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现阶段,低压并联电抗器多采用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环氧包封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主要阐述变电站内一起低压并联电抗器的贯穿性闪洛故障情况,并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可控并联电抗器在我国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控制灵活、造价低、可靠性高,不仅可调节系统无功功率,还可抑制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在我国500kV系统应用的两套装置运行平稳,充分发挥了其设计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5)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与发展,高压并联电抗器逐步应用于特高压电网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必要性及其安装位置、结构形式、安装容量等具体要求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2)
详细介绍了特高压线路容升效应和潜供电流的形成原理,叙述了国内普遍采用高压并联电抗器抑制容升效应,并通过应用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连接小电抗的方式,降低潜供电流对特高压线路造成的影响。从发展的角度叙述可控并联电抗器在特高压系统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西藏某220kV新建变电站在启动过程中,投切低压并联电抗器时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导致该段10kV母线上并列运行的站用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短路并烧损的现象,对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空心电抗器电感的计算模型,提出了电感的多变量拟合方法.在拟合目标函数与电抗器的内径、匝数以及导线线径单变量拟合的基础上,结合最小二乘法,求解出电感与内径、匝数以及线径的多变量关系.拟合的结果与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拟合结果可以方便电抗器的优化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合理选择电抗器。  相似文献   

8.
魏颖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05-305
电抗器是电网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旦发生故障将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电抗器的巡视检查、异常工况以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检修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工作特性,包括谐波特性、伏安特性、控制特性、响应速度和有功损耗。对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海英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34-134,136
详述了新型可调电抗器在电机磁控软启动中的应用,理论和实践证明,通过调节可调电抗器的电抗值,可降低定子电压,将电机启动电流限制在所要求范围内,电机启动平滑,对机械、电网冲击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赵欣 《中国科技信息》2009,(13):159-160
本文研究的基点是电力系统可控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对晶闸管可控电抗器补偿无功功率电子电力系统的硬件进行了设计,且进行了基于MCR的无功电压综合补偿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故障限流器(FCL),主要利用变压器型可控电抗器的励磁特性以及与其并联的电容器谐振原理,运用在电力系统中,正常情况下,该FCL呈现很大的励磁阻抗,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该FCL与并联的电容器产生并联谐振,似的线路中产生很大的阻抗,从而实现限流和保护电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玲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27-227,229
根据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工作原理,采用串联电抗器与被试互感器组成并联谐振电路的方法,进行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现场捡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与传统的串联机器人的比较,分析了并联机器人的特点。介绍了并联机器人在运动模拟器、并联机床、工业机器人、微动机构、医用机器人、操作器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并联机器人研究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广泛需求,人们在大力发展串联机器人的同时,提出并联机器人的概念。传统并联机器人普遍存在着奇异性的缺点,导致机器人机构的不稳定与不可控,导致机器人在使用时出现安全性问题,不利于并联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并联机构的奇异性做更深入的研究,以减少和消除奇异性的影响,提高并联机器人的性能,促进并联机器人的实用化和产品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开展的世界首套两种型式750kV可控并联电抗器关键技术研究、成套装备开发与工程应用情况,阐述了该项目的 4项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概述了项目取得的多项技术成果及成效和作用。该项目有效抑制了超高压输电通道线路过电压和潜供电流,提升了750kV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和断面输送能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珠海某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构建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一套独立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在线监测和状态检修系统,对主变压器、220kVGIS 组合电器、20kV 开关柜、20kV并联电抗器、220kV电力电缆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实现全站设备状态的综合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并联机器人是一类全新的机器人,它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误差小、精度高、自重负荷比小、动力性能好、控制容易等一系列优点,因而扩大了整个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本文论述了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及与传统机床的区别。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并联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具有传统串联机构无法比拟的优点,是串联机构的补充和扩展,对机床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它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在对国内外典型并联机床样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并联机构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并联机构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UPS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其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以及高效节能化。其中逆变器的并联控制技术是实现UPS电源模块化的关键。要根据其模块化的一些概念而进行在线热插拔并联和UPS电源的系统设计以及实现其高输入功率因数的运行,实际上要解决控制上的许多问题,不仅如此,还要解决关于工程方面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解释为,使理论研究的成果真正走到实际的应用中的关键在于是否解决好了工程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怎样实现UPS电源系统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和高频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对采用分散逻辑并联控制策略的高频模块化UPS电源并联的系统也进行了试验探究与特别详细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