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避讳制度源于周,秦成定制,延至清末,经三千年而不衰.避诗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在各朝表现不一,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严密.它是封建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的特权,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之一.本文拟着重研讨影响避讳制度的诸种因素.疏漏之处,祈予指正.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结构,为避讳制度的实行、扩展提供可能条件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结构表现为官僚政治、地主经济和儒家正统思想的一体化.三者互相调节、适应、平衡,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这种政体下,必然是“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②,“今天下大小事务,皆联一人亲理,无可旁贷”③,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具有至高的尊严,无上的权威.这就为避讳制度的实行、扩展提供了可能条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始建于秦,此后总的发展趋势是集权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避讳疏密程度的演变大体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是相对应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秦汉得到确立和巩固,相应,避讳制度在秦汉两朝比春秋战国时期要严密得多,发展也快得多.宋、明、清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别巩固和加强;正是这三朝,避讳特别严格,从  相似文献   

2.
李军素 《考试》2003,(3):40-4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封建的政治经济关系,集中表现为君权的至高无上;特别是自秦以降,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这种封建的政治经济关系,又集中表现为皇权,包括皇帝个人的好恶,不仅在治人治世其它方面充分体现出来,而对文苑的丰杀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固就曾指出过:“成康没而颂声  相似文献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相似文献   

5.
求索 《考试》1998,(Z2)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我国出现开始,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这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  相似文献   

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指决策方式即国家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的管理方式指地方一切听命、受制于中央。出于批判封建制度、阐述革命必然性或巩固革命成果等需要,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而忽视或回避了它对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继承制度是专制主义皇统得以延续的根本.影响该制度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如嫡长子继承制本身的弊端,唐朝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专制的皇帝制度,皇帝与太子、太子与亲王的权力斗争,权臣、后妃、宦官、即位传统等等.  相似文献   

8.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所谓特点,并不是违反常规的例外,也不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畸形状态,而是一种历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它是一个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由封建割据跨入了封建一统的更高阶段。然而,这个秦王朝只是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就在历史上消失了!秦王朝是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战争所推翻的,这一点不容置疑。问题在于,为什么短短的十五年间阶级矛盾就激化得这么快,是一些什么原因促成了矛盾的激化,以至于造成强秦而速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从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封建王朝以来,具体的王朝在不断更替,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权形式却得以长期存在。是什么样的经济关系结构使中国封建国家政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形式?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在历史上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便是本文所要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一条主线,不论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朝代的历史,都会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问题。它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其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学习和复习,除了梳理线索和归类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思考来从内在联系上建立知识、认识与能力的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即以历史科学理论统摄史实,以史实印证理论。下面以中国古代史的几个规律为例作一粗浅探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规律与认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讲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具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其中以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主。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时2000多年,其间历史纷繁复杂,那么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这段历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化专制主义中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专制主义皇权高度强化,其主要标志是宦官擅政.而王振则足宦官擅政的第一人。本文试从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和王振擅政的联系来分析明代宦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王振擅政对明代政治的影响.一、宦官擅政是明代强化专制主义皇权之所必然中国封建社会如从秦汉算起,到明初已延续了近一千六百年。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帝王都注意加强专制主义以维护统治。明朝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就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向。明朝建立后,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统治者吸取历代统治经验,一方面严禁外戚、大臣专权,尤其是明太祖诛胡惟庸,罢丞相制后,进一步堵绝了大臣专权的道路,从形式上解决了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其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程度高于历代皇朝。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对汉唐  相似文献   

15.
专制制度体现在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皇帝本身是全国的行政首脑:立法上,其“一言而为天下法”,即法自君出;司法大权也被牢牢掌握。本文试图从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来看明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以下就司法机构、审判制度、监察制度和特务政治来阐述明代极端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在司法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皇权至上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是夏、商、西周奴隶社会那种专制主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经济的集中反映。一方面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很弱,小生产者始终有赖于封建政权的庇护;另一方面地主阶级也需要专制主义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社会上有一些人乱用误用"皇帝"这个词,把当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同封建时代的皇帝对等起来的情形,从两个方面发掘其错误的原因。从历史学方面来分析,皇帝是专制的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当今国家最高领导人是民主时代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二者有天壤之别;从词汇方面来探讨这个词",皇帝"这个词属于历史词语,可以在叙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时候用上它,不能把它作为当今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头衔。现代汉语里使用这个词的条件:一是叙述历史;一是利用修辞手段;一是国际交往时有时也用。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2007,(10)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沿用和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上占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吴斌 《中学生阅读》2009,(10):46-48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破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时期,其历史呈现出鲜明的新旧交替特点这也是中国古代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展现给大家,帮助同学们辨析疑难。对大京全面把据这一时期历史面袍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