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月”的形态、光色、时空等意象特征,阐明古典诗文中“月”这一意象的多边性。人们的悲欢离合之感,生命苦短之叹,冷漠孤寂之情都借“月”这一意象出现于文本中,使得“月”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理解了月的意象的丰富性,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中意象的具体性,对我们学习或鉴赏一些古典诗文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而优秀的古典诗文,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粹,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泽民同志说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典诗文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惠风”写春风和畅,展示魏晋文人陶醉于自然之美、超然物外的清雅心境。此次师生活动从引导学生追溯“惠风”一词的源头入手,展开对中国古典诗文中“春风”意象的深入理解,师生共同感知“惠风和畅”流露的魏晋风度,在素淡的山水自然之景中,品读生命本真价值。学习过程打破以翻译为主、单篇解读的古诗文教学传统,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典诗文教学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胡明珍 《教育》2014,(30):3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古典诗文已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小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说“眉”     
“眉”是眼上额下的毛。古典诗文常出现“眉宇”字样,说人面部有眉额,如房屋之有檐宇,可见眉毛在人面部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文,必须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更要重视朗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在古典诗文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总是盲目地读,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去想一想,应该怎样练习朗读,怎样才能读出古典诗文的味道。拙文拟将朗读归纳为“三部曲”,希望能对中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曹雪梅 《考试周刊》2013,(89):49-49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中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作文时多尝试诗词入文.则必能使学生的习作充满诗情画意。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为中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基础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将文化元素引入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 ;引导学生对古代思想与汉民族思维特征的体认与亲和 ;引导学生在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中多方面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想 ,学习从“文本”与“人本”的双重角度鉴赏古典诗文。这样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从单一的应试转为语言与文化的双丰收 ,使读书成为可以“美身”的乐事。  相似文献   

9.
浩如瀚海的古典诗文,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年以来,随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开展,广大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为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中学生对文言文有着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基于此点,本文着重从“加强师生对古典诗文的再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角度入手,初步探索“如何真正发挥文言文陶冶教育之功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建忠 《河北教育》2002,(12):21-21
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孩子多背诵一点古典诗词,可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还可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后面还附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人们大都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学生古诗词学得多了,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会脱口而出,或运用于笔端,做到“左右逢源”、“意随笔到”。从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相似文献   

12.
朱瑜章认为新《语文教学大纲》中将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文言文教学目的没有涉及它的精神内涵。应予修改。并提出要用“古典诗文”来指称语文教材中的古代作品。这是朱氏对“阅读能力”的一种误解,更是对《大纲》精神的误解。新《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文言文教学目的是合理的,“古典诗文”一词并不能取代“文言文”,“文言文”的概念可以涵盖“古典诗文”。  相似文献   

13.
吴怀东 《教育文汇》2024,(3):5-8+21
古典诗文教学必须坚持深入浅出,“深入”是前提,关注语言词汇、历史思想状况和文学理解等问题,保证经典解读的准确性;“浅出”是关键,使用通俗的语言并采用循序渐进的程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诗文上溯远古,下达今日,与日月同辉。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篇幅逐渐增多,让学生学习好,当有必要。教学中必须做好从知人论诗的角度丰富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学习古典诗文对增进人们的文学基本素养以及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古典诗文难读难懂,进而产生了排斥情绪。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阅读方法的介绍,试图为解读古典诗文寻找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流连忘返,吟唱歌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美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我们穿过这些不朽的山水作品的表面语境,不难发现其中表现的正是文化人的人格精神。综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山水诗文,其中大致流露出作者的以下三种情怀。  相似文献   

17.
正鉴于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缘故,也鉴于《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等缘故,苏教版中等职业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典诗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丰富字字玑珠。然而,由于这些精美的古典诗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它的本质特点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是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古人追求诗文的意境美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抱残守缺,以不全景求全情;二是情话于景,以“无我”写“有我”;三是景为情设,情溢于表的“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9.
彭玲 《语文天地》2014,(31):44-47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需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一定数量的名篇,进一步提高阅读、品鉴古诗文的能力。但如何凭借选修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诗文积累、提高品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吃透教材,进行专题整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欣赏”,根据鉴赏方法进行编排。“诗歌之部”篇章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单元设计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力  相似文献   

20.
王安荣 《甘肃教育》2004,(11):20-21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是学生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要求,而且在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有70首诗词。学生在学习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