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于腐败犯罪的高发期和多发期,为应对严重的腐败犯罪态势,应充分发挥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需构建防治腐败犯罪三层级的刑事政策体系,包括总刑事政策、基本刑事政策以及具体刑事政策.防治腐败犯罪的总刑事政策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防治腐败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坚持腐败行为的适度犯罪化以及“抓大放小”则属于防治腐败犯罪具体刑事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为构建科学的防治腐败犯罪刑事政策体系,更好地实现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目标,我国还需设立负责反腐败工作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2.
由于刑法的僵化性、消极性和刑事立法的滞后性,以及刑事政策的灵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内在属性和刑事政策是作为国家或执政党对犯罪做出的一种有组织的反应,那么,刑事政策对类似于"非典"这样非常时期的相关犯罪就具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涉及到有关运用刑事法律的问题时,不能完全与一般的刑事犯罪问题等同,应有区别地看待。从群体的行为特征可以对刑事政策导向进行有依据的识别,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犯罪与其他犯罪是不同的,所以在处理有关群体事件中涉及到犯罪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刑事政策上进行识别与区分,正确适用刑事法律,以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法对商业受贿罪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遏制商业贿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商业贿赂犯罪产生原因、危害、特点进行分析看,当前应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推动刑事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特殊妇女人群贩毒问题日益突出。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特殊妇女人群贩毒问题,预防、控制和打击、处理特殊妇女人群犯罪,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云南省临沧市边境缉毒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角,通过对临沧市一段时期特殊妇女人群贩毒问题的特点及原因的分析,提出处理特殊妇女人群贩毒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现行适用标准却并不科学。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无人能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新标准。为此,笔者以刑事司法人格化作为切入点,结合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人的分类研究,在新的视域内对“宽严相济”的合理化、科学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结果来看,对行为人是从“严”惩处还是从“宽”处理,应当取决行为人是具有危险人格还是因危险心结而犯罪。应该说,这一标准不仅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也因为与刑事司法人格化的实践高度契合而更具操作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本文纵向回溯中国与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历史,然后通过横向比较两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异同,指出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多个二难命题,从犯罪嫌疑人“坦白”与“抗拒”的两难、侦查讯问人员“宽”与“严”的两难及“保护人权与惩罚犯罪”的两难三个方面质疑这一刑事政策;并提出“政策法定化”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做出了特别规定,体现出法律对未成年应有的关怀。但相比而言,《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老年人犯罪诉讼程序做出特别的规定,未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到对老年人犯罪的追诉程序中。故本文将着重探讨在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具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仇恨犯罪概念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仇恨犯罪的特点,它不再局限于歧视、偏见动机下的犯罪行为,而是包含了任何仇恨动机驱使下实施的犯罪。这也是由我国仇恨犯罪中偏见、歧视类不常见而复仇类居多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仇恨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仇恨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以刑事司法政策进行化解,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来治理仇恨犯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是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对其理解首先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展开,即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内涵进行规范化。其次,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司法适用,只有在适用的过程中才能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义上的军法从严是指对军事犯罪特别是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给以坚决打击,对在战时犯有损害部队战斗力、破坏作战秩序以及其他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惩治。时代在进步,法治在发展,在新时期,军法从严刑事政策在价值、观念、执行层面上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面临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不断优化军法从严刑事政策,在现代军事刑法理念上正确理解军法从严政策,在军事刑事立法与司法工作中全面执行军法从严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应当沿着轻缓化和人道化的方向发展。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从刑法谦抑性、经济性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我国轻罪刑事政策进行全方位完善。立足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司法实践,轻罪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适用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扩大相对不起诉范围;引进轻罪暂缓起诉;通过量刑建议,以体现对被告人适用刑罚上的轻缓;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辩诉交易制度;对未成年人轻罪实行非刑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号角之下,轻刑化主义思路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攻坚时刻,特殊人群的犯罪的高发性和社会的矛盾的激化程度已经不容忽视,如何有效减小社会矛盾,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在保障特殊群里权利等问题上,一套行之有效的刑事政策已经显得刻不容缓。但是,在当下的刑事政策中,并没有明确对一些特殊群体的保护的方式和程序,源于此,笔者将对宽严相济地刑事政策之下对于特殊人群的保护的进行了一系列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犯罪形成一条专业的链条,被称为“网络黑色产业链”,因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等特征,导致网络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必须对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有效刑法规制:在刑事政策方面,采取“打早打小”的基本战略,实现对网络犯罪从规制刑法到预防刑法的转变;在完善立法方面,应构建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管理责任义务;在微观方面,明确上中下游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通信秘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确认与保护。中德刑事立法在侵犯通信秘密犯罪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包括立法体系、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成立以及诉讼条件等方面。侵犯通信秘密犯罪是隐私权刑法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隐私权刑事立法的规定已经落后于实践需要。德国刑法关于侵害通信秘密罪的立法规定存在我国刑法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轻罪刑事政策对轻罪服刑人员监狱处遇的基本要求是"处遇更宽松"。这一要求落实在监狱分类上,就是要有适宜矫正轻罪服刑人员的中、低惩戒度监狱和开放式监狱。但我国的监狱设置不仅不重视惩戒程度的差异,而且还强调整齐划一,这使得我国的监狱设置缺乏针对性,尤其不利于轻罪服刑人员监狱处遇的现实需要。所以,我国应以轻罪刑事政策的要求为指针,借鉴国外监狱分类制度的通行做法,以惩戒程度为标准将监狱从纵向分为最高惩戒度监狱、高惩戒度监狱、中惩戒度监狱、低惩戒度监狱和开放式监狱五种,轻罪服刑人员主要在后三类监狱中服刑。  相似文献   

18.
近期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之势,众多环境犯罪却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制,环境污染刑事救济机制"名存实亡"。构建以生态法益为核心的刑法理念,发挥刑事司法打击环境犯罪的关键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唯有从立法上设立刑事环境犯罪专章,完善环境刑事司法专业性追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捍卫生态法益最后一道法律屏障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让未成年犯回归社会,为跌落犯罪泥潭的未成年犯打造重启人生的钥匙,对未成年犯是意义深远的,而从刑事执行制度方面来矫治未成年犯,让他们回归社会则是有效的.但是我国未成年犯回归的刑事执行制度尚未建构起来,目前的未成年犯的执行制度仅仅是刑事政策的初步制度性尝试,仍存在着缺乏专门属于未成年犯的执行方式,执行体制分工不合理,缺乏具体操作性规定等缺陷.因此,我们应努力探寻其本质,借鉴国外关于未成年犯回归的执行制度的规定,构建我国未成年犯回归的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较之一般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更容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各国都将其作为犯罪惩治与防范的重点。法兰西刑事立法在有组织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上具有一定特点,立法上对该类犯罪的基本状况与特别类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了解与研究这些内容对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