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2月15日出版的某杂志封面上,突出刊发了《30而富》的文章标题,其中“3”和“0”的字样,各用一张放大的百元人民币设计而成,极有可视性和冲击力。但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个“富有创意”的封面十分不妥,是违法的。为加强人民币图样使用的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规定: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  相似文献   

2.
王荣 《青年记者》2007,(13):29-29
对《青年记者》的感觉: 每每看到《青年记者》,只觉一股新凤扑面而来:《青年记者》的“脸”——封面设计极富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封面主题图示大胆泼辣,寓意深刻,整个期刊的视觉形象包装和选题策划设计也比较犀利前卫,每期的专题抓得也很好,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青年记者》“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办刊理念也非常新锐。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4,(6):92-92
中央电视台欧阳国忠在2004年7期《电视研究》发表章《大活动促发大活力——中国电视媒体大做“活动经济”章》,作认为电视活动的操作首先要做好前期策划。一个富有创意的活动不一定能成功,但是缺乏创意的活动注定是会失败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以稀缺性和差异性为原则,着力提高创意的含金量,要靠高质量的创意来赢利。要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文学期刊的封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犁 《中国编辑》2003,(4):92-92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文学史料》,复印了“五四”以来影响较大的九种文学期刊的封面,作为它的封面装饰。每接到这本刊物,注视着封面,我是有些感想的。  相似文献   

5.
迎接新世纪,展现新风采。《图书馆学刊》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征程之后,于新世纪之初突破了原有的单色调普通16开本设计风格,改以彩色封面、大16开本出版发行。2001年是《学刊》新的起点,手捧全年的《学刊》,我们惊喜地看到,《学刊》无论是外观形象还是它的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一个“新”字上。1新的形象对于任何一种期刊,如果仅从由“小”到“大”这一形式上的变化来看,也许还不足为奇,但《学刊》的变化却不仅如此。1.1封面设计典雅封面是期刊的外表形象。封面的构想、形象、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6.
张夏楠 《新闻世界》2012,(6):101-102
《中国企业家》杂志定位于“商业领袖”,关注“领袖商业”,聚焦于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企业家,而封面故事就是对这一定位的良好诠释。本文通过对2010年到2011年《中国企业家》封面故事的内容分析,对该杂志的影响力构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中华读书报》3月29日、《南方日报》3月18日刊登同一篇题为《“一切”是什么》的文章,批评刊物竞相改版谈时尚的做法。文章说,《湖南文学》今年一期起改为《母语》,将一贯老旧的纯文学棉袍换上了西文化的霓裳。封面就很不文学,一位女青年头上顶起了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其创意是“从原子到数码”。改版后刊物定位的说明是:对人类的一切的整体关注。其内容是:从网  相似文献   

8.
新闻人物肖像的魅力─—《克林.伊斯伍德》漫笔张敬云一个人就是一部小说,那么他或她的脸则是这部小说的“封面”。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熟悉这部小说、认识这页“封面”,但只有摄影是了解这负“封面”最直接的形式。自从1826年尼普斯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起,摄影...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上海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我爱读书我爱生活”2006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书展上,由柯尼卡美能达举办的。请你上封面”活动,邀请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旗下的《上海画报》及《人与自然》杂志的专业摄影师.为参观者当场拍摄照片.并由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专业制作人员将照片与《秀with》、《HOW》、《今日风采》等知名时尚杂志期刊封面文字相结合,最终通过柯尼卡美能达的专业级彩色数码印刷设备bizhub PRO C500.将体验者的照片制作成杂志封面,并赠送给体验者珍藏。  相似文献   

10.
“本报”是读者和新闻界对新问世的一些8开“报型刊”的新称呼。它以8开新闻纸外加彩色铜版纸封面装订成册,嫁接了报纸与杂志的双重优势而开拓市场。目前以《北京电视》周刊、《北京青年》、《卫视周刊》为代表的此类报型刊在北京市场上迅速崛起,吸引了读者的充分“注意”,并形成了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此外类似的还有《广东电视》周刊和《上海电视》周刊及辽宁的《电视朋友》。以北京为例,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报纸在抢占北京的报业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本报”为何还能占有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它找准了市场定位,以特色战…  相似文献   

11.
港澳台之窗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专栏最近发表罗奇《封面换新装为能见度聚焦》一文,文章说,封面往往是读者与书接触的前哨站,最直接的视觉印象焦点,畅销书成功由千百个理由排列组合而成,新书失利第一个检讨的就是封面欠卖相,不具抓住读者目光的吸引力。尽管封面书衣成为拉抬书籍身价强大的助力,但对欠缺版本学观念的本地书市,封面往往只是聊备一格的必需品。然而近  相似文献   

12.
期刊策划论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范军 《编辑之友》1997,(4):27-31
期刊刊名的策划、确立.往往体现出期刊的编辑战略与方针。定一个刊名,就意味亮出一面旗帜。优秀的刊名应该是独树一帜、富有创意的。有一些文学刊物处于困难之际,处在边陲地域的云南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推出了装帧豪华、印制精美的《大家》。自我标榜为“大家”,并以此为刊名,在国内还是首创。取刊名为《大家》有两重意蕴:一是作品要有“大家手笔、大家气派”;二是刊物要走向“大家”(人民群众、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1986年初月,《新闻与写作》封面刊用了吴传麟同志创作的《莫道前程无知己,点点归帆涌诗涛》的山水画,寓意深长,发人遐想! 吴传麟同志在此作中以刚劲的用笔、苍浑而润泽的墨彩,刻划出江边那傲然挺立的参天大树及浑圆、古朴、厚重的岸边礁岩,并以生动而富有韵致的线条细致精微地勾划出停泊的舟楫、抱琴缓步登岩的童子和迎接“知己”归来衣着白衫风度翩然的诗人。作者又以简括的用笔点划出点点归来的远  相似文献   

14.
日本出版新闻社出版了《如何制作封面?——书店店主制作的图书封面集》。这本书浓缩了属于图书封面收藏爱好者团体“图书封面友好协会”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5.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16.
iPad为传媒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ad今年1月发布之初,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当期的封面创意,颇能代表西方传媒界对苹果这款新产品寄托的厚望。封面上,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笑眯眯地托举着平板电脑,身后散发着金色光芒。  相似文献   

17.
在iPad今年1月发布之初,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当期的封面创意颇能代表西方传媒界对苹果这款新产品寄托的厚望。封面上,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笑眯眯地托举着平板电脑,身后散发着金色光芒。  相似文献   

18.
所谓观念创新最根本的是把握好报纸的受众、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确立富有创意的新闻理念。我觉得寻求报纸准确的定位点,第一是不能忽视报纸所处的地域特点。过去一直认为《北京晚报》就是面向最基层的市民,精于“小”,安于“小”,小打小闹,在观念上放不开手脚,有“小”的思  相似文献   

19.
我先是看到今年3月号上海《档案春秋》杂志封面和该刊打头文章的题目《毛泽东原始“学籍档案”发现始末》,真感到兴奋;然而读了之后。却有点失望。随即又读到北京《中国档案》4月号上的同样内容的《毛泽东“学籍档案”发现经过》(文中也明确说是“原始学籍档案”),从而觉得自己不得不发表一点看法了。  相似文献   

20.
陈延顺 《青年记者》2006,(10):36-37
2005年12月20日起,《大众日报》连续推出了“图说2005”,用图片这种最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读展示了2005年的世界新闻全景。策划新颖又不失党报的大气与庄重。从广义上说,新闻策划是为了实现媒体的传播目标,对媒体运作和传播进程进行富有创意的谋划,并提出实施方案以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按照这个定义,以“图说2005”为例浅谈新闻策划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