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电视、公共频道的概念界定 公共电视的概念是在西方体制下提出来的,最早也源于西方,是典型的西方话语系统,其含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是:“公共电视作为一种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  相似文献   

2.
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电视作为西方电视的一种制度,在为公众利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媒介竞争加剧,电视的商业化趋向使电视媒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议论,中国的电视媒体也无例外。在这一背景下,重视并讨论公共电视制度在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主持的课题《公共电视研究》,对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公共电视的本土化运作、公共电视的公众利益表达和公共电视在中国建设的基础等问题作了专题探讨,以求对中国电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公共电视在电视市场商业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在近10年的探索中,我国公共电视某些方面被人们所诟病,比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公共电视嫌贫爱富,高雅文化受到排挤等等。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说白了,我国的公共电视要想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4.
刘丹 《新闻前哨》2006,(2):71-72
随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公共电视在电视市场商业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在近10年的探索中,我国公共电视某些方面被人们所诟病,比如,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公共电视嫌贫爱富,高雅化受到排挤等等。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说白了,我国的公共电视要想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5.
沈国麟 《新闻大学》2008,(2):95-100
本文从美国公共电视的生存空间入手,对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格温?艾菲尔就美国公共电视的现状、与政府、赞助商和公众的关系以及美国新闻业的现状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反映了目前美国公共电视生存不易,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所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的体制和环境所造成的;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格温认为公共电视可以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笔者认为,美国公共电视的公共性的基础正在受到削弱,公共电视也并非公共利益的最佳代表,但公共电视的存在是整个电视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公共电视诞生于一个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极度发达,电视市场完全竞争的时候。有人认为这是对商业化越演越烈的台湾电视业的一次反省;也有人不得不担心,面对这样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收视率至上的电视时代,公共电视能否达成其设立之初的目标?本文从台湾公共电视的经营体制入手,分析收视率对于公共电视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费洪姝 《新闻窗》2012,(2):43-43
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联系与区别,是业内的一个热点。很多人都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虽然两者之间的表现形态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的主要体制还是一样的,以下是笔者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相关性分析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频道"公共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电视(pubic service broadcasting,或者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一种区别于国营和私营电视频道的电视形态,是以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公共电视机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公共电视强调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服务大众,关注少数派和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边缘话题.  相似文献   

9.
贺丹 《新闻前哨》2007,(5):62-63
一、公共电视简述公共电视首先是个舶来的概念,在某些国家又叫公共服务电视。公共电视的含义为:第一,以服务公众为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以制播具教育性、文化性节目为主,节目内容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9)
伴随着台湾公共电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台湾公共电视评估体系也经历了以收视率作为标准、纳入收视质作为标准和由公共价值评量指标构建标准的三个发展阶段。台湾公共电视评估体系博采众长,从收视率为导向的商业电视评估模式下突围,发展出收视质的概念,最终确立了涵盖25项指标的"台湾公广集团公共价值评量指标",并体现出以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保障、以公共价值为核心指标、以研究机构主导模式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公共广播电视?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电视市场化、商业化引发了诸多不适与种种问题,对公共电视的呼声也日渐响亮.报刊杂志上"公共电视的缺席""公益性电视"等字眼频频出现,但目前的讨论多停留于拿国外公共电视作简单对比,很少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公共广播电视"这个命题,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社会发展的层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公共领域初露端倪,其结果既产生了对公共电视的迫切需求,又为公共电视的诞生提供了现实土壤:二是广播电视业改革的层面,在产业化后,我国电视又陷入结构单一、功能混乱的局面,对电视进行功能分离,公共化是必然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电视以私有私营的商业电视为主 ,也有少量公共电视。私营电视约占总体的 80 %以上 ,以追求利润为宗旨 ,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 ;公共电视注重文化教育 ,内容健康、格调较高 ,且广告极少。众多电视台和电视频道为争取观众、提高收视率 ,内容各有千秋 ,形式多种多样 ,各显其能 ,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西方国家一般都采用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并存的双轨制广播电视制度,两种体制的互补和平衡构成相对持续良性发展的电视格局。鉴于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的运行经验,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在国家民主化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应该尽早明确地确立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两种体制的分野,使其在公共使命的履行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以推动中国电视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电视名不副实,公共频道开播至今并没有真正把"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在公众心目中,公共电视频道与普通的综合、专业频道一样,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公共电视模式本身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公共电视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媒介环境,就我国公共频道的转型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孙艳君  邵薇 《今传媒》2011,(11):61-63
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改版后的重庆卫视有了某些公共属性。通过对重庆卫视的改革进行概括地分析,认为这是对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承认我国政府对公共电视的影响不可避免,在这种形式下应重点改变商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这才是首要做的。通过对重庆卫视改革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反映中国目前电视市场环境和公众的意愿观点,探讨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此文的独特性在于站在重庆卫视最新改革的实践中研究公共电视的发展,脱离了纯理论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星电视频道属于公共电视。公共电视有一些传统的功能.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到来.公共电视频道在引导观众和吸引观众方面则要做出更多的平衡。在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这四项电视传播的功能中.文化娱乐功能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公共电视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式微,然而台湾公共电视却迎难而上并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台湾公共电视不同于BBC、NHK等经典公共电视模式的诞生背景决定了其发展路径的独特性.台湾地区公共电视从1980年提出至1997年通过公视法,再到2006年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的组建,近30年的探索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研究路径.本文借助公共政策的视角,通过对一手文献的梳理与相关专家的深访,重点研究其政策的形成、变迁的内在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公共电视的呼吁,或由于对某些电视台过于浓厚的宣传色彩不满;或由于对某些电视台借公共电视之名行商业电视之实而遭致社会反感。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切入,力求对我国公共电视的发展提出较有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发展已经十年有余,然而由于“公共”二字与西方公共电视“公共”二字的差异,由此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本文探讨了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背景及性质、由此形成的公共频道的中国特色,然后提出公共频道向公共电视转型必要性和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中国的公共电视频道已经开播多年,而且数量不菲,但是,却似乎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究其因,恐怕能装满一箩筐,而对公共电视的理解有误和对与公共电视相关的理论探讨不足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期发表的一组有关公共电视的文章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及课题小组提供,这里既有对西方公共电视发展的介绍,又有对中国公共电视发展的思考和设想,虽非完善,但也不无新意.我们期望业界和学界的朋友能够对中国公共电视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中国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公共电视,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