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它构成了官方体制运作的一个链环,在一定程度上亦成为士大夫之间交流的平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干预和影响,邸报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是相当有限的。本文在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基础上,考察与分析宋代邸报的政治信息传递与以士大夫为读者群体的关系,提出邸报始终代表朝廷的政治传播方向,最终目的是稀释不利朝廷的信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2.
作为明代主流的传播形式,通政司和邸报构成了传统的传播结构,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履行了政府规定的传播义务。明末,该结构因为皇帝懒政导致的制度衰退、政府对邸报内容的限制政策和明末较差的朝堂舆论环境这三大原因无法正常运行。士人借助组织民间文社和发行社稿构建了“士人文社+社稿”的新型传播结构,突破了官方对于信息的传播限制,把本属于邸报的朝政信息、军事战况、宫闱秘辛等内容传播给了普通民众。新型传播结构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原有传播模式的弥散型传播模式,它把基层百姓纳入到社会的传播网络中,获得了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古鉴今,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这种民间自生自发的传播热情在当代也应得到珍视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汉代邸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以确凿的史料批驳了戈公振的"邸通奏报"说,指出邸在汉代只是通朝报的住所,还不是一种正式负责"通奏报"的信息传播机构。然后通过有关史料从反面证明在汉代并没有出现邸报,并指出当时京师和地方之间确实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但其传播媒介并非后世所说的"邸报",而是一种非公开性传播的比较原始的新闻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报——邸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出版史料》2005,(3):124-125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是西汉时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是地方和中央之间沟通信息、传播信息的联络机构。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报告”或“情报”,这些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就称为“邸报”。西汉时的邸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官方文书发布制度,只是供地方机关长官及其幕僚阅读与了解,唐以后才逐渐成为政府的公报,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是我国官报的雏形。邸报不是一个报的专名,而是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是封建王朝传知朝政和地方官员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有时…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权利的辩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良性发展和职业活动的政治诉求,其权利诉求的正当性源自信息传播和保障公众知识信息自由社会义务的实现.图书馆权利必须与图书馆社会义务达到一致,只有在读者权利得到维护的前提下,图书馆自身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也被称作“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邸报由“邸吏”负责传发 ,因此得名。唐朝时已经有了邸报。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发行邸报。唐朝邸报由各地派驻京城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 ,唐末人孙可之《经纬集》中有记述《开元杂报》的材料 ,是关于邸报的较详细的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 777) ,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院管辖 ,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邸报一次。元朝由通政院、明朝由通政司负责发行邸报 ,清初邸报由内阁发布。邸报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体育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下维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政治传播实践是国家或地缘政治诉求在体育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反映、再现与建构过程.从历史与当下、西方与东方二维比较的视角,分析讨论体育政治传播典型案例,如贝卢斯科尼集团入股职业球队的政治传播动机,默多克新闻集团竞标曼联队的文化政治传播背景,南非世界杯朝鲜队的新闻报道案例,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事件的整体传播等,以期丰富与开阔体育政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8.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朝报"、"京报"、"除目"、"除书"等信息传播载体。考证出在元代现有文献中存有关于"朝报"、甚至"京报"的史料记载,而像"除目"、"除书"之类的信息传播载体史料,更是比比皆是。最后,笔者从古代社会人的新闻意识觉醒的视角,进一步考察我国元代"邸报"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语境下,自媒体已经从一个传播学词汇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逐渐演变出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局面。自媒体集平民化、简单化、个性化等鲜明特点于一身,不仅能够体现大众传播的过程,还能够使新媒体用户亲身参与传播,并在传播的社会功能中产生利益诉求。本文从自媒体的概念、本质两个方面对"自媒体"的情况做了简单概述,并从自我表达诉求、社交功能诉求、政治参与诉求和社会监督诉求四个方面举例分析,深入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自媒体的功能诉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先秦诸子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传播理论的价值诉求基本等同于诸子思想价值内容,具备较强的普适性;而诸子在传播自身思想过程中所使适用的具体传播方式方法则表现出相对明显的境遇性特征,但这并不否定其在信息传播原理上的互通,进而表现出较强的普适性色彩.在主体价值诉求方面,先秦诸子尽管政治主张各异,但是在主体价值诉求层面都追求通过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实现个体、家国、社会、天下的关系和谐,以维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追求"社会和谐"是先秦诸子共同的实践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明清两朝邸报成为朝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政治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对邸报功能的认识日臻深化。媒介批评的主体虽然仍是官方意识形态的直接表达,但不满于统治者过度控制报道致使新闻传播机构陷于无报道素材的状况,社会上出现了为新闻传播争取生存空间的声音。清末近代化报刊诞生之后,中国古代的媒介批评在批评主体、理论资源、批评视角等方面都发生了有意义的转变。虽然媒介批评在总体上呈现出视角单一、方法简单的倾向,但在加速中国古代报纸没落的过程中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既不属于理性诉求,也不是情感诉求,而是针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诉求.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是意识--潜意识--意识,后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两种传播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广告所传播的产品、服务、观念或品牌等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3.
李彦冰 《今传媒》2015,(1):22-24
政务微博是进行政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政务微博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活动,它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务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政务信息的发布进行政治价值的渗透;通过政治传播活动进行政治人格的塑造;通过信息发布传承政治文化,甚至维系政治体系的存续。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20)
邸报是中国古代官府发布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笔者搜集了新闻史学界关于邸报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角度、内容和研究存在的缺失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研究新视角,望能对未来邸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报纸传播与说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梅 《现代传播》2004,(1):135-136
一、报纸 :新闻传播唐代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 ,报纸的出现开辟出专业性的新闻传播史。中国最早的报纸 ,通称为邸报。其名实关系须稍事分疏。关于汉代有无邸报 ,人们还有争论。窃以为虽无实物证明 ,但邸报之由邸发往藩的发行途径、传送情报的性质是与后来成熟的邸报完全相同的。唐代的进奏状起初也是只给自己的主子看 ,说进奏状是报纸 ,则汉代的邸报也该算报纸。反正都与现代大众传播的报纸不同。但现存的第一张报纸 ,还是出现在唐代。邸 ,本是战国时诸侯国在京师的客馆 ,在古汉语语境中 ,它还有王侯府第、旅店、茶馆酒店诸多意思。报 ,则有宣…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的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比较特殊,它以“邸报”为铺垫,是文化侵略、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三重因素的产物。也就是说,它发端于外国传教士的在华办报活动,在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中发展。这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近代西方新闻事业,显然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这种僵化的新闻体制,集合着“邸报”、资产阶级以及我党在战争年代的办报活动所产生的全部副作用。 (一)“邸报”副作用的表现在今天的报纸上,“邸报”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辨。(1)报纸上经常长篇累牍地登载报告、讲话之类非新闻的东西,与“邸报”部分内容类似。(2)“邸报”所刊之辞,皆须报宫廷核准,重要稿件由皇帝裁定。这与今天有关审稿的某些不成文规定有渊源关系。(3)“邸报”以士大夫官宦阶层为特定的读者群,今天的报纸、特别  相似文献   

17.
榜是宋代重要的官方信息传播媒介。宋代榜的传播空间分布非常广泛,包括朝堂、衙署、边塞、寨门、市曹、书院学校、交通要道、酒店等地,内容涉及法令实施、税收、军事、贸易等宋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分布各处、内容各异的榜促进了宋朝社会官方政令的畅通及与民间信息交流的活跃。榜具有新闻性、劝谕性、指导性、空间性等传播特征,具有沟通朝野信息、控制引导社会舆论、宣示封建权力等传播功能。较之仅在官员中传播的邸报,榜是宋代传播范围更广、信息辐射力更强的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8.
报纸是完整意义上的西方产物。有人说,中国也有自己的报纸,那就是“邸报“。“邸报“起始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  相似文献   

19.
政府形象传播是政府传播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各类传播活动的目的所在,体现了政府传播的基本诉求.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种渗透到各种传播活动中的内在诉求,除了在各种传播活动中予以充分表达和体现外,还可以通过专门的形象传播设计、策划,加以组织实施和舆论主导,以良好的政府媒体形象影响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丰富了信息的传播主体,促使参与主体符号化,改变了信息的传递范式,同时也给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科学妥善的舆情处理能够满足民众诉求,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则有可能造成民怨累积,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的特征1.政治影响性。舆情是社会公众关于某一中立客观事件发表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