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听过同一年级、不同内容、不同教者的两节作文课,这两节课授课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同。一节是二年级的《绘春天》,一节是二年级的《我的爸爸》。第一位教师执教《绘春天》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看到的一切,然后归纳出写作的方法是"句子  相似文献   

2.
投股人:妹妹股票:四条小鱼投股过程:我给妹妹讲了《小猫种鱼》的故事,妹妹便突发奇想,也要种小鱼。"故事上不是说了吗!小鱼不可以种的!只有种子才会发芽。"我劝妹妹,谁知妹妹却说:"肯定是小猫种鱼的方法不对,我到网上找找,一定能找到种小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鼓励质疑,诱发创新动机 (开课时,播放小猫正在挥舞铁锹种鱼的动画课件。) 师:小猫在干什么? 生:小猫在种鱼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 师:看了动画片,读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九义”教材第一册《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 ,记述了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 ,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花生 ,十分羡慕 ,就把小鱼种到地里希望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通过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 ,从而教育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 ,不能生搬硬套。现笔者设计了两个第三自然段的教学片段供参考。教法一师 :小猫看见了什么 ?生 :看见了农民种玉米、花生 ,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师 :小猫怎样做的 ?生 :像农民一样 ,把小鱼种在地里。师 :小猫怎样想的 ?生 :一定收到很多小鱼。师 :小猫会收到很多小鱼吗 ?为…  相似文献   

5.
教例:《小猫种鱼》 课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种”。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字形,书空并讲讲这个字的意思。接着教师做下列引导。 师:你们想种些什么呢? 生:我想种莱。 生:我想种花。 ……学生回答非常踊跃。 教师又接着说:“有一只小猫,它想到了  相似文献   

6.
一、CAI动画激趣,吸引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运用CAI,能通过动画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使之产生兴奋中心,使学生对感知到的事物作出积极的心理反应,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如教《小猫种鱼》,由CAI课件出示:一只卡通小猫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小鱼放进坑里,美滋滋地想象得到很多鱼的情景。“我想知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小猫种鱼收到了鱼吗?”教师趁学生兴起说:“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在《小猫种鱼》这篇课文中。”然后画面推出整篇课文,不等教师发令,学生就抢着去自由读课文了。二、CAI图…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有幸听到几节同课异构课,收获颇多。现就印象最深的两节课作一个比较,探究复习导入、语篇呈现、拓展延伸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过程,谈谈基于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该如何体现。(以下两节课教者以A教师和B教师称呼)本节课为一节五年级语篇教学课,课题为译林新版《英  相似文献   

8.
前些天,听一边区县教育局组织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研讨课,之后一直有疑问萦绕于心:这样上语文课可取吗?教者上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请看当时的教学简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酸的和甜的》,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屏幕出示)。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问银河》,一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下面是《问银河》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随势导问,让课堂弥漫着知识 在《小猫种鱼》(苏教版第二册)教学渐近尾声时,教师用屏幕投射着一组巩固题后,是这样提问及引导的: 师:(手指巩固题)同学们,咱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用“种”字扩词并说句话?  相似文献   

11.
日前去Z市某小学参加考古活动,有幸聆听了B地某师的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可能、不可能、一定》。因为教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所以课尾自然少不了掌声。但我的心却是沉甸甸的,课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教师拿出一个精致的玩具,向学生展示完后说:“想得到这个玩具吗?”生:(齐)“想!”  相似文献   

12.
第一册《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体裁的看图学文。课文由五幅图和三段文字组成,『种鱼』是课题的中心词,即题眼,它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眼,寻因探果,明确旨意,使学生受到一次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一、紧扣『种鱼』,整体感知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看拼音读课文,进行堂上预习。紧扣课题,设计下列问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①『种鱼』是什么意思?②课文写的是谁种鱼?③鱼能种吗?④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呢?第④个问,暂不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课文。  相似文献   

13.
《小猫种鱼》教学建议河南商丘地区教研室王晨玉《小猫种鱼》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五幅图和三段话叙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教学时必须处理好图和文之间的关系,抓住"句式相似,反复出现"的特点,指导学生自学,使之逐步养成自学的习...  相似文献   

14.
图文结合突出重点讲好联系——《小猫种鱼》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河南翟海华《小猫种鱼》是人教社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体裁的看多幅图学文。教学看多幅图学文的关键是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而这对于刚刚接触到看多幅图学文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教海探航·溧阳"活动中,我有幸和几位知名教师同台上了一节展示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揠苗助长》,几天后,我校杨春芳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细细比较这两节课,使我对自己所执教的课程进行了反思,同时也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陆卫平 《中小学电教》2010,(10):133-133
<正>一、教学案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目前,教师们都认识了朗读的重要性,但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前不久听了一节四年级语文课《一路花香》,教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30日,有幸搭上"送教下乡"的便车,在列宁小学听取了两节小学语文对比课,一节是列宁小学王艳芬老师讲的《纪昌学射》,另一节是庆师附小李凤老师讲的《鸟儿的侦察报告》。两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深深地感到了浓浓的课改气息带给这里孩子的自信、快乐、幸福。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挖掘及课堂教学的巧妙设计,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与热情,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正>这学期我校的谢老师上了一节组内课——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同时也是校级研究课和区级公开课。我参与、经历了他磨课的全过程,四次课的设计虽有所迥异,但次次都给我留下了别样的感觉。外面,天气虽寒风凛冽,但坐在教室里的我总感觉有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课堂。现摘录一个片段与大家共享:【片段】师: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生: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看  相似文献   

20.
案例1: 师:这片叶子有什么特征? 生:很像一只眼睛。 师:说得很好,还像什么? 生:还像一粒橄榄。 师:说得真好!(教师换了一片叶子,继续追问)这片叶子与刚才的那片有什么不同? 生:像一根长长的辫子,像……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这是同行上《树叶拓印真有趣》一课时的一个小片断。课后,教者向听课老师谈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