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TPACK框架为探索信息时代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提供了全新视角。国外一项面向TPACK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项目,为国内职前教师TPACK培养提供了典范借鉴。从课程方案、技术模块和教师教育者三方面对该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范例的特色进行剖析可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在目标定位上,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培养机制上,要打破分割支离的局面,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从零散孤立的结构转向贯通的整合式课程。  相似文献   

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一个新的教师知识研究领域.关于TPACK理论的研究在国外教育技术界已经比较流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而在国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从教学实践的情况看,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教师的TPACK势在必行.关于TPACK,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如何准确方便地测量教师的TPACK,教师的TPACK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何关系,如何基于TPACK框架设计出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自2005年明确提出以来,在国外受到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TPACK尚处于初步引介的阶段。截至2010年5月,国内只有少量文献对TPACK的定义及国外研究做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论述。鉴于TPACK本身仍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兴事物,从TPACK概念的演变、发展入手,简要介绍了当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领域内的TPACK相关研究,力求展现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TPACK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马敏 《职教通讯》2019,(6):59-63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已然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挖掘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和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的层次分析,以TPACK的视角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分解为TPACK思维认知、TPACK教学实施和TPACK持续改进三个维度,并对其进行研究,为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一般翻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从教师知识基础研究的兴起与历程入手,首先分析了学科教学知识(PCK)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转变过程;其次阐述了TPACK的内涵与它所具有的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缄默性、易变性五个方面的特征;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观摩示范、案例研究、参与教学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促进TPACK发展的途径,以期对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张静 《电大教学》2014,(1):87-95
TPACK(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师知识框架,对于理解信息化教学诉求之下的教师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TPACK的知识内涵与特征,亟待更加丰富而深入的阐释。通过文献分析,首次提出了理解TPACK内涵的三重视角:在跨学科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跨学科认知方式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所做出的明智设计和无缝衔接;在解构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特定学科(或主题)活动和特定主题表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纵深视角下,TPACK是教师采纳技术并使之融入学科教学的多方面进阶与渐进式改变。据此,进一步阐述了TPACK的特征为融合转化性、复杂多面性、动态层级性、实践生成性和个人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大学英语教师技术型学科教学知识能力(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简称TPACK)的培养与应用。TPACK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知识的一种新型能力。文章通过分析信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培养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的方法,并结合TPACK的内涵,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满足学生需求、优化信息技术、符合内容需要的应用原则,以期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完善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教学不断深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已成为教师知识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TPACK水平的提高对于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Baser等人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特定学科背景开发的TPACK-EFL调查问卷对265名中学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TPACK整体呈中等偏上水平;CK、PCK、TCK、TPK水平的提升都会促进教师TPACK水平的提高,其中TPK影响最大。建议从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者两个层面进一步增强TPACK培养意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TPACK培训,构建多级英语教师TPACK专业学习共同体,以提升教师TPACK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应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技术型学科教学知识能力(TPACK)培养与应用。TPACK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知识的一种新型能力。信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应根据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现状,培养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结合TPACK内涵(包括TCK、TPK和PCK),大学英语教师TPACK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满足学生需求、优化信息技术、符合内容需要的应用原则,以期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完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6,(1):46-52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职前教师的TPACK结构发展问题成为了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某师范大学的2010级和2011级全部师范专业职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施密特等开发的TPACK测量工具,对我国职前教师的TPACK结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TPACK结构与其TPACK水平发展相关,外部因素与TPACK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职前教师TPACK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课堂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了小学数学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TPACK的特征,并利用SPSS17.0对其TPACK特征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小学数学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在TPACK五个维度即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统领性观念、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生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和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小学数学教师TPACK发展对策,以促进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TPACK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受国家公费政策支持,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使他们面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未来教学中的挑战。TPACK知识理论框架在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本研究利用新加坡Chai,Koh,Tsai,&Tan(2011)开发的TPACK量表,对我国463位大学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其他研究中职前教师的水平相比,我国免费师范生TPACK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师范生TPACK知识水平受到年级和年龄影响,但在性别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二维整合知识(TCK和TPK)和单一维度知识(CK,TK和PK)均对TPACK水平存在显著贡献。教师教育机构对师范生提供ICT课程时,应考虑到如何通过加强这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优秀英语教师与新入职英语教师TPACK现状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比较两大群体的差异,并分析他们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高校新入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以便让他们尽快成为新时代优秀的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的研究现状分析,文章首先对TPACK要素进行了界定。随后,文章对4名高校英语教师在参与慕课教学过程中TPACK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4名教师的TPACK各要素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发展最明显的TPACK要素是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整合技术的评估知识,其次是有关学生的知识和课程知识,发展最不易的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统领观念。基于此结论,文章针对高校教师TPACK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助力高校教师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udent-centred beliefs, technology value beliefs and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408 teachers in Taiwan.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eachers’ student-centred beliefs and technology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PACK. MANOVA results found that teachers with high student-centred pedagogical beliefs may not have high technology values, and teachers with lower student-centred pedagogical beliefs may not have lower TPACK.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eachers’ beliefs and TPACK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PACK具有转换性、适用性、可操性、动态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征,从而使得个体TPACK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基于TPACK的关键特征,有针对性地发展教师TPACK的基本思路是:创造机会给教师以关注实践问题,然后寻找方式严格地选择和运用技术陈述问题,实现技术功效、内容和教学法之间的有机关联,从而发展教师的TPACK。  相似文献   

17.
基于N市高中教师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其TPACK总体水平及不同背景教师的差异情况。研究发现:高中教师的TPACK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TPACK各维度均值分布不匀;高中教师TPACK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教龄段教师的TK、PK、PCK、TPCK差异显著,TPK的差异临界显著,而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不同学历和学科教师的TPACK水平存在差异,但学科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该结论,文章提出促进教师TPACK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幼儿教师的TPACK现状的调查,分析幼儿教师的TPACK总体水平以及不同背景幼儿教师TPACK水平的差异。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TPACK总体水平处于中等,但与技术相关的维度得分偏低、技术知识水平最低;不同性别幼儿教师在TK差异非常显著;不同教龄组幼儿教师在PCK差异非常显著;不同学历幼儿教师在TPK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城市幼儿教师TPACK水平最高。依据该结论,文章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TPACK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 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ir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after design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 for young children. Participants included 21 ECE pre-service teachers enrolled in the cours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Desig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ocus group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journa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perceived improvement in TPACK. Moreover, participants described initial difficulty design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 since they had limite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 design knowledge (DK), or experience design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 (TPACK). However, during the game design, specific TPACK was disseminated, and participants reported increased abilities in us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ing computer game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