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媒介技术的推动下,互动视频的出现革新了用户与视频内容之间的交互方式,带给用户更具有沉浸感和参与感的观看体验.从游戏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如何合理运用游戏元素优化用户参与交互的效果,进一步明确互动视频在架构游戏的逻辑机制时面临的挑战和隐患.探讨互动视频的视频属性和游戏属性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互动视频的发展路径及创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提升,视频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一种将观众互动与影片叙事相融合的视频形式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以剧情参与、体感交互为主的视频形式,不仅为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也正逐渐应用于国内外的影视制作中.本文介绍了互动视频的概念与现状,指出互动视频的基本特征,并就互动视频的长期发展做出系统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心流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视频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互动视频用户评论、用户弹幕反馈以及互动视频自身特性等要素,为互动视频创作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作与设计方法,包括清晰明确的目标、直接的即时反馈、技能与挑战相匹配、场景构建、逻辑性以及结局未知性共6个要素。将心流理论与互动视频相结合,得到互动视频心流体验模型,有利于提升互动视频操作中的用户体验,为处在内容新风口的互动视频的创作与设计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参与式文化的理论框架从剖析媒介的消费行为出发,研究受众如何通过自身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影响媒介及其传播内容.以参与式文化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互动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发现互动剧在模式、形式和价值上并不完美,还只停留在弱互动层面.通过受众和粉丝文化理论挖掘互动剧潜在的深层次互动价值,以增强交互体验为核心,对互动剧加以创新,增强其持久的创作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7):57-60
<正>目前,大多数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为将视频、音频和图片按照行文逻辑进行混合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则呈现出更多的媒体元素样态,除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以及信息图表之外,融媒新闻报道还可以依靠"互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阅读难度。交互视频(interactive documentary)即为一种新型的融合方式,通过结合视频与互动,使得原本线性的视频叙述过程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即用户不再需要完全按照制作者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代际互动模式演变的内在逻辑显示,代际传播与受众社会化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通过考察发现,代际互动模式主要经历了代的分析、后喻文化、文化反哺、数字反哺四种类型,不同时期的个体在正向、反向、正反双向这三种方式影响下完成社会化。未来的数字媒介世界将形塑一种代际相辅的文化互动模式和动态社会化方式,并在中国独特的数字媒介场景中得以体现。这种源自中国社会自身语境的媒介体验,将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质的后发内生型现代化理论提供鲜活的媒介研究资源与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厘清虚拟现实媒介的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感官、认知和时空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媒介具有感官延伸、身体返场、再现和超越三个核心特征。基于此,进一步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出发,系统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的三类叙事形式及其实践案例。其中,虚拟现实媒介交互式叙事基于叙事环境构建和叙事规则规划,能够让用户感受具身参与故事体验;虚拟现实媒介沉浸式叙事重视用户的心理体验,通过感官复现与自然的叙事引导和交互,帮助用户获得多层次沉浸体验;虚拟现实媒介跨时空叙事形式则借助时空构建和时空多维转化为用户提供跨时空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取当前档案信息互动现状,为档案部门提升档案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9个副省级以上档案机构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档案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三种在线传播媒介的互动情况,并构建互动数据集,利用文本分析技术获取档案网站互动内容的真实交互主题。[结果]在传播媒介方面,不同媒介的互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网站媒介发展平稳,体现出双向交流的沟通者作用,微博和微信媒介的互动分别处于下降和上升态势,扮演了档案信息的播报者和宣传者角色。在传播内容方面,典型互动主题可分为个人发展类、业务指导类和查询借阅类三大主题。[结论]档案网站是档案用户与管理机构之间双向互动的最重要媒介,对互动内容的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真实的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9.
Vlog(视频博客)作为一种流行的短视频艺术,在进行实体内容呈现的同时也进行着虚拟空间的生产,真实和虚拟的叠加带给受众独特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本文试图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出发,剖析Vlog的生产特性和媒介空间性,进而依据物质存在、符号构建、互动涵化三条路径分析Vlog的空间生产类型,以期说明Vlog是一种存在与想象并存的新型空间媒介。  相似文献   

10.
互动性是数字媒介有别于传统媒介的典型特征。互动技术在叙事中的嵌入,从根本上改写了经典叙事赖以存在的结构问题,由此引发了叙事学的数字转向。互动性,沿着叙事语义和叙事规则两个维度,深刻地影响着叙事性的内涵。数字媒介的互动叙事之所以成为可能,离不开交互界面这一特殊的程序装置。界面既是信息存在的居所,亦是互动发生的条件,其在叙事可供性维度上拓展了一种全新的叙事关系。融合新闻的互动叙事,主要沿着路径互动、情节互动和环境互动三个维度展开,相应地便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互动形式及实践。在路径互动维度,互动叙事基于“遍历”这一技术方案,打开了被折叠的可能世界,并以此为认识方法,抵达未知的现实世界;在情节互动维度,互动叙事通过对时间的自主“操控”以及对空间的自由“转换”,使得基于互动的故事建构成为可能;在环境互动维度,互动叙事基于普适计算的理念与实践,将叙事搬到了现实环境之中,使得环境本身成为一种界面,从而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搜索即学习”背景下,主要探讨认知风格和任务复杂度对移动端视频用户学习型搜索行为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本质,为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移动端视频信息搜索系统,提升视频搜索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采用实验法,以哔哩哔哩视频平台为测试系统,将用户完成学习型任务的搜索过程划分为知识获取阶段、知识学习阶段、互动反思阶段和知识整合阶段,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考察个体因素(认知风格)、环境因素(任务复杂度)对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风格主要影响用户在学习型搜索任务下知识获取阶段、知识学习阶段和知识整合阶段的行为,任务复杂度对用户视频搜索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获取阶段。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视频信息搜索用户的交互体验与学习效能,并对优化视频信息搜索系统的交互设计与学习服务功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薛佳鹏 《视听》2022,(5):138-140
在多元数字媒介大融合的生态环境下,微电影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媒介,它不可避免地要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形成共栖关系,并通过与短视频形式的互渗,构建出新的审美标准和生产机制.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发展增强了移动端口宽带的传输承载量,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极致的应用体验,致使短视频大量涌现.媒介的不断融合以及小圈层文化的兴起,使得微...  相似文献   

1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其“央young”系列综艺节目的制作传播过程中,结合媒介融合及5G技术,在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科学技术的运用、表现方式的演进,提升了节目的沉浸感;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增强了节目传播效果;多形式创新内容,提升了用户审美体验。该系列节目作为网台联播、新媒体矩阵推播的现象级综艺产品,是内容、渠道、节目形态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张培培 《出版广角》2021,(17):85-87
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与价值生产模式,为短视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东京奥运会作为运用短视频传播赛事的首届奥运会,开启了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的新图景.文章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传播形式、内容创造、创新模式三方面探讨东京奥运会短视频的传播实践,并基于互动仪式框架指出奥运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价值生产,以及用户的情感能量与资本符号的积累模式,从而探寻短视频发展新风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知识的媒介形态,短视频提供了可在短时内“速食”的信息,被视为实现知识普惠的重要工具。本研究聚焦知识短视频对用户的影响,使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忠实用户的深度访谈资料,归纳出知识短视频用户的三种主要类型和行为模式,包括求索者、储备者、休闲者。同时,研究揭示了知识短视频提供的知识获得感的内涵,以及其对用户的认知方式与认知结构的影响。知识短视频通过为用户带来即时、轻松的认知体验,制造了一种强烈的知识获得感。然而,知识获得感并不等于认知的提升,可能还会影响更为深入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红  孟磊 《图书馆建设》2012,(10):38-41
互动图书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者以"创建趣味、智能互动图书馆"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数字媒体与交互技术,提出了"屏幕与读者的智能互动装置"和"循环动态标识"两个优质的创意交互设计方案,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第一设计方案突破了人们以往登记读者到馆人数的习惯,营造出独特的"以花计数"的体验空间,为读者创造出更加自由、宽松、舒适的交互体验环境。第二设计方案是在书库中呈现循环动态标识,让读者在静态书库中发现、认识标识,为读者找书提供了醒目的指示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一技术手段以其沉浸式的体验、丰富的交互为影像视频、游戏竞技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方案。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馆中的现实应用与意义出发,探求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沉浸式媒介在科技馆科学传播活动中的应用。本文界定了基于沉浸式媒介的科技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并形成基于沉浸式媒介的科技馆科学传播模型。基于以上研究,为科技馆使用沉浸式媒介进行科学传播提出建议与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互动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也大大拓展了图书馆与用户互动的空间和互动的方式.本文分析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互动的方式,探讨了其互动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昀  王艳华 《新闻大学》2023,(1):75-86+121-122
数字媒介技术持续推动了一种即时存档、分享的社会交往文化。本研究以线上用户的截屏实践作为案例,考察以屏为媒的自我呈现方式如何组织人们与群际网络之间的关系。屏幕复制带来了线上痕迹的档案化,视觉文本在被调用过程中,提升着个体在公共空间的可见性,推动私人生活向公共生活开放,从而创造内容流通环境新的互动形式。相较于以视觉消费为导向的媒介研究,以截屏为代表的用户日常实践,提供了观察线上参与文化的另类视角。  相似文献   

20.
张竹 《传媒》2016,(24):69-72
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来临,受众对广告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不断加强,环境媒体广告开创了将媒体的环境信息与广告信息交互体验巧妙融合为一体的广告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环境媒体概念入手,将环境媒体中互动体验的形式分为行动体验与思维体验两种方式,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