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与教学,是学校教务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传统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定期标准化检查评比教案,且结果与教师诸多利益挂钩.此做法衍生了诸多怪现象,如写而不用、写用对立、抄摘教案、复印教案、下载教案等.相当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无奈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谈备课中的背功●亓臻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写好了,不等于备好课了,写好教案不是备课工作的结束,写好教案也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功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  相似文献   

3.
我说教案     
检查教案是教学检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认为,教案写得好,工作态度就好,工作能力就强。我当教师时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我发现身边的教师中,有些教案写得工整,备课详实,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有些教案虽然简单,甚至不带教案上讲台的老师,教学却颇受学生欢迎,现在我由一名教师成为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备课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并且过分夸大教案的作用,认为只要有好的教案,就能上出好课,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管理者不仅要求教案各种项目齐全、内容详细、字迹工整,而且把检查教案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常年不懈地抓;期中查、期末查,每月查、临时突击查……有的学校还举行优秀教案评比,将教师的教案与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挂钩。于是,老师们为了避免背上不负责任的黑锅而影…  相似文献   

5.
写教案是备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的编写是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步骤,也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它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条理化、科学化。教师写教案的过程,是艰苦复杂的劳动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预习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备好课、写好教案十分重要。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分注重智育、注重分数,造成了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  相似文献   

6.
持人:当老师的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写教案则是备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对学校把教案作为衡量教师备课认真与否的硬指标,课前课后都要检查,老师们却有不同看法。袁伯华(35岁,江苏省宜兴市新街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教学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 分钟要质量,就一定要抓好备课。教师们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每学期要写三四本教案,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应俱全。从教学目标到重点、难点,从教具准备到课时安排,从导入新课到板书课题,从提出问题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答案,从过渡总结到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大到总体结构,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对待,真可谓煞费苦心。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备课是一种负担。他们认为,备课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不大。以语文教案来说,段意、句意、解词、中心思想等,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还要再把它抄到教案本上,可关于怎样教的教学设计内容却很难找到一处。有的教案好一些,但认真一看就会发现,它和范例教案是一样的,是照抄的范例教案。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备课是上好课的前题,要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抓好备课。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却没有多大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教师写的教案就会明白。以语文教案来说,解词、句义、段义、中心思想等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还要再把它抄到教案本上,可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却没有,只有教什么,没有怎么教。有的教案好一些,但认真一看就会发现,它和范例教案是一样的,是照抄的范例教案。这哪里是在备课?是在机械地应付。难怪教师说它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仍有某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认真备课,懒于编写教案。偶而写教案的时候,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按别人的,或用自己的旧教案,敷衍了事。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对备课、写教案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由于不思进取而明知故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工作越来越显得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了。要保证教学工作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每节课,写好每篇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为每一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程,传统的“写教案”已成为制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阻力。有鉴于此,我以为教师教案可以不全“写”。教案不全“写”,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不按教案的形式把备课完整写出来。从而使备课不拘泥于形式,打破了原有的格式和框框,使备课方式更灵活多样,更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具体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一、备课≠备教案什么是备课 ,顾名思义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 ,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 ,项目填得齐全 ,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 ;如果谁没有写教案 ,那一旦发现 ,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 ,不仅要受批评 ,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 ,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误区!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 ,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 ,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  相似文献   

12.
教师备课写教案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古到今,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并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评比,有的甚至将教师备课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晋级或有关福利待遇挂钩,这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管理成效。但是,现在的备课管理是不是完全发挥了其应有功能,恐怕不是所有人都持肯定态度,特别在改革创新的今天,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不更新,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改进,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而且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只要我们稍作调查,目前教师的备…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但在广大农村小学,要求对备课进行改革的呼声不断,缘由何在,笔者对此作了必要的调查与思考。一、现状调查1.主管部门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所有开设科目均应形成文本教案,对备课的检查重视在写教案这个显性指标上,主要检查备课本穴教学活动设计册雪上的总课时数与超前备课数,看项目是否完整穴含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穴活动雪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雪,书写是否工整,内容详略情况等。2.教师的做法和体会:追求项目齐全,格式千篇一律;备课时教参扔一…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得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从而导致了教案与课堂的脱节,出现了好教案不一定上出好课,课上得好,教案检查却不一定得高分的二律背反现象,使教案沦为一种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无用教案".  相似文献   

15.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与学是一个完整事物的两个方面,尽管如此,在教学活动和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地备课,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的目的要求,写好内容充实、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教案,写教案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状况调查研究的过程,因为教案内容过于浮浅,学生听起来乏味,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也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相反,教案的内容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而是脱离学生实际,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跳跃式的讲话,使学生似懂非懂或根本接受不了。同样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调查研究,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把每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多年来人们围绕教案而引发的各种话题,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在此我就教案的编写谈两点个人浅识,以抛砖引玉。一、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编写教案说起编写教案,同事们众说不一,存有诸多争议。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免不了要发点牢骚。比如,教案写得好不等于课讲得好;编写教案是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和考核的,既耗时又费神,是教师的一大负担,等等。上述议论显然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都知道备课、写教案的重要性,本人也一向认为备好课是  相似文献   

18.
曾敏生 《江西教育》2003,(14):30-30
窗明几净的学校办公室里,案头上摆满了各式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正埋头伏案,神情专注地“写”教案。如此场面多么令人感动,然而又是多么让人叹息:教师的精力都用在“写”教案上,岂不是教案拖累了教师。教师们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写”教案,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是抄教案,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且规定了总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对每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等,都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到教案本上。如此规格的教案一课时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来写。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汪叔康 《辅导员》2013,(4):10-11
<正>一、备课现状堪忧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使得他们日复一日地传统备课受到严峻的挑战。每日的备课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因为花的功夫太多.有的教师教好几门课程.就要备好几门课。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程也必须去重新"备".旧的备课笔记是不许用的。这样教师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多的.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是回家去备课。的确.不管哪级管理者检查教师的业务时,教案是必查的内容.教案的书写认真程度、教案的环节是  相似文献   

20.
教案,也称备课笔记,顾名思义,它是教师为课堂教学预先写好的方案。在传统教学中,教案书写是备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管理,在备课检查环节,最主要的也是查教案。教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