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总署为催报咸丰十一年八月以来所征俄商进出口正子各税清单事致三口通商大臣函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2.
报史一页     
第一家中文日报为《上海新报》,创刊于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1861年12月),比《申报》早十年。第一家西文日报为《上海每日时报》,创刊于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一日(1861年9月15日),比《字林西报》早一年零九个月. 第一次用国内电讯的是《申报》,时为清光绪七年十一月初四日(1881年12月24日). 第一家用轮转机印报的是《新闻报》,时为1914  相似文献   

3.
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后,至七月,其势力逐渐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遂利用长江各通商口岸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外商人进行物资交易,以补充军队所需,这给清军造成巨大威胁。清廷为了杜绝这种商务交往,一面严密稽察江面上的来往商船,一面通过外交途径,制定种种措施,对外国商船的活动加以限制。现公布的这组史料,选自馆藏外务部全宗总理衙门清档,对咸丰十年八月至十一年十二月间,太平军在长江南北等地之活动及清廷此时的对外商务政策均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4.
张铁宝 《历史档案》2003,(2):134-136,F003
南京古称金陵 ,明清时期为江南最大都会 ,也是清政府在南方的统治中心。清咸丰三年二月初十日 ( 1 853年 3月 1 9日 ) ,太平军攻克南京 ,改称天京 ,据为首都 ,正式建立了与北京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咸丰皇帝先后谕派向荣、和春为钦差大臣 ,统重兵进行围剿 ,但都功败垂成。咸丰十年四月 ,湘军统帅曾国藩被任命为权力很大的两江总督 ,如何攻取南京 ,也就成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曾氏采取了与其两个前任完全不同的策略。他先从上游着手 ,拿下安庆后 ,再沿江东下 ,扫清障碍 ,倾全力围攻南京。经过两年多的恶战 ,湘军终于在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曾国藩为湖南同乡,两人都是晚清咸丰、同治时期一代名臣,都为同冶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对中国近代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人共事10余年,交情甚厚,道德文章不分伯仲。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南京)后,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来往。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两人因公务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因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显赫,督两江、领四省。曾国藩素来知人善任,由他推荐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数,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左宗棠虽未进士及第,但…  相似文献   

6.
古云:"无湘不成军".王德榜(1836-1893年)字朗清,湖南江华码市镇黄竹寨村人,咸丰初(1851年)与其兄王吉昌毁家起乡兵加入湘军,1865年授福建按察使.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王德榜招募的湘军功绩显赫,他也跻身于"中兴将帅"的行列,后擢至贵州布政使.  相似文献   

7.
湘军的创始人不是曾国藩吗?怎么又冒出一个"湘军之母"罗泽南?其实,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湘军最初的创始人应该是罗泽南.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在罗泽南湘勇的基础之上扩编而成.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曾围藩奉朝廷之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对抗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但开始时曾国藩可谓白手起家,手中既无钱也无兵,他所拥有的无非就是二品侍郎的空衔、朝廷的命令以及他当年在京城做官时开创的名望.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7年第2期曾刊布了有关咸丰十一年清廷镇压承德府所属朝阳地区人民起事史料,其中主要选编了咸丰十一年二月至十二月间,清地方官员为剿捕起事民众所上的奏折,而统治者为镇压此次起事颁发的上谕未有收录。为使研究者对该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中将有关史料辑出刊布,是为续编。——编选者 丁进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曾经出过几次大的风头。这就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湘军将领,戊戍改变中的谭嗣同、唐才常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兴、蔡锷、宋教仁等。被清朝政府吹嘘为所谓“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曾、左、彭、胡,他们都是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发家的湘军将领。他们中间  相似文献   

10.
盛京作为旗人生活的重要地区,经历着清政府对旗人所实施各项制度的运行。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咸丰朝》共收录5754件档案,涵盖咸丰元年(1851)至咸丰十一年(1861)的盛京内务府与其他衙门间往来公文的抄件,为分析咸丰朝红白事赏银的运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中涉及红白事赏银的咨文为主要史料,对红白事赏银在咸丰朝各阶段如何关领和发放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十九册和二十册出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十九册和二十册;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十九册中所收录的有关档案史料起于咸丰六年(1856)十月初十日,止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计528件、54.9万字。本册售价28.60元。第二十册中所收录的有关档案史料起于咸丰七年(1857)十月十二日,止于咸丰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计495件、54.9万字。本册售价28.30元。  相似文献   

12.
<正>《李申夫军事函札》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记述了李榕在曾国藩门下掌理军务,处理文牍,筹办军需,调配粮草银钱,领兵弹压太平军、捻军,是研究湘军与太平军、捻军战役战斗的重要历史资料。李榕,字甲先,号申夫,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卒于光绪己丑(1889年),四川剑州人(今四川剑阁县),道光丙午举人,咸丰壬子进士,咸丰己未入曾国藩幕府,后与李鸿章同僚属曾国藩门下。现存于广元市档案馆的这批档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  相似文献   

13.
<正>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1861年病逝。  相似文献   

14.
花神堂位于宝山区罗店镇赵巷西街120号.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与该镇城隍庙诸殿同时建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  相似文献   

15.
咸丰帝登极特开辛亥恩科,于咸丰元年(1851年)举行乡试恩科,二年举行会试恩科。咸丰元年八月,顺天乡试贡监生孙启盛等呈诉直隶京官刘岱骏等把持印结,阻挠考试;刑部郎中刘岱骏等联名申辨,称因该贡生籍贯于例均有违碍,是以未曾出结。上谕著顺天府会同直隶总督查核,最终经礼部复议以有无坟墓为断据,予以不同处置。此案对于清代科举入籍制度等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现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及上谕档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澈 《历史档案》2007,(2):F0002-F0002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驾崩.临终前一天,他任命八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额驸景寿、户部尚书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祐瀛)为"赞襄政务大臣",让他们辅佐年仅六岁的皇太子载淳.  相似文献   

17.
文人园林人苏州为最,富商园林以扬州居冠,至于说到北京的私家园林,不可不提可园.可园位于东城区鼓楼南帽儿胡同9号,建成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为清光绪年间大学士、显宦文煜的宅第花园.   ……  相似文献   

18.
胡林翼于咸丰五年至十一年任湖北巡抚期间,正是太平军和清王朝在长江中游战事最激烈的时期,他为了加强对湖北的经济榨取和政治控制,到处网罗人才。咸丰九年五月,他奏调户部主事阎敬铭(字丹初)来鄂,委以总理湖北粮台?务的重任。阎敬铭是有名的敛财里手,时人说他“管理粮台,东征之军,赖之以 济。”胡林翼得阎敬铭之助,如虎添翼,使他能竭湖北之全力,和曾国藩通力合作,指挥湘楚军与太平军作战,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巨魁。现公布的这批书信,是咸丰一九年五月至成丰十一年初胡林翼写给阎敬铭的,它对研究当时清军在湖北的军事、经济及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件中凡【】内的年月,是编选者根据其内容考证得出的,希读者鉴察。因函件较多,拟分上、下两次发完。  相似文献   

19.
在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同时有不少群众组织,在不同地区发动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反抗清统治者的斗争。咸丰十一年六月,浙江平阳暴发的金钱会众攻扑县城的战斗,是为一例。金钱会创始于咸丰初年,攻扑县城后,势力达到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角,影响较大。金钱会在太平天国失败后,也被清政府扑灭。现从我馆收藏的宫中朱批奏折全宗、军机处全宗录副奏折中,选出有关档案,予以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富厚堂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故居,位于双峰县(原湘乡县治)攸永乡富坨村的鳌鱼山脚,东去县城38公里。它原是曾府的一处庄园,早在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就建书屋“思云馆”于此。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南京,同治皇帝封曾国藩为“一级毅勇侯”,其弟国潢等遂为他在家兴建“侯府”。同治五年,曾国藩家眷移归,其子纪泽援《汉书》功臣表中列侯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