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经历了管理竞争、体制竞争、技术竞争之后,于新世纪到来的时刻,人们终于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管理、体制以及技术的主导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企业竞争之本。企业是需要不同层次人才的,战略决策人才、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等。其中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以前所忽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于今天终于成为困绕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看待技术技能人才于新世纪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本刊邀请几位企业界人士谈谈他们的认识,这也是他们所在企业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2.
杜青 《华章》2013,(24)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是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的竞争了,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成为各大企业争相竞争的目标,企业想要发展就要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中,重要的是人才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从"8020"效应中,我们得知,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而创造了企业80%效益的核心人才,更是成为企业竞争的灵魂。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核心人才。为了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如胶似漆、不可分离的目标,企业可采取以下十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企业与企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企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努力把自己建成一个具有团体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因素,企业的经营、生存和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运用。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拥有众多人才,并不能代表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人才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昨天的人才,未必能适应今天竞争的需要,眼前的人才,不一定能在未来竞争中稳操胜券。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组织是否有竞争力,要看这…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所在。一般讲,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才、技术、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等。但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但实质上,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合理的人才组合应是宝塔型的,既需要一批站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最前沿的高科技人才,创新发明型人才,也离不开专家、教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其他高级管理人才,同样,企业更需要一大批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直接操作机床,直接面对产品的技术工人。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谈到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魏一 《继续教育》2004,18(11):34-35
人才是企业竞争取胜之本,而培训是企业积累人才、开发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培训,从而增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影响企业培训的相关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己经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与技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于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吸纳与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从某种意义讲,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而培训无疑是培养与巩固企业人才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在中国企业日益走向国际化的环境和背景下,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本土人才与国际人才之间竞争力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离不开学习这一根本途径,一个人停止了学习,就会失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如今,我们正在告别“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只有终生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岗位的需要。对于企业而言,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具有“学习力”。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能否留住人才将成为国有企业应对未来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增强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林业企业的管理开发,构建林业企业竞争性的信息系统,促进林业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着重从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中小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有利于分散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有利于节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寻求自身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五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信息已成为企业竞争中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商品流通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企业如何收集商品流通信息,处理并利用好商品流通信息,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竞争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是影响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及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第三方物流及客户关系管理进行了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加强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物流资源利用率、实现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与政府社会性规制的嵌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政府社会性规制的重要内容。企业厉行环境责任有利于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竞争机会,而政府规制也为企业厉行环保责任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和动力,是企业实施环境责任的机制保障。因此,环境保护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实现了经营绩效提高、经济规模扩大,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部分人群认为,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本的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使其具有垄断性质。在现实中,一方面"垄断"现象带来了内部效率低下、收入分配及市场竞争不公平等消极效应。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具有的较大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建等积极效应。因此,应辨证的看待国有企业的"垄断"现象,取利去弊,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垄断"国企成为有效国企。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成就了许多企业的脱胎换骨,财务管理信息化也是当今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本文就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探讨,并据此对如何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过度竞争如同竞争不足一样,同样会带来经济运行效率的劣化.我国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根源在于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并存.高退出壁垒既有一般的经济技术性退出壁垒,又有刚性较强的体制性壁垒,二者共同构成了企业推出的障碍.要实现市场的有效竞争,不仅需要产业内厂家建立竞合关系,而且需要消除行政性垄断导致的体制性退出壁垒.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企业文化的竞争是当今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一个没有独特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很难在现代社会有所作为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已日渐明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用企业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