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在保障执行当事人和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方面存在的不舍理性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凸现。其主要缺陷表现在:审查主体规定不清,审查程序无法可循,关于“中止执行”的规定不尽合理,在处理执行异议问题上引入的审判监督程序缺乏周密的制度体系考量,在保障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权利方面缺乏规定,被执行人缺乏相应的异议救济权利等。为完善执行异议制度,需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进行设计,即为当事人创设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两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是保障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实体权利在执行程序中不受侵害的重要制度,可分为债务人异议之诉和第三人异议之诉,其目的在于全部或部分排除执行依据的执行力或排除对特定标的物的执行。我国现有的异议之诉的立法缺陷在提出异议之诉的主体、异议之诉的审查程序、审理结果、对异议之诉的救济和监督等方面均有体现。在对执行救济制度的程序价值全面认识之后,应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的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对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实体权利给予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是学生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制度保障。从实体正当和程序正当两个层面对9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章程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学章程在保障学生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重要权利存在缺损且回应时代关切不足,学生权利保障空心化且移植多于专门设计,学生权利表述人本性因素彰显不足;学生权利条款表述规范性欠缺或超越法律赋权,学生权利救济制度设计宣言化且缺乏可操作性,保障学生权利的程序性条款存在缺损。为此,大学章程应彰显以生为本诉求,提升主体价值认同;完善实体权利内容,健全学生权利图谱;完善程序性条款,确立程序正当;提高制章技术,加强核准实效。  相似文献   

4.
受刑人诉权对于其实体权利的救济性呼吁立法者建立以受刑人特有权利为中心,以受刑人诉权为外围保护性权利的权利保障体系。我国现行法律对减刑制度规定疏简,缺乏严密的程序保障和运作机制,减刑制度中受刑人诉权保障不力,必须从减刑审批权配置视角保障受刑人诉权。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救济是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提供保护和补救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具有保护、监控、平衡、维护社会稳定的多项功能。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侵害来自程序上和实体上两个方面。因此,执行救济的方式也就有程序上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位,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我国民事执行理论的研究,对推进立法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民事执行救济的研究对整个民事执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侵害,可能来自程序上的,也可能来自实体上的。因此,执行救济的种类与方式也就有程序上的执行救济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住,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是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与公权力保全或实现民事权利的制度或者程序,它是判决的保证,而民事执行的救济则是为保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权利,从而进行违法或者不当执法的行为矫正。当前我国的民事执行仍存在不少疏漏,同样救济制度也因民事执行的衍生问题、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尽如人意。文章结合当前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相关构想。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权利及其法律救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明伟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4):48-51,39
教师权利在当今日益深入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会受到一些侵犯,而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权利缺乏有效的救济。为了保障教师合法权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把司法救济作为教师法律救济的主要渠道;改进教师行政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上诉制度在功能设定上存在着错位,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上诉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为上级法院干涉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重新界定上诉制度的功能,发挥该制度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诉制度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对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合法救济;二是实现法律适用和解释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律适用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缺乏、立法严重滞后。高校处分权应由高校行政处罚权取而代之 ,要建立学生权利救济的申诉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 ,重构我国高校处分权与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权期待权理论,对执行程序中不动产买受人的权利进行优先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买受人往往采用确权之诉或执行异议之诉两种途径来救济,由于对确权之诉和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关系理解不准确而产生诸多问题,致使买受人物权期待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研究认为,执行程序中要明确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为给付之诉,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就是确定是否停止对标的物的强制执行;买受人不能通过确权诉讼或者在执行异议之诉中主张确权来救济,执行异议之诉裁决不会导致物权变动,只能通过执行异议之诉实现对标的物停止执行后,再另行提起给付之诉来完成物权的最终变动。  相似文献   

12.
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约大股东的“掠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现有法律恰恰缺乏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有力保护,因而极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以求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文章从规范股东大会、重新调整大股东的权利义务、确立对中小股东的司法救济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梅 《高教论坛》2005,(4):137-139,121
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目前高校学生的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受到侵害却得不到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效保护。本文试就目前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及完善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法院实行了民事执行听证制度,但存在职权主义严重,缺乏必要适用范围标准等缺欠。为此,应明确民事执行听证的主体;在适用范围上坚持实体争议原则上不适用听证,重大程序性事项应予听证,并对“其他”应予听证的事项做严格限定;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相对保护债权人等民事执行听证原则;同时,对民事执行听证的启动、运行及其规则做出全面的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15.
论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科研项目事前审查机构的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对于保护受试者权益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存在独立性不够、缺乏监督、缺少标准化流程的缺陷,为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建议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实行法人化,对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救济。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权益救济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二者由于处理范畴、执行基础不同,处于明显的割裂状态,使高校教师权益救济制度本身产生了桎梏。由于教师地位和权利结构不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权益关系复杂,且以申诉制度为代表的行政救济制度在程序上、受理范围、时限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申诉制度效力不强。由于教师权利结构不明确,再加上高校属于学术自治的范畴,在没有具体程序法法理依据时候,司法救济难以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权益纠纷产生效力。可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权益救济机制、建立一体化的权益救济制度体系推进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制度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民事救济是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权利则无救济,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根本在于其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具体适用,但是它依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未能成为民事救济的直接权利。反就业歧视民事救济权利,是就业平等权在私法领域中具体化了的民事权利。只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民事救济权利才能作为劳动者获得民事救济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存权利救济体系薄弱导致农民上访无序,信访机构权责错位现象严重,农民信访消耗成本高且效率低等种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在维权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本文阐述了农民信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农民传统维权思想根深蒂固、农民信访制度体系存在缺陷、农民寻求司法救济成本压力重。为解决农民信访问题应当构建科学且规范的农民信访体系作为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信访管理机构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发展与完善信访代理制度来有效保障农民的信访权利,同时对农民进行理性信访的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农民信访存在的问题,使得农民信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是救济人身权利损害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确立表明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崭新的程度。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充分保护当事人的人格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依赖于法律的具体化而得以保障.但当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抵触时及当宪法权利没有被具体化而公权力作出的具体行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时,就需要通过宪法救济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我国现有的宪法救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