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贯通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安排有心理学背景或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教师讲授,旨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培养知识丰富、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随着学生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心理学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对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档案建设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分层定位"、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的选择、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有的放矢.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功能,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原则以及设置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适方法的主要渠道,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之一;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能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为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论文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能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冲击,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变化,仅以适应和发展为个体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重点在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对课程的开展却没有统一的要求。随着上海十年来本科院校学生数的增多,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对上海新生本7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需求调查。并从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几个方面对学生需求进行阐述,对上海新生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编制起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但许多高职院校对此并不重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的问题,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7,(6):106-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低效、教学方式单一、德育色彩浓重、课程设置"一刀切"的问题。翻转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模式,使之变成"课前听看MOOC讲解,课堂上参与体验式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既切合大学生多层次心理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切合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生命体验的特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理工科院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任务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考核形式欠灵活等问题,阐述以满足学生现实心理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过程体验为基础,以学生为课程活动的主体,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基本原则,提出制定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切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制定科学的课程考核形式的课程教学设计等具体措施,以期为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健康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困境是课程性质定位模糊、课时量不足、教学内容庞杂以及教学方法低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包括:将课程定位于促进学生心智完整的素质教育课;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时数;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效果为取向创新活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和定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组建区别于基础课程教育教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注重内容设置和形式设计,动态评价,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成都市有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两所同类型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对比,结果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而未学习此课程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及社交苦恼方面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重点关注课程负责机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通过在教学班开展"设置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创建心理健康班集体"的活动,收到了较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同时对于提高"两课"教学实效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成为较好的选择。高职院校应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的经验,加强对课程的定位、设置及教学形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罗文丽 《考试周刊》2010,(2):228-229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思考了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操作,以及在课程内容上如何设置、安排才更有利于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导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目前,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教学内容上供求关系失衡、教学师资上能力结构失调、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失效以及教学评价上效果反馈失真等内在制约因素.为此,教学内容要从消极问题化解转向积极品质养成,教学师资要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教学方法要从"纸上谈兵"转向"致知力行",教学评价要从"一锤定音"转向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