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红梅 《广西教育》2005,(10A):33-3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致远方的你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并十分强调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其中有41处用到了同一个词“自己”,为历次《语文教学大纲》所不见。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我认为,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应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根本目的,要求语文教师富有教学个性。我们在进行教学个性化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骆向远 《上海教育》2008,(11):63-64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桥 《云南教育》2002,(31):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相似文献   

11.
张琴 《教育革新》2007,(5):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崭新的学习理念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天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更要体现其自主,合作性,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庄教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计娟 《教育艺术》2005,(6):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也提到,普通高中课程努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江 《甘肃教育》2010,(7):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丹 《现代语文》2006,(12):42-4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应从简单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高层次的导师,轻讲解、重引导,轻灌输、重感悟;学生则应从“忠实听众”、“录音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重感知,会思考,多读书,勤活动。那么,如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这种基本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8处用上了“整体”一词,焦点集中在“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们教师如果能将课标所倡导的“整体”理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整体效应,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与发展具有价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针对语文教学现状,顺应时代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而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训练,均应该坚持走个性化之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成长为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崇尚个性,注重创造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语文教学个性化是一抹充满生机的绿意。本文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