细流,干旱的高原阻断了丰沛的水源,断流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只有一个生存的地球。”“保护环境靠大家。”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告诉我们进行保护环境教育迫在眉睫。有人认为环境教育是自然学科的事,与语文沾不上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语文学科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地球是我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而保护环境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因而,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是密切联系的,语文老师应处处留心,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因素,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特别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我们人类诞生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种索取的结果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能源危机”、“资源馈乏”、“全球变暖”等全球性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科技发展与自然界的矛盾是全体地球儿女们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用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的“全球性问题”或者说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关系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二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的历史使命。随着现代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为了保护环境,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重视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为此本学年我们着重利用了日常生活的环节,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教育,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保护环境应有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类生存危机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环保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让幼儿在亲自探索和操作的过程中萌发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一、幼儿园环保启蒙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青 《教育学报》2004,(8):7-1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地球环境长期没能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与爱护 ,导致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类对现行生产与生活方式全面地反思并进行根本性地改变。教育作为转变思想的工具 ,其作用无可替代。环境教育被看好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促进这种转变 ,但 30年来的环境教育却被认为是场失败的革新。是现代教育助长了当今的环境问题 ,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能是回到那些内在自由、进步的价值观的惟一途径 ,这些价值观曾经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将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的关键 ,这种教育模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暗含的思想是相和谐的。主流教育观点认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根植于环境教育之中。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未完善 ,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环境教育正在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 ,推动我国教育的生态化或绿色化 ,使教育成为促进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促进解决多重全球性危机的关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力推动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历经了“为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为了构建公平且可持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为了实现人与地球共生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呈现出从促进环境保护到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正义,从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到重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从实现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转向人与地球的关怀共生三重特征。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将迈向教育核心,坚持对地球未来负责的长期愿景,以技术革新为契机促进自身结构性变革,并依托多中心主体行动模式常态化实现在地化。  相似文献   

15.
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从而逐步养成幼儿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自学考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文 《中国考试》2005,(11):21-2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面对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态资源的贫乏等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幼儿时期所形成的环境态度、环境情感、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等对其成长过程中综合环境素质的提高,乃至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反恩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这是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9.
安海燕 《考试周刊》2012,(58):189-189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我们生存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左艳清 《考试周刊》2012,(32):189-190
地球只有一个,而地球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