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教育界相继出现了生命化教育理念,反思了“教育目的异化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工具性教育观,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将知识技能融入生命,从而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这标志着人们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问题,生命化教育理念也逐渐得到张扬并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生命观以及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生命认知消极、生命道德弱化以及生命价值缺乏等倾向以及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弱的问题,这都让高校教育者不得不反思.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来构建生命教育的新载体,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升上海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命人文情怀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范梅南的生命教育思想来源于对生命哲学的继承,来源于对乌特勒支学派和北美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来源于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影响。他的生命教育思想贯穿于现象学教育学研究过程之中,无论是师生生命的相遇,还是教师之教的生命教育,都体现了范梅南对教育与生命的热情,也为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我们有必要从生命的视角,深刺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及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回归生命,生命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5.
<手>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的开篇之作,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主人公飞翼·比德尔鲍姆的生命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手是理解其生命意义的关键,手所经历的自由和监禁两个阶段是飞翼的两种生存状态的体现.飞翼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界定了自己的人生本质,这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命质量的哲学范畴出发,对生命质量的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提高生命质量途径包括确立人生理想,关注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再次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生命教育的缺失对关注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医治灾难伤痛、提高生命质量都极其不利。推进生命教育要从观念更新和概念提升角度,改善教育体制,强化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全面结合的角度建立生命教育的支持环境,制定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教育培养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一生坚持的对自己"乡下人"身份的强调,应该是作家本人理性的自我认知."乡下人"对于沈从文,代表的不是现实的社会身份,而是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乡下人"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启蒙文学的异质特色.在他的湘西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是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沈从文的都市题材作品关注的是都市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使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了厚重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9.
贬谪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贬谪使贬谪士人身心俱创,使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另一角度来说却促成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刘长卿一生两度被贬,长期谪居,有着更为深刻的生命沉沦的体验。本文着重从贬谪文化角度探究刘长卿诗歌创作类型、使用的诗歌意象、诗歌风格,以及他特有的贬谪文化心态,从而了解封建专制制度下贬谪士人生命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由于对教师工作绩效要求、对教育职业化要求及教师培训理性化要求的提高使教学反思受到重视。本文旨在从教学反思的含义,意义,反思方法,现存的一些问题等角度对教学反思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反思及评价教学反思进行研究,最终更好地使教育工作者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了自然对人异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消解自然对人异化、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频发的大学生伤害案备受关注和反思。从大学生对当前生活状况的认可度、面对生命挫折的应对方式、影响个体生命观的因素以及对生命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开展生命观状况调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应从开展个性化生命关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体验、用人本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以及加强生命意识教育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哈代的小说中浸透着一股浓郁的悲剧气息。透过这层浓郁的悲剧氛围,我们可以感知哈代的生命悲剧意识。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与哈代所处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他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密切联系。本文拟从人类的欲望、叔本华的生命悲观哲学、宿命论等角度来解析哈代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学范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复杂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当代有五种教学范式受到了学者们普遍的关注,即艺术范式、科学范式、系统范式、能技范式和反思范式。当代教学是一种多元复合范式的活动。任何一种单一的观点都无法从本质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把握。课堂教师应该树立当代教学是一种复合范式活动的新理念,坚持用多种视角对教学进行整体把握,以便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情感与美感,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有规律的教学活动过程,从反思的角度去检讨教学理论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命哲学的思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了阐释,对体育教育现实中生命的异化与失落、控制与约束,以及体育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从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体的生命体验、超功利的体育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我国体育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方法探讨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态及愿景。研究认为,专业性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根据,但在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标准本位”失缺了体育教师的生命完整性,技术理性泯灭了体育教师的生命创造性,“被动发展”遮蔽了体育教师的生命主体性,专业生活降低了体育教师的生命质量等现实问题。从问题出发,寻求由外部促进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转向内生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确立“生命自觉”的核心价值观,立足“3个关注”来建构良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观照,旨在促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实践——反思——合作——发展——再实践——再反思——再合作——形成个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说明了相关的理论,并提出了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高校大学生杀人、自杀事件,凸显了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什么是教育”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形成了由灵魂教育、交往教育、生命教育、生成教育、自我教育、爱的教育构成的独特的教育观.研究他的教育观,对于反思现行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美学角度对竞技体育的跳水运动进行研究,竞技跳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做进一步的解读,对于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的善与美,完善体育学科的理论架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从美学类型看,竞技跳水美归属于社会美的范畴,具有艺术美的特征,最终表达了形式美;从美学形态看,优美与壮美的有机结合是竞技跳水最鲜明的美学形态特征;从生命美学角度看,竞技跳水美是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这三重生命之美的高度统一,缺一不可。从"符号"理论结合生命美学对竞技跳水运动作出的美学阐释:竞技跳水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人将身体作为一种符号运动而显示的"一秒钟"艺术,从而实现合乎人的三重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