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秦桂琴 《小学生》2012,(12):90-9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决定了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也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在参与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这也正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邱凯祥 《黑河教育》2014,(10):62-62
正而今,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课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现代建构主义强调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要求人们学会适应生活,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有机联系中创设互动开放的文化学习氛围,增加知识的弹性;强调学生要到多姿多彩的社会中去感悟、内化和践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传统教材,而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现行思想品德课不久就会从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是不是非要等到现行思想品德课被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取代之后再去研究它,实现与它的接轨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题材,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教学只有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文谈了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活动课程,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个总目标,必须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而品德与社会教学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促进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一、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综合性拓展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相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世界感受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要依托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品德课堂育人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香 《成才之路》2012,(34):96-96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鲁洁教授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还指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由此可见,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是儿童们的社会生活,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感受、理解和掌握道德与社会规范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努力使教学回归生活,给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并鼓励他们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品德和见识去挑战社会品德,形成自己的良好品德,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课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周强 《教育艺术》2008,(3):12-13
课改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体验性课程。而体验性学习又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心灵去感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  相似文献   

12.
现行思想品德课不久就会从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是不是非要等到现行思想品德课被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取代之后再去研究它,实现与它的接轨呢?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优化德育教学情境,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下面笔者以《认识广告》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5.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是指循着课内教育主题深化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足迹,使品德教育流程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的所有生活领域。品德课的课后延伸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所在。学生良好习惯的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以社会生活作为基础,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教师在进行品德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考虑充分去开发、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小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以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小学品德课堂变成富有生活化的多彩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