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人文的、多元的、体验的理念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吗?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力求在教学中让课堂充满阳光,让每个学生都沐浴人性的阳光,让学生与我在"对话"教学中产生共鸣。怎样产生"对话"共鸣呢?(1)师生"对话",敞开心灵的互动与交流。(2)生生"对话",激活思维的交融与碰撞。(3)师生与文本"对话",超越自我的启迪与熏陶。  相似文献   

2.
李玉秀 《教师》2012,(15):69-69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所谓"对话",就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是在新课堂理念下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待娣 《考试周刊》2011,(16):50-51
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教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对话是教师、学生与读本三者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向学生抛出精彩话题的角色,使师生双方有"话"可"对"。在"对"的过程,"问"与"对"的双方是双向互动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师生双方的知识结构经过思维的碰撞而呈螺旋式上升形式,最终使师生双方在对话中寻求到"共识",达到"共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镁的提取及应用"的课堂教学,围绕一定的"情境话题",借助文本、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交互式"教学模式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使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可能,并且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中心地位也得到突出体现。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程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活动、课堂交流、练习评定等环节可以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8.
康红兵 《教学月刊》2014,(12):40-42
正从控制走向交往是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师生之间平等关系交往的教学使得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获得了新的活力和张力。课堂上,英语教师创设模拟交际的实践情境,在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中应用英语,在体会和领悟中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1]英语课堂教学走向交往,使英语课堂更加重视师生间的交流和对话,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重视课堂的组织要与学生的认知密切相关。英语课堂教学走向交往,也使得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的形式是师生互动,教学的内容是教材文本,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可现实是:对话教学只闻雷声不见雨点,传统意识禁锢一些老教师,现代教改束缚一些新教师,课堂对话徒有形式。不管是老教师的"一言堂",还是年轻教师的"声光电",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教学不相长已经成为常态。变味的对话,怎么看都像是"对戏"。  相似文献   

10.
"非期待答案"呈现了师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示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分歧。关注课堂互动中"非期待答案",就是要把其作为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并由此出发,重新理解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多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利用"非期待答案"激活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文本、激活学生创新思考、引领学生自主反思,深度挖掘"非期待答案"的教学价值,从而让"非期待答案"带给我们"非常期待"。  相似文献   

11.
教学对话是一种互动的、有机的、动态的教学关系。教学对话中师生互为主体关系,是由问答引发的认知失衡、调整和深化的思考过程,是集体有意义的合作学习行为。师生之间互相倾听言说,彼此敞开言谈,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行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最终实现师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2.
杨敏 《考试周刊》2012,(51):47-47
"对话互动理念"是阅读教学基本理念三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高中语文"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表述的都是对话互助理念,而这种理念实则来自文学理论的演变和教学理论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张宇环 《考试周刊》2011,(15):216-217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禁锢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成为一种必然。作者从教师的角度,揭示出在教学活动中人格平等的内涵:以人本教育为理念,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进行师生平等对话,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再者,就是要尊重学生,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课堂话语环境中,对话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认知活动,也是主体互动交流的对话性活动。通过批判反思,师生之间的真正的对话才能实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教学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索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体验,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要手段。通过反思现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之不足,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重新审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力图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冯玉宝 《考试周刊》2010,(26):130-131
传统外语教学以预设为蓝本,喜欢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没有兴趣。而今天倡导的课堂"动态生成",让师生、生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平等的对话,思维的碰撞,随机生成新问题、新思想、新情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师生共同生活的精神乐园。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激活"动态生成",建构灵动英语课堂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交流互动的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兴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的交流互动、辩论研讨,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在辩论研讨中教学相长,让英语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体验,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要手段。通过反思现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之不足,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重新审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力图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在减退,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此,有教师提出了"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用以破解上述教学困难。本文中,笔者对高职英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单向"动"得多,师生群体"动"得少,师生间缺乏真正有效的互动。有效的互动是建立在学生互动需求基础上,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