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怎样树立自己的威望曹荣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除了学会科学管理外,还要注意树立自己的威望。班主任怎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呢?1.人格上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班主...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班主任主要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精神关怀”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内涵,体现了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表达了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班主任必须学会精神关怀。诚然,班主任必须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关怀学生就是关怀生命。班主任应是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的人,即包括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包括价值生命)。就心理过程而言,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爱心·耐心·责任心兰州铁道学院附中孙志凌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有“三心”,即:对学生深厚的“爱心”,始终如一的“耐心”和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一、“爱心”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的“爱心”,是促使学生身心健...  相似文献   

5.
冯辉 《中国德育》2004,(7):57-57
班主任的人格是由“德”、“识”、“能”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其中“德”包括政治思想素养和敬业爱生的精神,是班主任的人格的灵魂;“识”即知识,包括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广博的知识和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管理理论素养,是班主任人格形成的基础;“能”即能力,包括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班主任特有人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衡量好班主任的标准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只要能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轻舟配上好舵手,就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班级就是一叶轻舟,班主任正是舵手.班上的学生能否人人成才,成好才,与班主任的工作是密切相关,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对此感触颇深,现就自己所做的工作谈几点体会。蔡无培先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我们身边很多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基于此,我总是把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作为班主任工  相似文献   

8.
彭菊萍 《中学文科》2006,(12):110-110
班主任管理育人。管理是手段。育人是根本。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精神需要精神陶冶,人格需要人格塑造。”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人格的感化作用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9.
在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时,我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大。因为要带好一个班,要使这个班的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的劳动和心血。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觉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再讲究方法。我把实践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对生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庄子追求人的自由独立,他提出了理想人:“真人”,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生命放逸。这种人格精神的构建必须经历“无名”、“无功”、“无己”三个层面的积淀升华,通过主体的“心斋”、“坐忘”、“致虚极”而逐步完成。主体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实现了本体性超越,人格得以独立,精神得以自由,生命最终得到放逸,合于自然,合于道,实现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1.
有位朋友曾说,当领导有三种境界:一曰“怒而不威”;二曰“怒而威”;三曰“不怒而威”。其中,“不怒而威”是最高层次。思索良久,我把它运用到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班主任是管理者,工作本身就有一个管理层次和方法问题,与“领导三境界”相对照,可比之为“压服、说服、折服”。压服属于“怒而不威”的低层次境界。这是班主任常用的方法,学生犯了错误,出了问题,特别是有领导批评或科任老师告状时,碍于面子,班主任大声“吼叫”,想以威势震慑学生。我刚当班主任,就常常如此。老教师告诫我:“年轻人肝火太旺会…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令的“人”、“时”、“空”交相辉映,意境壮美。作为客体,时间茫无际涯,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空间博大无限,向人类显示其难以被驾御的磅礴气势。作为主体的“人”积极投身实践,把握时空,超越时空,显示出“大我”的人格力量,因而其诗词也里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对立统一的“大美”。  相似文献   

13.
姚志惠 《湖南教育》2002,(10):24-24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在开展这项工作中,除了应具有责任心、信心、耐心和情感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形象,讲究工作艺术。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应包括人格魅力、道德完善和知识修养等几个方面。从人格上讲,班主任应该坦荡磊落,率直真诚,品位较高。班主任不应该以地位、金钱、名誉做为人生目的,而应以知识、才情和人格作为人生的支撑,教师应当时时用这种人格精神影响学生。老师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同样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我读中学时,因某种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田丽霞 《班主任》2013,(6):62-65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程序,程序对了,结果才有可能正确,程序不对,结果不可能正确。做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也是如此。 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的各项要求要通过班主任落实,家长的不同诉求要通过班主任转达,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协助解决,当然,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是班主任的“专利”。“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任务向班主任汇聚,所有的矛盾向班主任集结,班主任很容易成为“怨府”。以至于有班主任自嘲是“权力不大责任大,工资不多事情多”的“陀螺”,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是随时待命的消防员,是领导的传声筒,是家长的出气筒。对这些比喻我不想说什么,我只想说,班主任不要成为火药桶,也不要成为导火索,更不能成为引爆导火索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防爆专家,走对程序,处理好情、理、事三者的关系,做到先梳理情绪,再分析道理,最后处理事情。  相似文献   

15.
信·正·情·趣——谈班主任的语言形象金玉宝景国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同时他还指出,学校里出现的师生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语言...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既要依靠理论学习,又要依靠在教育实践中的学习。离开了教育实践及班主任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悟、反思、体验、理解,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就成了“纸上谈兵”。教育实践不仅能帮助班主任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而且能促使班主任自觉地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完善的道德人格。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优秀班主任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朱丽娜 《教育现代化》2005,(12):122-12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已精辟地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和作用。但是,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呢?做一个好老师,尤其是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是有秘诀的,秘诀概括起来说,只有一个字——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也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我的许许多多学生奉献着爱。  相似文献   

18.
黄向国 《考试周刊》2014,(19):173-173
<正>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那班主任如何当好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经历,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较强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一、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形象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师之道,品行为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案头渐渐摞起了厚厚的一叠关于班主任工作与创新精神的稿子。教师作者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并非偶然,因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   于是我也“众里寻觅”,编发了下面一组有关班级管理与创新精神的稿件,试图探讨一下班主任应该如何来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   《开放班级管理,培养创新型班集体》和《创新是班主任管理的生命线》内容较相似,但切入点不同:前一篇从四个“开放”入手,从“开放育人环境、开放师生关系、开放学生空间、开放评价策略”四个方面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进而形成创新性的班级体。后一篇则是从营造创新型氛围、创新型监督机制、创新型的管理系统入手,改变班主任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赋予班级管理以鲜活的生命。二者尽管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   当然,班主任的“开放”、“放权”,并非“放任”。“风筝”飘在空中,线还牵在班主任的手里。《利用班级管理中的“导”和“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讲的就是在创新型的班级管理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放”即“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权掌”,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翁;“导”即正确引导,及时纠错。张驰有度,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是使学生作文成了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这种现状实在让人担忧。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从语言、内容、思想、形式等多方面有所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感悟真情、丰富积累、张扬个性”这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一、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把心灵的触角伸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