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严密和完善的实验逻辑推理过程是学生理解并记忆概念的关键。九年级化学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有关催化剂概念的探究实验是这样编排的: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ml ̄5ml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下列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星不变或熄灭)。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比较上述三种…  相似文献   

2.
1还原糖的鉴定1·1制备苹果生物组织样液(1)将苹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2)取5g放入研钵中,加5m l清水,研磨至苹果样液。(3)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在漏斗上垫1~2层纱布,将苹果研磨液进行过滤。1·2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1)取2支试管A和B,向A试管内注入2m l苹果组织样液,向B试管内  相似文献   

3.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我作了如下改进:在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取出20ml这样的红墨水注入一支长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烘烤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2分钟,再将一团脱脂棉塞在试管口,接着用玻璃棒将脱脂棉慢慢推向试管底部,使木炭粉(或活性炭)和水分离,便于观察,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枣阳市罗岗镇中学!441208@王银  相似文献   

4.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5.
双色花     
实验材料:浅色月季花一朵、试管两个、小刀、红墨水、蓝墨水。实验步骤:1.用小刀把花梗小心地由下向上纵向剖成两半,千万不能折断。  相似文献   

6.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7.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8.
对比演示实验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自行设计、创新与课本演示实验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的演示实验。它辅助、补充课本演示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1 对比实验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演示实验 ,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 ,是引入新课的好途径。如讲授“钠的化合物”一节 ,给学生先演示两组对比实验。①取氧化钠 (Na2 O)和过氧化钠 (Na2 O2 )少许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适量水 ,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试管口。②取两团疏松的新棉花放在石棉网上 ,分别撒上白色的氧化钠粉末和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 ,用力吹这…  相似文献   

9.
1.(2005年,全国理综卷Ⅰ)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2.(2005年,全国理综卷Ⅲ)取生长状态相同的两组番茄幼苗,置于表中所列A、B两种培养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条…  相似文献   

10.
题目有两种液体,密度分别是ρ1、ρ2,且ρ1>ρ2.如图1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向两个容器内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倒入的方法如下:(1)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容器中,恰好倒满;(2)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容器中,恰好倒满.设A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 A,B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 B,则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A.m A=m B B.m Am B D.无法比较分析:这是一道比较物理量大小的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演算推理能力.由于已知条件少,物理过程复杂,不少同学会感到难以解决.下面介绍几种解答方法,相信会对同学们顺利解答这类…  相似文献   

11.
影响银镜反应实验的因素有哪些呢?通过以下的几组实验事实来说明.第一组实验:取一支大试管,配制10mL银氨溶液,将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通过特别处理过的很洁净的试管A;一支只有用自来水冲洗的不洁净的试管B).然后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10mL0.smol/L的乙醛溶液,同时置于热水浴中,5分钟后取出,可明显地发现:A试管中产生的银镜比B管中的光亮得多.结论:试管洁净度直接影响银镜的质量.试管的洁净度是否是银镜反应的成败的关键呢?第二组实验:甲试管(洁净)十smL银氨溶液十lmL0.smol/L乙醛溶液·乙试管(不洁净)+sm…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51面~52面"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如下实验探究温度与平衡移动的关系。一、活动与探究将 CoCl_2溶于浓盐酸中能形成 CoCl_4~(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 ) 4Cl~-(?)CoCl_4~(2-) ΔH>0粉红色蓝色取3支试管,向其中加入适量 CoCl_2的盐酸溶液,将试管分别置于热水、冰水和室温下,观察实验现象,把观察到的实验现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14.
李焱 《化学教与学》2013,(9):88-88,90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37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2-5](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1.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A)NH4NO3(B)K2SO4(C)Ca(H2PO4)2(D)NaHCO32.常用牙膏的pH范围是8.5~9,对它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无法判断3.下列物质中,pH最小的是()(A)柠檬汁(B)生理盐水(C)葡萄糖溶液(D)肥皂水4.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不宜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A)NH4NO3(B)KNO3(C)Ca3(PO4)2(D)K2SO45.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种溶液,两支试管里分别出现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依次是()(A)碳酸钠溶液、氯化铜溶液…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一种较为简便且易操作的实验方法:取2支硬质试管,试管口同方向上下错位10cm左右,用扎带将它们捆扎在一起,往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氢钠、碳酸钠固体,各自连接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两导管一一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大约2分钟后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该实验装置实用性强、成功率高,适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7.
<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突出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特点,运用电视教材呈现生物体的结构特点及生理现象有其事半功倍的效率。为此,在讲《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节时,本人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新课一开始,师述:这儿有A、B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请两位同学分别向A、B两支试管吹气和压气(用吸气球),提示同学们观察A、B两试管中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酶的高效性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设计是取两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3%的过氧化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然后观察试管中气泡产生情况和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情况。在本实验中存在几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一是滴加氯化铁和肝脏研磨液的时候是分步滴加的,不利于学生同时比较气泡产生的情况;二是带火星木条也是先后插入两支试管,即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也没有同步进行比较,虽然实验现象也很明显,但没有实现同步实验和比较总是让实验显得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一)本科试卷包括甲、乙两部,甲部五题,乙部四题。(二)任答五题,但每部至少回答二题。(三)在适当处应附图加注作答。甲部 1.(a)红菜豆细胞内液胞含紫色素。于一实验中,将红菜豆切出小圆块,加以洗净,然后放入下列试管A、B、C、D中: 试管A一30%糖液(室温) 试管B一水(室温) 试管C一水(90℃) 试管D一醚(室温) 红菜豆小圆块在试管A、B、C、D、中,有何转变?试分别叙述,业加解释。(6分) (b)下表显示量度一植物相邻两叶温度及气温实验之结果。其中一叶涂以凡士林,另一叶则否,以便作为对照。叶温与气温之差(℃)间(时,}缨)燮座应亘巨呵些吐巨匣座…  相似文献   

20.
一、事件1 试验试验 1  (从一个口袋里任取两球 )从装有 2个红球和 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两球 .试验 2  (从两个口袋里各取一只球 )甲口袋有 2个红球和 3个白球 ,乙口袋里有 4个红球和 5个白球 ,从两个口袋内分别摸出一个球 .2 事件( 1)类事件 :对于试验 1:事件A1 :恰有一个白球 ;事件A2 :恰有两个白球 ;事件A3:都不是白球 ;事件A4 :不都是白球 ;事件A5:至少有一个白球 ;事件A6 :至多有一个白球 .对于试验 2 :事件B1 :恰有一个白球 ;事件B2 :恰有两个白球 ;事件B3:都不是白球 ;事件B4 :不都是白球 ;事件B5:至少有一个白球 ;事件B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