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书,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就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教授学生读书方法,创设良好的读书氛目,使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假期里上网购书,一本名为《晨读十分钟》的书映入我的眼帘,那句"10分钟的高效读书,百分百的知识收获"触动了我。至今,我还记得书中这样写道:"读书是尊重个性的。如果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思考,那将是多么快乐的学习!"带着这样的憧憬和向往,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晨读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回顾这段走过的历程,我在晨读中推广课外阅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创建宽松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享受晨读的快乐转变观念,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推广课外阅读,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要让他们在完全放松的心情下读书,不要求摘抄、写周记,更不要求写读后感,只有完全打开心里的枷锁和羁绊,学生才能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即便是孩子带来漫画书,教师也不随  相似文献   

4.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我们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一时间,“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为了检测读书效果,课外阅读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中。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得读,读后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还得能默写出来。原本快乐的读书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原本不轻的课业负担更重了,学生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吴玲瑜 《教师》2020,(13):51-52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栏目,它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在对统编版教材第一学段“快乐读书吧”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栏目设置的意图、具体内容,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运用一定的策略,充分发挥这一栏目应有的教学价值,让学生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7.
我校的主题读书课是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引领读书方法的一门校本课程。尽管老师们对加强课外读书指导的意义有着共识,学生也表示要读好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我发现,我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并没能像我预期的那样,充分激起学生读书兴趣。相反,在课外阅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名著要勤于动脑,更应动手把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二三部名著”,同时要求阅读时应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那么,怎样作好名著的读书笔记呢?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坚持每天积极主动课外阅读,采取了和学生一起读书的策略,以及创建班级图书馆,开展读书博士评比,和举办"假期读书发表"大赛,还有上"课外阅读"交流课等策略,引导学生把读书作为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为学生成长为终身读书人奠基。  相似文献   

10.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使学生想读书 要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了解、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让学生明确一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名著要勤于动脑,更应动手把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要求阅读时应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那么,怎样作好名著的读书笔记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位教师、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要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首先要营造快乐读书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搭建快乐阅读的有效平台,提高快乐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与课外阅读的,大概是三七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进驻儿童心灵深处并成为他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呢?一、分享乐趣,大声地为学生读书据调查,幼儿百分之百对阅读感兴趣,但随着年龄增长,只  相似文献   

15.
童年,孩子们储存下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积聚了一笔不可再生的财富。而读书,为孩子们储存下童年,增加了他们生命的厚度。为了保障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我校以下列特色读书活动为抓手,把孩子引向书的殿堂,为其一生铺上生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积累主要依靠精读和略读,特别是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课外阅读。激发读的兴趣,指引读的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各取所需读书。课内得法,课外操练,注重指导。课外阅读应全方位训练并深化,以读书活动课为载体,开展阅读活动;亲子阅读结合评价。课外阅读的拓展和深化,点面结合,个案分析研究带动整体发展,课外阅读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综合化评价。课外阅读既是试验田,是小语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又是精神家园,是学生积累语言养料的矿藏。  相似文献   

17.
陈晚霞 《教学随笔》2014,(8):20117+97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阅读史。有阅读习惯的人道德基准不会有大偏差,精神世界不会萎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公民整体阅读水平。读书真的很快乐!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达到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让书香相伴孩子成长,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构建"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丑小鸭》,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活动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读书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许多中学生连读完课本文章的耐心都没有,更不用说大量的课外阅读了。如何让中学生爱上读书,让课外阅读成为学好语文的帮手,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一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总是抱怨学生不爱读书,让名著、经典在角落里蒙尘,但与此同时,学生却  相似文献   

20.
商桂芬 《考试周刊》2014,(82):46-46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极其重要的载体。搞好读书活动,要明确读书的宗旨,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拓展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