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数应用题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小学生往往把解答分数应用题与解答整数应用题混为一谈。能否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是否能正确找对“标准量”,也就是被看作是单位“1”的量,这是学习分数应用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而分数应用题则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当复杂 ,乘法、除法易混淆 ,又由于受整数应用题“比多”、“比少”的影响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常被误认为“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呢 ?关键是找准“1” ,利用“1”。掌握了“1” ,就等于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灵魂。这里的“1”指的是单位 1,又叫标准量 ,它是对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的概括表述。在实际应用中 ,如何辨认单位1,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首先 ,可以从题目中反映两个数量之…  相似文献   

3.
用算术法解分数应用题在小学阶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好两点:1.找准标准量,谁是单位“1”的量;2.找出标准量的对应分率。这两点找到了,大部分分数应用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求单位“1”的量是多少用除法;求单位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解题和应用中较易出错的题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应该从正确确定单位"1"的量,借助线段图寻找数量关系,找准量率的对应关系等多角度训练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5.
判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把哪一个量看作单位“1”的量,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一般说,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率的句子中,下面介绍几种寻找标准量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一、找总量 这种形式一般在句首出现。如:五年级共有学生84人,男生占 ,男生有多少人?这一题中的总量(五年级的人数84人),就是单位“1”的量。因为男生人数就包括在五年级人数中。再如:海水含盐5%中,特定容积的海水重量就是单位“1”的量,也就是题中的总量。 二、找“的”字前面的量 这种形式一般为某种量的几分之几或百…  相似文献   

6.
连翠敏 《考试周刊》2016,(14):62+78
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程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读懂题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确定标准量,即单位"1",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地选择对应量,再运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正确地进行列式计算。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步骤,对于初学者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应用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7.
理解分数概念语义含义,意味着能用分数符号表示不同问题情境中两个量的关系.而分数应用题表征的关键,是将问题情境中事实关系正确转换为分数运算.二者关系尚缺乏实证研究加以检验.以295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分数概念语义理解对乘法应用题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分数概念语义理解可以整体预测乘法应用题表征水平;(2)儿童在部分整体含义和测量含义的理解水平,均可单独预测其对计量、比较和转换乘法应用题表征水平;(3)儿童对"比"的理解,可单独预测比较应用题表征水平,对"商"的理解,可单独预期转换应用题表征水平,同时,算子含义不能单独预测任何应用题表征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儿童分数概念语义理解影响其表征应用题中的事实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分数应用题较为抽象,它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分数应用题之难,主要难在应用题里存在"量"和"率",这也是分数应用题最主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把握其特征,"量""率"而行,才能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一、"量""率"区分,把准分数意义1".量"的意义:自身的数值在平时的教学中,"量"是与"数"相对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中,往往有些数量不断变化,它使单位“1”也随之变化而变化。这给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带来许多不便。但也有些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不变量。解答时,如果能注意寻找不变量,并把它看作单位“1”,作为标准量,即可以正确、迅速解答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是因为它一方面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又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数量之间以及量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整数应用题比较,显得有些复杂、抽象,这就给正确地分析、解答这部分应用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有着共同的特点,解答方法基本相同。现以分数应用题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教学的教材因素,加强基本训练 正确地理解概念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在进行这部分应用题教学中,特别重视讲好一步…  相似文献   

11.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设单位“1”解答,思维过程比较抽象,同学们不易理解。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已知量中分率的分母,巧设单位“几”,进行转化,从而使问题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让一些初学者觉得满头雾水。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量”与“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判断确定单位“1”的量,其次是找已知量的对应分率。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揭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要善于发现“量”与“率”之间的隐蔽条件,根据分数的意义准确地列式解答。当然,学习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靠单一的思路难以找出解题突破口,只有平时多总结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数应用题在应用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解答分数应用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习惯于用算术方法解 ,用算术法解答需注重几个环节 ,而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注意不够 ,不是出现乘除法混淆 ,就是出现加减法混淆。为避免或减少诸如此类问题的发生 ,在做题中应注意下面二点。一、从单位“1”入手 ,单位“1”是“分水岭”解答分数应用题 ,应从单位“1”入手 ,搞清单位“1”是谁 ,求的是不是单位“1”,从而确定用乘法计算还是用除法计算。1 .求单位“1”用除法。例 1 .一个城市去年造林 1 2 60公顷 ,超过计划造林的15 。去年计划造林多少公顷 ?(分析 :“…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分数应用题抽象程度比较高,因此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在解题中存在着一些思维障碍。经过几年的实践体验,笔者认为在教学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分数类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比较常见,但是由于涉及较多量的对比,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在分析中常常找不到头绪。教师可将常见的分数应用题按逻辑分为分率类、乘法类、除法类三种,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分数应用题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数应用题中,如果单位“1”的量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知所措。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比的基本性质巧妙解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六年级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学习中,找准单位“1”或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尤为重要,是解题的关键。抓住不变量进行思考,可顺利解答一些典型的应用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有其一定的规律 ,教学中往往给学生造成解题思路的格式化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分数应用题的自身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学生进行有关的转化训练 ,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题途径 ,从而消除解题思路的格式化。通常的转化训练有 :一、转化单位“1”的训练有的分数应用题 ,按常规的解题思路很难找到解题方法 ,如果根据题意把单位“1”的量转化一下 ,则解题思路就会海阔天空。如“五 ( 1 )班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51 3,这学期又转来 3名女生 ,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