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经济领域的变革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因此,近年高考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考查较多, 2004年和2005年高考考查近现代经济结构演变的内容有:近代前期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轫时期。社会的变革、近代教育的勃兴、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和办学实践,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04年癸卯学制标志着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之后,我国师范教育进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但在近代落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需要论以及儒家思想与科举制度的紧密结合出发,把中国近代不能诞生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中国不具备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动力与原创力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张弼士是中国近代著名侨领和杰出实业家,他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发展成为近代南洋华商的首富。他秉承客家传统,诚实经营、艰苦创业;他从垦殖业起家,发展到航运、金融、采矿、酿酒等许多行业;他与当地社会共荣共存,共同发展;他善于收集、捕捉商业信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雍波 《华章》2010,(10)
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开始于鸦片战争及平定同时代太平军内乱,并在与西方列强交战中不断发展.伴随着军事节节失利,向西方学习要求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在"师夷长技"思想的指引下,以发展武器器物为主要层面的军事变革开始,并逐步由于现实情况发展,推动了人才建设、军事学术、军事编制体制的变革.特别在后期,人才建设、军事学术的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和总体上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近现代中国是指自 1 84 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 1 50年的中国。这一个半世纪以来 ,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商、周以来 ,在 30 0 0多年可考证的历史长河中 ,这个时期的变化最大 ,影响也最深远。其中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从无到有 ,从微弱到成长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了今日 ,它正在发展壮大。它的发展反映了旧中国和新中国在不同的年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军事上与西方交往学习的过程 ,也是自身变革的过程。要深入研究它 ,可以写成多卷的近现代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转变的历史过程,无论是科学技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习俗都打上了西化的烙印。近代历史事件的时间表述也是如此,用传统的天干地支、皇帝年号来表述,逐渐演变为采用西式的具体月日来表述。这一转变,其一反映了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让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历史趋势;其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外患频仍的历史事实;其三反映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加速这一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军事航空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近代中国政府也选派了大量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从1908年清政府派遣厉汝燕赴英学习飞行技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先后共有3000人次以上的人员被派往国外学习先进的航空工程和飞行技术。作为近代中国军事航空事业先驱,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而且还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为新中国的军事航空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魏源、曾国藩、黄兴和近代中国军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军事逐渐由封建阶级军事演变为资产阶级军事。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过程中,湖南人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其中魏源的军事思想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思想的萌芽;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实践的开端;黄兴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以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为主,第二个阶梯以谋求社会政治变革为主,第三个阶梯则开始中国文化的全面创新。经过三个阶梯的递进发展,中国民主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来,在民族危机与经济变动的双重刺激下,兴起一股学习引进西方先进农业科技、发展近代农业的思潮.近代思想家大力介绍西方的先进农业科技,积极倡导引进西方科技以改革中国传统农业,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业近代化的科技实践.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在新政期间,随教育改革推行,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理学家,陆世仪在理气论和人性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断.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的思想界一直产生着影响,因而以他为首的“桴亭学派”也成为明清之际重要的学派之一。但实际上,陆世仪关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思想更有见地。  相似文献   

14.
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宣之际清政府试办全国财政预决算是由于当时中央财政危机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矛盾所引起的,它包括宣统三年各省区、度支部、资政院试办财政预算案。尽管它有种种不足,也未得到切实贯彻,但是它在中国近代财政发展史上仍然产生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传教士把中国古代的科学典籍,包括医学典籍、科技著作和中国天文学史和天文资料传到欧洲,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发展。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是在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传统人文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的转变,这一变迁启动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当代学校教育改革应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追求科学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清末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清末中日两国同时开始引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两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科技发展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由两国国家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并导致不同后果。通过对1840—1911年间中日两国科技发展的比较,从两国文化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各自所持有的对外科技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关系,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新中国科技“黄金时期”的政策支柱。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坚持毛泽东“自力更生”的思想,明确“自力更生”是中国科技的立足点,坚持“自力更生”、重视“独创”发展中国科技,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发展中国科技,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清初教育改革家颜元对传统学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漳南书院”是一所集文、理、工、农、兵、体诸学于一体的具有近代性质的学校,他立新制、育新民、设新学、行新法、倡新风,开近现代世界功利教育和实学教育之先河。颜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教育改革者继承弘扬,但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是应当认真记取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有多种原因,科技自身存在的弊端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有必要加以探究,以便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当代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