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小锋的家在广西邕宁。小锋才一岁多时,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法院将小锋判给了爸爸。那时,爸爸很少回来,说是在外面做生意。小锋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奶奶疼爱这个没爹亲没娘疼的孩子,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他喜欢的,只要他想要的,爷爷奶奶二话不说马上就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峻 ,其危害之烈 ,消极影响之广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被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事关社会稳定 ,牵动着众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此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今天的学校里 ,重智轻德 ,高分低能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歧视“双差生”等等 ,不仅造成德与智的失衡 ,也使许多学生中途辍学、退学 ,流入社会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备役”。1 犯罪年龄趋小 ,女性犯…  相似文献   

3.
助学贷款,助我踏上求学路1998年9月,家住农村的小锋来北京上学的第一天,除了带着录取通知书和几件换洗衣服之外,他还带上了用来申请学校助学贷款所需的所有证明材料。小锋是从录取通知书上看到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这一重要信息的。小锋家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农村,兄妹五个,他是最小的,姐姐和哥哥们都在家里务农,唯有他,从小就是父母的期望。小锋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贫困对自己上大学失去过信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他一贯的信念。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开学后不久,小锋就通过了学校的贷款审核,得到了学校3600元的无息贷款,按规定毕业两年之内…  相似文献   

4.
在母亲万芳眼里,儿子是被一部手机毁了。自从8年前她和丈夫分居后。每月就靠做家政的800元工资生活,还要养活一对读书的儿女。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带有鲜明的特点,其犯罪不但可以预防,也较客易在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实现良性转化。本依据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教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界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教育的概念,从犯罪学理论的角度,强调了法律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地位,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教育的核心是法律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参阅有关专著及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概括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影响,并且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在使未成年学生远离犯罪上所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6月2日晴今天,我们学了《捞铁牛》一课,老师建议我们回去做一做实验。到了晚上,我们一吃完饭,等小锋到了,我们就开始做实验。我们分工合作:小锋用泡沫块做两只小船,我去准备一大盆水,哥哥找来一堆沙放进水盆里。接着,我和哥哥、小锋又分头找来两根绳子,一把钥匙和一些铁钉。  相似文献   

9.
据最高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2005年7月,又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96%。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如中学生仅仅为了寻找“刺激”,或是看别人“不顺眼”,导致残忍杀人的恶性案件。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冷血少年杀手?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位,导致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的轻狂、对死亡认识的模糊。当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内心矛盾无法控制时,就容易引发冲动性重大犯罪。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的两面性与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家庭教育的两面性是指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内容即有正面引导又有负面影响,相互矛盾,呈现明显的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言教行教不一。任何教育都不外乎语言和行为,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更要求言教和行教的结合。言教给未成年人指出成长的方向,做事的道理;行教给未成年人树立模仿的榜样。但今日我国的许多家长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时往往在言教上苦口婆心,夸夸其谈,头头是道。但行动上却与自己的要求大相径庭,甚至口里讲着大道理,行为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有些家长通宵达旦地围坐在麻将桌旁,当孩子放学归来时却边搓麻将边要求孩子要…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的倾向;在大中城市,未成年人犯罪已近总犯罪率的7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经济体制和人的思维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形势下,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小学教育,已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社会基础工程。一、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爱因斯坦早就指出:“由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寻找一条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那天上午,孩子们上完课间操,大都陆陆续续进了教室。我正准备讲课,小锋捂着鼻子在教室外面喊"报告"。因为正要上课,我便没有多问,就让他上位儿了。小锋在班上显得有些孤单。老师眼里他"不讨人喜欢",同学中也没人愿意跟他玩。可他却不管这些,总是有事没事地缠着别人。一次又一次的,孩子们也就渐渐讨厌起这个"小尾巴"来。渐渐地,小锋发现班上没人愿意和他玩,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外班,甚至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好  相似文献   

14.
尚秀云 《班主任》2003,(7):10-11
我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了16年,曾审理过630多名犯罪的未成年人。每当我审阅一本本纪录他们罪行的案卷时,每当在看守所铁窗内看到那一张张懊丧、悔恨的面孔时,每当在法庭上看到他们作为刑事被告人接受审判时,每当案件宣判看到他们被判刑时,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为他们的失足而深深地惋惜。这些少年犯正值人生花  相似文献   

15.
小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总提不上去,今秋开学班主任还不准他升级。笔者接触观察,认为应该在“家教”上找找原因。小锋的妈妈虽然一直关心小锋的学习,每天晚上从不看电视、串门,总是“守”在孩子身边,监督着孩子做作业。久而久之,反倒  相似文献   

16.
清清四年级,小锋五年级,小锋的姐姐慧霞六年级,他们都是我的邻居、朋友的孩子。晚上回家或休息日在家,我就不自觉地成了他们的“家教”服务员。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刑事法律界所关注.如何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订、完善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法律制度,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节.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国际社会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立法的成熟经验,在实体上,修改或者补充刑法,建立专门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实体法律规范体系;在程序上,修改刑事诉讼法,设立适用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进一步强化、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及其治理的综合性立法;在司法体制上,确立少年法庭体制.  相似文献   

18.
对2016—2021年我国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趋势不容忽视。相较于其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不仅表现为犯罪主体的身份特殊性,还在犯罪行为上表现出强制性、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且犯罪对象多为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低龄非留守女童。当前我国在法律治理、协同保护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困境,应当采取多重维度的应对策略:在法律上将亲属身份作为从重处罚情节,加强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障,完善诉讼时效制度;在共治维度上构建执法主体事前预防机制,提高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赋予家庭成员及时报告义务;在文化维度上转变传统观念,普及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心。目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低龄化、物欲化、团伙化、智能化等新特点,其原因既与青少年特定年龄阶段的特定的心理因素有关,也与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出现的新的不良现象有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改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有效降低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给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 ,给学校造成极大的负担 ,而且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着重阐析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系统工程 ,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