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组件之间的信息交互及协作分析是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问题,在基于层次化协作模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检测组件的信息交互需求,从静态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扩展入侵检测消息交互格式,针对不同类型攻击行为的组件交互及协作流程,进行了动态的流程分析,为检测系统实现高效的入侵事件通报、审计数据收集、入侵事件协作检测和入侵行为分布式响应提供了标准的表述格式和流程定义.  相似文献   

2.
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器是未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进一步提高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性能,拓宽其应用。方位压缩处理是实时成像处理的核心。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压缩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对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器中方位压缩处理的方法,完成了包括ISA接口、FFT运算、匹配滤波和复数取模在内的方位压缩处理器的设计。根据星上环境对器件的特殊要求,选用Xilinx的VirtexII系列FPGA进行硬件实现。对点目标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完全满足星上实时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一个热点区域人员流量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分析热点区域内每个出入口实时人员流量,挖掘各热点区域驻留人员数量规律,从而科学地安排资源及运营管理.整个处理过程耗时少于15 s,误差小于7.5%.运营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处理和实时分区控制的可实用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三维模型的海量特性和当前计算机硬件瓶颈给模型的实时渲染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改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是提高三维场景可视化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基于四叉树空间索引对数据进行组织,基于视点的层次模型技术(LOD)对数据进行动态调度,同时提出一种将纹理作为渲染单元重构网格数据的方法,对粗糙模型的渲染进行批处理,有效降低了耗时的渲染次数.实验证明,该方法是高效可行的,渲染帧率稳定在30帧左右,能够满足海量城市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和实时交互需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目前流行的MVC设计模式以及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详细地论述了Struts架构控制器组件定制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实现了控制器组件的定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电网谐波参数测量系统,设计电网谐波实时检测与补偿波形发生电路.该设计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代替常规的集中式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进行谐波参数在线检测,提高其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在带电力电子负载的孤立电网仿真实验平台上设计一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网谐波实时测量与补偿波形发生电路在应用于船舶电网时能有效进行谐波检测和滤除.  相似文献   

7.
张晞 《职大学报》2005,(4):50-52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开发模型的发展历程,然后着重讨论了采用组件开发模型的必要性、组件开发模型的内部结构和基于组件开发模型的信息系统工程的开发过程。最后,探讨了运用组件开发模型开发MIS系统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澜沧江—湄公河航行船舶通信不畅、监控手段落后的问题,研究开发澜沧江—湄公河船舶动态实时监控系统.提出可变偏移量分段映射方法校正电子江图的显示误差.系统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岸船双向文字通信和船位数据实时传输及监控中心对船舶的可视化动态监控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天线干涉SAR基线测量系统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和体积小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PCI的实时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系统基于PCI总线技术,采用FPGA和大容量SDRAM对采集数据进行控制和缓存,利用多个硬盘组成的磁盘阵列进行实时存储,实现了CCD相机和激光测距仪与PCI总线间的高速数据实时传输.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数据吞吐量大,实时性强,性能稳定,能够有效地满足基线测量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原子钟频率预报方法基于国际权度局BIPM每月公布的原子钟频率,具有较长的滞后性,且由于原子钟受多种噪声的影响,无法较准确地对原子钟频率进行近实时的预报.本文根据BIPM官方公布的快速协调世界时UTCr数据,提出基于UTCr的原子钟频率动态预测方法.采用参与国际时间比对的3个守时实验室,即日本国家计量院NICT、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和中国国家计量研究院NIM的钟比对数据,应用本文提出的频率预报方法和传统的频率预报方法分别进行原子时尺度计算.将参考原子时计算结果TA'(k)-UTC(k)分别与UTC-UTC(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传统频率预报方法,提高了原子钟频率预测 的近实时性,为频率驾驭提供了更加近实时可靠的参考,有助于获得更稳定和更准确的UTC(k).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生理负荷实时监测技术、多项式拟合以及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实时抽样测试和分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数据.结果显示:瑜伽训练课的总体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为134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为119±4.8次min;男性和女性练习者的最大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34次/min和129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19±6.1次/min和128±7.3次/min.试验数据揭示,本次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属于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PVsyst软件模拟分析了光照强度、温度、串联电阻对中电光伏型号为CSUN320-72M的光伏组件I-V特性、P-V特性和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光伏组件的输出性能呈非线性,光照强度、温度、串联电阻的变化均对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点(MPP)和光电转换效率有影响。通过模拟分析结果,有助于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使得光伏组件始终输出最大功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最大化光伏组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现存的细粒度车辆识别器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了良好的性能。但这些方法通常运行效率低;而且当图像中存在多辆车时,易受背景干扰,不能准确地定位注意力区域。提出一种快速且准确的车辆识别器FACR,与现存方法相比有如下3个特点:1)其注意力区域定位组件,对图像中背景车辆有很高的鲁棒性;2)网络结构相对简单,在保持准确度相当的情况下,计算效率更高;3)首次使用层次分类的方法对车辆进行细粒度分类,使得单一网络能同时用于识别汽车类型、生产商、汽车型号和生产年份。在Compcars和Stanford Cars标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存方法相比,FACR在计算效率和分类精度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由于GIS把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共同的Id融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管理和分析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交通管制、房地产、旅游、公安、资源、环境、国土规划等领域。但是由于GIS软件功能很多、开发复杂、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下,这些阻碍了它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GIS软件开发的历程和对组件式GIS和非组件式GIS的比较,论述了组件式GIS的开发优势,提出了组件式GIS的开发方案和思路,认为组件式GIS是GIS走向产业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某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光伏组件表面不同积雪厚度,得出积雪对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影响特性,当积雪厚度达到6mm时,太阳光无法透过雪层照射到光伏组件表面,光伏组件发电量损失量为89.92%,电站停止向电网输送电能.阴天云量对光伏电站发电量影响明显,在少云天、多云天和全云天分别损失电量为24.87%、39.64%及69.24%.  相似文献   

16.
RTSP协议及其分布式应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流协议(RTSP)是一个用于多媒体数据实时传播而设计的控制协议,本文对RTSP协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构造了一个用于分布式多媒体视频点播的框架来实现多媒体的有效播放。  相似文献   

17.
虽然多数的现有监控工具可以提供关于系统整体性能的宏观信息,但是这样的数据并不能帮助用户理解系统内部的运行状况.为了揭示内部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元数据的方法来收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内部组件状态和通信.新方法能应用于许多网络通讯协议和应用程序类型,通过信息跟踪机制记录系统内部发生的关键性能事件,并捕获它们之间的时序和因果关系,为系统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医学和现代数学的角度,探讨我国优秀耐力型运动员的吸氧量(VO2)随运动时间(time)、心率(HR)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三维动态数理关系,为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提供一个可靠的生物学指标体系和数据源。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采用广义BP神经网络理论来进行组合导航定位数据的非线性滤波方法。采用广义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随机状态估计,其特点是:实时数据处理可并行计算,速度快;对组合导航系统模型结构及其统计特性无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国内加油站系统管理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其信息自动化水平,设计了加油站实时税控数据监控系统,实现税控数据自动收集、存储和显示。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保证税收设计了相应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