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给上海后世博时期黄浦江水上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根据上海世博会水上交通有关统计资料,采用"有无对比法",对上海世博会水上交通体系的运营效益进行量化评估与非量化说明,细化分析其有形、无形、外溢和后续效应的内涵和构成.在后世博上海水上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四个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经验,成立水上旅游管理协会,对上海市的水上旅游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确保上海水上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上海2010年世博会游客总量对上海城市交通将形成巨大的压力,提出黄浦江快速水上巴士运送吴淞地区世博进园游客的设想.引证相关水域通航安全规定,提出世博会期间颁发暂行规定的建议.定量分析并得出用于世博客运的单螺旋桨船舶应用小舵角连续转向,双螺旋桨船通过调节单侧速度能够高速驶过弯道的结论.应用概率理论,将提速12~16 kn的快速水上巴士分别与陆路交通和常规速度航行船舶进行比较,得出快速水上巴士分流吴淞地区世博进园客流潜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海2010年世博会游客总量对上海城市交通将形成巨大的压力,提出黄浦江快速水上巴士运送吴淞地区世博进园游客的设想.引证相关水域通航安全规定,提出世博会期间颁发暂行规定的建议.定量分析并得出用于世博客运的单螺旋桨船舶应用小舵角连续转向,双螺旋桨船通过调节单侧速度能够高速驶过弯道的结论.应用概率理论,将提速12~16 kn的快速水上巴士分别与陆路交通和常规速度航行船舶进行比较,得出快速水上巴士分流吴淞地区世博进园客流潜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水上旅游成为国内滨水城市的开发热点,对这一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池州市主城区实现与九华山景区的山水资源整合、旅游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池州市主城区水上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资源和市场条件,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原因,现状不容乐观。首次对池州市主城区水上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面临的管理、产品、设施、营销等方面问题,指出需要在政府综合性水上旅游发展协调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完善产品体系和配套设施,辅以营销宣传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步入品牌时代,依品牌传播与品牌竞争、靠品牌制胜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世博会素有"经济、文化、科技奥林匹克"之称,世博旅游作为世博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广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世博旅游文化的成功推广进行探讨,并对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将更为紧缺。为满足我国涉外旅游业发展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世博会的起源、历届世博会的主题演变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论证体育在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上海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上海体育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的优势,并结合上海体育实际,提出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有效互动的方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是北京、上海两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德尔菲法、文献综述法进行分析,考察了北京、上海2地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的关联性及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对北京、上海2地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变量进行了2年6次追踪收集,探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在增长趋势中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两者呈现相关(r=0.58),体育赛事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66),体育旅游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58)。研究结论为,体育赛事的发展会带动两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会带动当地体育赛事开展,这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则会对北京、上海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预测上海临港新城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为临港新城旅游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部分旅游景区(点)游客聚集地、少数企业或公司的白领族、部分社区居民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对涉及游客的基本情况、游客的一般旅游行为(习惯出游方式、兴趣爱好、消费水平、旅游项目等)、临港新城旅游的知名度和游客期望值、游客对临港新城旅游目标客源市场的初步判断等22个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上海临港新城的旅游客源市场应以上海市和江浙两省的上海周边地区为一级客源市场,旅游业发展可融入上海区域旅游圈内,既可作为上海市民的远郊旅游目的地,又可作为入沪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建议准确定位目标客源市场,加速开发特色产品,注重旅游地形象建设和宣传,增强可进入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发展"红色旅游",既能创造旅游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又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虽为旅游经济大省,但其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文章采用空间引力模型对各市2001-201O年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17地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情况,并引入变异系数分析了各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地区空间分布情况,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旅游经济圈和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旅游经济圈以及四大旅游经济联系带,这对形成新的旅游线路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在安徽省提出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大背景下,能否在旅游业发展上抢抓机遇,加快接轨南京、融入长三角步伐,是该市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建设著名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概述马鞍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实施旅游东向发展战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最后从加强政府部门间合作、塑造城市旅游品牌,培育一流旅游产品、紧紧融入南京都市圈板块、加强与长三角重点旅游城市交流与合作、加强四大旅游线路节点的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等方面提出马鞍山市实施旅游东向发展战略的相关对策,以期对该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旅游消费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受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的发展及其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通过利用旅游业产业地位指数等五项指数系统评价2000~2018年间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力度及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效果,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而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业成长迅速,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海洋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和支撑.以杭州做为海洋体育旅游圈的核心城市,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资源,又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带动周边内陆和沿海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的提升.实施海陆联动、政府引导、健全管理、创建品牌、优化结构、加强营销等策略,从而实现构建“一核两翼三区”的大杭州海洋体育旅游圈的布局,能够促进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浙江省海洋体育休闲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岩溶水资源分布很广,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大岩溶泉,有良好的天然生态环境和泉水资源优势,泉域内有多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也存在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树立人水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开发和保护良性循环,从而促进辛安泉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整合一直是济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整合济宁地区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旅游资源,挖掘并突出旅游地整体特色,对于深度开发济宁旅游资源、促进济宁旅游经济的更加繁荣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沪高铁的运行为契机,从济宁地区众多旅游资源中的“圣”字特色入手,尝试新的旅游地特色定位。发掘新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城市跨越发展的意义、内涵和原则,并结合镇江市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其跨越发展的前景和制约因素,提出其跨越发展的目标及战略措施,以赶超苏南其他城市、融入上海经济圈,实现在长江经济带中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南陆线、民丹线和东嫩线等主要过江车辆渡运量的预测、统计与分析,全面论述了过江车辆渡与黄浦江大桥的关系。指出了大桥建成后车辆渡的地位与作用并不会萎缩,它仍旧是车辆过江交通工具的主力。即使是紧靠大桥的南陆线车渡也决不能撤除,它将与大桥、隧道形成一个完善的立体越江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9.
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下,这一机遇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旅游人群。促进粤、港、澳三地旅游经济的区域合作是在世界范畴的旅游产业竞争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利益。以香港为核心圈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做大和做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